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的世界

由于工作的关系,近一两年有机会跟数据打交道,很难想象,一个读文科的人会走向相反的工作路径,只能归咎于现实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多重选择性,一个细微的选择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改变。第一次看到数据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的是在大学,那时一位同学来找我,问我有没有数据挖掘的资料,我说找找看。果然,我在网上下载了《数据挖掘》这本电子书,然后给了她。从此我知道了数据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后来学习SPSS统计时都有点关注它,是跟这个数据挖掘有怎样的关系,这算是第一次接触!


第二次是毕业后当时有一本很流行的关于数据的书,是涂子沛写的《大数据》,我暂把它定位为数据科普书吧!因为它确实是我的数据思维启蒙。我从那本书里了解到,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不仅是科技经济方面的强大,更是数据上的强国,美国政府所拥有的数据资料是其它国家不能比的,更别说历史上不重视数据的我们国家。


同时,作为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我们不重视数据的原因,我们中国讲究含蓄,讲究模糊,与西方美国等国家的精确严谨形成鲜明的对比。民国时期,胡适先生曾写了一篇题材寓言《差不多先生》,讽刺了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其实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写照,什么都是个差不多就行了,而科学是最讲精确的,缺少了精确,科学没在中国产生也是其原因之一吧!


另外,拥有数据的世界,给人一种确定性,让人安稳,心理有个起码的图景,不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也是人的本性所追求的。追求确定性是人的本能,确定性能让人了解进度、完成情况、应对方式等。面对不确定的混乱局面,不容易做出判断,也容易迷茫。


有个非常有力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点,·查德威克,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那天早晨,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教练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当她上岸后,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

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中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我想原因就是他对教练告诉她的”很近“无法做出衡量吧!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湾海峡。


德鲁克作为管理界的大师,有很多经典的理论,但有一句关于管理衡量的,就是:

如果你能衡量它,你就可以管理它。

这一看法在现在看来是没什么,因为作为现在数据风暴的近几年,无疑是他的又一远见,但是当时持此看法的人不多,(不知道戴明算不算)。大数据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和技术,对推动科技进步无疑是肯定的,作为管理方法,也是一大进步,有了大数据,管理者可以将公司一切业务量化,从而对公司业务进行监控,这些监控数据不断驱动着他对现实运营状况进行决策,采取高质量的行动,进而提升决策质量和运营效果。所以,在当今没有数据储备的公司必备有结构的运营数据体系的公司淘汰掉,毫不留情。


数据量化能帮助公司管理,同样也能帮助个人对自己进行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看似困难却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现实中很多东西都没有量化,没有数据,怎么去管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目标开始,设置标准,进行量化。要对一些事情进行评估没有标准,没有量化的数据是无法评估的,这个只能靠自己去假设了,假设存在着一定的标准,并给它排序,或者与其它的事情挂钩,这样评估起来就能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劣势和重点、进度如何。更为重要的是,量化的生活世界,可以对生活中的不平衡进行资源配置,数据能让你知道重点在哪里,优势在哪方面,进度如何,那么决策就顺畅了。



参考资料:

1,作者:涂子沛 著,《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非常感谢喻兄愿跟我交换此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量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