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乃大宋历史传奇中超一流的智多星,因何甘愿听他人差遣、管理

北宋仁宗年间,有一位举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神机妙算,堪称智多星。他就是包拯的首席谋划大师公孙策,家乡父老都认为他若进京赶考,必定是头名状元。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他正直,嫉恶如仇,在答卷中讽刺朝廷,造成他接连高考失利,郁郁不得志。后来,有幸遇到大宋名臣包拯,两人一拍即合,便跟随包拯为朝廷效力。他也因此成为了包拯的得力助手,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了。但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即使不跟随包拯,在社会上随便谋个差事应该不成问题,却为何非要听包拯的差遣、管理呢?

一、有才干却无过硬的文凭

他乃大宋历史传奇中超一流的智多星,因何甘愿听他人差遣、管理_第1张图片

公孙策的能力不用多说,不管是协助包拯断案、出谋划策、还是替人治病,那都是绝对超一流的技术,好似仙风道骨。可他有一个硬伤,由于参加科举考试接连不得中,就无法入仕,造成他没有一个过硬的文凭。他到社会上找工作,人家首先要问你的背景,你得有一个敲门砖,你拿不出来相关证明,人家不认可你。我们现在找工作,不也是如此吗?问你哪个学校毕业的,是本科还是专科,入职后还要提供毕业证复印件,给你建立档案。而公孙策尽管能力出众,却是个不入流的在野人士,他必须得遇到一个识人才且不看重学历背景的伯乐。包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乎的是你的人品,才干,无学历没关系,我包拯录用。为此,公孙策好不容易遇见一个不要文凭的老板,岂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二、跟对人、做对事

他乃大宋历史传奇中超一流的智多星,因何甘愿听他人差遣、管理_第2张图片

虽然说,当时朝中文臣武将并不少。但能像包拯这样正直、刚正不阿,被百姓誉为青天的官员却少得可怜。大部分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圆滑无比,勾心斗角;甚至还有很多奸臣、乱臣贼子。公孙策为人光明磊落,谦谦君子,怎会跟这些人混呢!当他遇到包拯的时候,眼前一亮,这正是自己要找的主公,决定死心塌地的跟着包拯干。中国有句古话,遇见的人对了,也就什么都对了。如果人不对,有问题,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他所做的事情不靠谱。同理,你今天去找工作,肯定得找一个人品好、素质高的老板,你不可能找一个在社会上做坏事的老板吧。那他所做的项目很有可能就是违法乱纪的,国家不允许的,这就叫只有跟对人,才能做对事。

三、就业方向驱使

他乃大宋历史传奇中超一流的智多星,因何甘愿听他人差遣、管理_第3张图片

公孙策游走各地,亲眼看到了地方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就坚定了他要在刑事法律这一领域实现就业,而包拯刚好执掌着大宋的刑事法律,他立志在包拯麾下为国家做点实事。和我们当今每个人都一样,应聘工作的时候,都有个方向选择,尽量想找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对口的工作,喜欢的工作,才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好的业绩来。

四、双方理念高度一致

他乃大宋历史传奇中超一流的智多星,因何甘愿听他人差遣、管理_第4张图片

包拯的理念是除暴安良,惩治贪官污吏,解救黎民。而公孙策的理念刚好和包拯高度一致,这才有了两人的一拍即合。包拯从来没有把公孙策当做下属对待,他称公孙策为先生,可以看出对公孙策极为的尊重,礼遇有加。而公孙策也自称学生,也说明他对包拯上司身份的维护,尊重。二人互相尊重对方,这不是主仆之间的关系,而是理念高度一致的合伙人关系。为了同一个目标、志向,携手努力!同理,你到一家企业面试,最终愿意留下来工作,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金钱而来。而是你觉得老板的格局,高度、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有太多的共鸣,所以为了同一个理念共同努力奋斗!

(提示:切勿对照历史,根据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主要分析管理智慧,和历史本身的真实性没有关系。)

作者:子龙老师(笔名)

原创版权声明:欢迎分享,禁止抄袭、复制、粘贴及其它商业用途,否则我们将通过举报、法律等手段维权。若要搬运转载,请联系作者,经作者授权商议后方可搬运转载,侵权必究,谢谢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乃大宋历史传奇中超一流的智多星,因何甘愿听他人差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