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有一部纪录片叫做《沉重人生》,相信我,看了这部片子,会非常有助于你的体重控制大业。
话说,在这个系列的第一集里,女主体重高达六百磅,肥胖影响了她的生活工作甚至是简单的移动。不过,记录片拍摄的前一刻,她还在为自己会不会死于肥胖啜泣,下一秒,就在车里抱着一盒八只超大的甜甜圈快乐地吃个不停。
真是何以解忧,唯有……food
没错,她胖,是因为嗜糖如命。糖对她来说,是甘霖,是雨露,是生命的全部(是光,是电,是唯一的神话)
……她,是一位糖瘾患者。
吃糖能上瘾吗?答案竟然是肯定的。
吃糖能够给我们的大脑带来快感,与咖啡因,烟,酒的成瘾状况类似。
当然,让我们能获得甜蜜感的物质,来源于自然界。
西方人称呼爱人为honey,意思是蜂蜜,蜂蜜是甜的,所以爱到极致人也甜。
很长时间以来,蜂蜜和水果都是人最早获取甜味的来源。然而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被我们称为糖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还是由甘蔗或甜菜这类植物制成的。
当然,与甜菜相比,甘蔗的历史长得多,对人类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关于甘蔗的起源地,人们一直有所争议。起码从自然分布看,中国,印度,印尼等地都是野生甘蔗的分布区域。而欧洲先天就不长甘蔗,这种情况也为后来甘蔗改变世界埋了个伏笔。
有人认为新几内亚是最早开始人工种植甘蔗的地区。而且他们的栽培实践似乎还比较顺利,因为大约从距今八千年前开始,甘蔗种植技术开始一次次向外传播,逐渐达到菲律宾,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的一个将军经过印度,品尝了这种甜蜜的植物,然后大发感慨说“印度有一种芦苇,不需要蜜蜂就能产出蜂蜜。”这证明了起码在那个时候,印度就有了甘蔗做的糖。
从资料角度看,印度的制糖业的确非常悠久,也有人认为制糖技术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总之,两个国家之间的关于制造甜蜜的技术交流,应该不仅频繁而且错综复杂,难分先后。
在探究制糖技术传播方面,季羡林先生承担了一次神探夏洛特的工作。他对印度和欧洲的史籍都很了解,凭借自己强大的语言能力,在不同国家的语言系统里,找到了一些常人注意不到的蛛丝马迹。
他发现印度记载中称呼纯度较高的白糖用了与中国有关的词语,而中国又称极白的蔗糖为“西洋糖”,两边的关系真是,难辨雌雄。
不过季老比较东西方的炼糖方法后,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国制造白沙糖的技术在公元13世纪后半叶传入印度,传入的地点是孟加拉。
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证,大家可以看看《糖史》和《白糖问题》。总体上说,这些作品是在侦查白糖提炼技术究竟是在哪个国家先诞生的,以及传播路径的方向,关系到蔗糖的加工,提炼和技术发展。
其实甘蔗被称为制糖工厂,绝对不是夸张。因为所谓的人工制糖,也不过是把甘蔗汁压榨出来,把它变成不同形态而已。但从甘蔗汁提炼到晶莹洁白纯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优质白糖,则没有那么容易。
鬼也不知道人类最早发现甘蔗的甜蜜是什么时候,但可以肯定的是,从人发现了这种甜的那一刻开始,就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开始了榨取甘蔗汁的劳作。
如果把甘蔗汁榨取出来,直接加热熬制,你最后得到的很可能不是晶莹的糖块,而是……一坨又黑又黏,充满杂质的浓稠糊糊……
所以,随着人们对饮食要求的整体精细化,在炼糖的历史上,也开始想尽方法来去杂质和提纯。
蔗糖的纯度如何,从颜色上就能判定,越洁白就越纯粹,所以提纯程度好的糖,就被叫做白糖。
大约在中国明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白糖提取技术,叫黄泥水淋脱色法。据说这种技术的诞生是纯属偶然,是熬糖的人熬到半途墙倒屋塌,灰土覆锅,结果竟然让蔗糖更白了,可见是因祸得福。
总之明末中国的白糖制造已经颇有些地位,在对外开放的港口,中国糖也算是抢手货,甚至要远销西欧。
所以当你们啃进口巧克力的时候,可以想想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可能也为了这一口来自中国的甜蜜的沙子而欢心雀跃吧。
该文首发公众号“植观世界”,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fg2LoIHVCY7JJZ7rm5Ghw,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