儿童情感的满足——读《性格与养育》笔记

本书作者张春梅是一个十岁男孩的年轻妈妈,头衔与创新活动特别多,举两个跟家庭有关的,她是共青团中央青年网家庭教育特聘专家,获国际父母教练专业资格。这本书是面向家庭教育,主要给父母写的,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父母的四种性格在孩子养育过程中的作用。这四种性格作者表述为“绿色、黄色、蓝色、橙色”性格,他们都具有优缺点,不同颜色的性格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孩子,并且作者最后强调:把四种性格综合起来,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

事实上,我对性格色彩从来都不感冒,认为它的提出更多根据的是经验的总结,而不是有科学的依据。但这本书还是对我挺有启发的,一是作者站在更宏观角度认识教育,具有哲学的高度与心理学的深度,不只是强调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与技巧等。二是作者的文字表达简洁流畅,虽然没有像诗一样的语言——教育科学也很难像诗一样,但读起来还是很舒服的,正如作者所骄傲的那样:自己从小到大写作都很棒。

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有启发与受益,而唯独对儿童情感的满足内容印象深刻,主要原因我想其一是在于作者对大脑科学的解释让我比较感兴趣与信服,其二是我也遇到关于儿童情感现实问题的拷问。所以我是带着问题与学习的心来写这篇文章的。

儿童大脑的发展顺序

人的大脑功能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本能脑、情感脑与理性脑。最早发育的是本能脑,顾名思义,负责人基本生存的要素,比如吃喝拉撒、自主神经系统、运动的平衡等。通常我们也都无法控制这个功能,比如人饿了就想吃东西,无法控制心跳、排汗等。情感脑是孩子出生后还在不断发育的大脑功能。所以比如:如果老师讲课没有与孩子的情感相连,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消失。所有美好、充满情感的人类智慧结晶都是孩子发展情感脑的很好养分。而理性脑是最后才完善的大脑功能,大概在是十二三岁,孩子才能感受到概念、定义、分析等理性思维,他们才会对一些抽象的话题与理论感兴趣。在大脑由本能脑—情感脑—理性脑的发展顺序中,发展情感脑是很重要的,青春期前是重要发展时期,青春期达到情感的高峰。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这个主要依赖父母完成的事常常被我们意识所忽视。


儿童情感的满足——读《性格与养育》笔记_第1张图片
看到这个有半点信服!哈

家庭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我们在与孩子相处中常犯的错误是:家长过分发展孩子的理性脑,孩子的情感没有给予充分满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小就过度开发大脑,提前学习各种东西,英语、汉子等。二是与孩子沟通时,家长用理性脑跟孩子的情感脑对话,只想在理智上教育孩子,没有与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几乎是所有与孩子沟通问题的主要原因。

比如你的女儿从学校回来,开心地对你说:“哎呀妈妈,今天太逗了,我们班小明走楼梯,摔了一个大跟头,他摔得太搞笑了,我们班同学都笑死了!”当听到类似有争议的事情时,家长的理性脑立即会发挥作用,一般都会想:孩子怎么没有一点同情心呢?同学摔跤,不帮忙安慰还笑,这怎么行!着急的家长可能还会发火骂上孩子几句。有效沟通就戛然而止。又如你的儿子回来对你说:“今天特别生气,就因为上课说了几句话,老师就罚我在外面站了一节课,我又冷又累还不能上课,快气死了,我再也不上王老师的课了,我讨厌他......”我们家长在心疼孩子的同时,理性脑也会不假思索地跳出来,并责怪孩子:“谁叫你上课不好好听课,讲话还有理了,还理直气壮骂老师......”孩子或者把满腔怒火压抑在心里,无趣地走开,或者因为妈妈不理解要发脾气的。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家长的心情与反应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但是未必对认识事情本身有效,而且还会影响亲子关系。造成亲子沟通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成人用自己的理性脑面对着还在发展中的儿童的情感脑。理性脑很容易出现的状态是监控,它会监测孩子的表现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与目标。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满足,大人如此,小孩更如此。当孩子的情感得到满足,他们才能平静地接受家长的教育甚至会进行自我教育。比如第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耐心用问话的方式交流:他是怎么摔倒的?疼不疼,有没有哭?他摔倒了,看到同学在笑,你说会是什么感受呢?我们先接受孩子的情绪,然后通过引导使之变换视角感受别人的心情。又比如第二个例子,孩子的感觉是屈辱与尴尬的,这时他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我们可以说:“你以前不都挺认真的吗?今天怎么这么想跟同桌讲话,都聊什么了?”又或者说:“王老师不至于如此吧?今天他是怎么想的?......”首先接受孩子的情绪,这不但让他感受到“妈妈是在乎我、我是重要的”感觉,也让他有倾诉的愿望,然后我们才针对具体事情进行引导与教育。这也是很多育儿书上所写的“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的具体应用。

“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获得情感满足的重要途径

现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家长也越来越重视教育,重视陪伴孩子。但是陪伴不代表情感就不缺失,这里主要强调陪伴的质量问题。我们家长容易进入误区,认为只要在家就是陪伴,以为教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就是高质量的陪伴。虽然家长在家,但忙于家务等事情,跟孩子有上句没下句的,这也不算陪伴。虽然家长愿意坐下来,但与孩子聊得主要是教育问题,如今天你哪里做得不对啦,爸爸希望你改正什么缺点啦,你的拼音学得不好啦,你再读一遍拼音,不然考试考不好啦。我们被很多事情裹挟着,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多设想,也有很多担忧,所以我们很少能真正静下来享受与孩子的相处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没有担忧、没有说教,没有想着别的还没做完的事情,而只有陪伴,只有轻松愉快的心,哪怕随便聊聊,哪怕做一些简单的事。其实这个过程很美好,家长也是很需要的!其实,每天只需要半小时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的情感需求就能得到满足,我们的亲子关系就能和谐。

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前提——我们必须是宁静的

我一直觉得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得巴不得让睡梦中的人也要被托醒起来干活。我们的步伐是快的,工作是要效率的,饭当然是不用自己做最好的,家务活请阿姨就行。随之,我们心情是紧张的,神经是紧绷的,速度要快,赚钱要多,干干干,总感觉有做不完的事。紧张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感受自己的心情,更别说感受小孩的心情。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紧张恐惧时,我们与孩子相处的心情是急躁的;当我们愉悦宁静时,我们与孩子相处就是轻松愉快的。所以,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希望他们拥有好性格,能够遇事不慌乱,那么首先我们的情绪必须是心平气和的、宁静的。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儿童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只有我们家长做好自己,孩子才会成为自己。”

下面以两首可以一直感悟的诗歌结束本篇文章,愿我们在养育中以孩子为镜子,看到孩子的同时,也看到我们自己,一边养育,一边成长。

《自我教育》

所有的教育

其实都是自我教育

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

身为父母

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尽可能

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

由此

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

协调他自己的命运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美国·惠特曼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或者是早开的紫丁香

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那青草 那绚丽的朝霞

那红色白色的苜蓿草

以及那菲比鸟的啾鸣


这些都变成那个孩子的一部分

那个每天向前走的孩子

他正在走

他将永远不停向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情感的满足——读《性格与养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