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8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为何能声名大振

摘要:宋代最著名的茶莫过于“龙凤团茶”,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为何能声名大振?


0058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为何能声名大振_第1张图片

古代茶业最为兴盛的时期莫过于宋,“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说就出现在宋朝。

宋朝的茶不但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而且官民都兴斗茶之风。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家贵胄,都爱喝茶、斗茶。

北宋朝皇室饮茶之风很盛,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开始一直到北宋末的宋徽宗赵佶都嗜茶爱茶,福建产的贡茶“龙凤团茶”成为宫廷的象征和骄傲,成为茶之阳春白雪。用一饼难求都无法描述“龙凤团茶”的珍贵。

“龙凤团茶”的生日是978年

“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现在的人常把“龙凤团茶”误为丁谓所创,其实,丁谓是公元966元出生,1037年故去。而“龙凤团茶”是北宋的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为了让皇家茶和民间茶有区别,特意制造龙凤之模,派遣使臣到建安北苑(现在的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专制皇家贡茶。到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第一块皇家专用、表面花纹用纯金镂刻的茶饼才产出,因为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就被称为“龙凤团茶”。

而丁谓出生于966年,在宋太宗派人到福建督造“龙凤团茶”的978年时才22岁,当时应该还在家里读书考试,一直要到公元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在他26岁的时候才登进士科,从此踏上官场。

所以“龙凤团茶”“始于丁谓,成于蔡襄”之说中“始于丁谓”是不对的。

丁谓和“大龙团”

当然,丁谓对“龙凤团茶”有他的突出贡献。丁谓任福建采访使,负责调查地方风俗政情。于995年回朝在995年朝中述职时,对福建存在的茶盐利弊提出的改革建议引起宋真宗和朝庭的重视,第二年就因此被提拔为福建路转运使,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督造进贡“龙凤团茶”。

两大原因使“龙凤团茶”声名大噪:

一是快

丁谓到福建后,对督造的“龙凤团茶”提出“赶早、抢快、制新”的三大要求,以“社前十日即采其芽,日数千工繁而造之,逼社即入贡”。以致“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就说丁谓在督造“龙凤团茶”时,要求提早十天开始采茶芽,每天投入的人工高达数千人,茶一造成马上入贡茶庭。虽然福建离当时的北宋京城汴京(现在的河南开封)有三千五百里之遥,仍能让皇家在当年三月就喝到新茶,给宋太宗很深的印象。宋太宗品尝之后龙颜大悦,连赞好茶,“龙凤团茶”也名震天下了。

这可是以快取胜的古代经典商业案例。

二是少

丁谓精心督造的“龙凤团茶”投入人工成千上万,但制成的“龙凤团茶”却只有一年四十饼,

宋张舜民的《画墁集》中记载“龙凤团茶”“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贡,虽近臣之家,徒闻而未见。”,自此“龙凤团茶”虽然被称为“一饼千金”,但除了皇室享用,朝庭之外还是一饼难求。

物以希为贵,“龙凤团茶”在丁谓督造后能声名大噪:是因为既得到皇家第一人的极力推崇,又因为无比稀缺而成为茶之极品。

大龙团

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重量标准是一斤8饼,一年贡茶40饼也只有5斤。

后来蔡襄督造“龙凤团茶”时把重量标准改成一斤20饼,为和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区别,把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称为“大龙团”。

你可能感兴趣的:(0058丁谓督造的“龙凤团茶”为何能声名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