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有这9个表现,会宠坏你的宝宝!

没有天生骄纵的顽童,只有把他们宠坏的家长。但是孩子那么可爱,怎么宠爱都不够,一不小心就容易过了边界。这个分寸怎么掌握呢?

妈妈有这9个表现,会宠坏你的宝宝!_第1张图片

1、无条件满足

对于孩子的需求立即满足、无条件满足,是很多家庭都有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想,孩子的要求即使是无理的,但对大人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有一段时间,Jo吃饭时一定要看ipad,我爸觉得那就让他玩嘛,然后把我训一顿,边玩边吃总好过生气哭闹,连饭都吃不下。最后,花了好大力气才给扳了回来。

如果我们总是可以立即满足孩子,那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无理要求:爸爸妈妈不能去上班、爸爸和妈妈不能说话、饭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满足就使劲哭闹,一定能达到目的。

孩子的需求有合理的也有无理的,全都无条件的立即满足,他们会认为得到一切都很容易,骄纵的性格开始滋长。该满足的需求要满足孩子,过分的要及时说No。

2、只警告不执行

“如果你再扔玩具,那我们就不玩了,回家。”带孩子出去的我们,特别喜欢用这句话警告调皮的他们。可结果呢?有几个孩子停下来过?又有几个家长真的立即带孩子回家了呢?

给出警告却不执行,时间久了,孩子知道你只是吓唬他而已,越发为所欲为了。雷声大雨点小,孩子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3、不立规矩(或立了规矩不执行)

过度宽容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随机随意的惩罚会让孩子感到茫然焦虑,这两种行为都会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

我们需要给孩子建立规则:吃饭的之前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收好、在超市不能随便拿东西……并且在孩子没有按规则执行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惩罚,孩子很好的执行了规则时要给予鼓励。

4、看不得孩子受挫

孩子摔倒了大惊失色地跑过去,又是哄、又是劝,还不停地说:“是什么让我们摔疼的?打它,打它……”然后宝宝由委屈转向愤怒,边哭边打。

明明是宝宝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却要怪到地的头上,这个逻辑好奇怪。

刚刚买的冰淇淋,不小心掉到地上,宝宝还没刚哭两声,马上买了第二个。被这样养大的孩子,只知道哭能换来冰淇淋,却永远不在乎为什么第一个冰淇淋会掉。

心疼孩子,心疼到看不了他们受到任何挫折的地步。很多类似上面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教他们忽略重点、推卸责任。被这样宠大的孩子,很难学会自省和负责任。

5、过度重视物质

最高端的推车、最贵的奶瓶、最大牌的童装……一切都给孩子最贵的。在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自然没什么错。可“好”不等于“贵”,孩子顿顿吃进口三文鱼、车厘子,大人却只舍得买超市关门前打折的蔬菜,这样真的好吗?

与其把最贵的玩具推给孩子,倒不如带着他在公园里玩一会、睡前给他一个故事。一味的把最贵的给孩子,把快乐和物质画上等号,让孩子对物质有更多不切实际的期望,这只会养出骄纵的孩子。

6、奖励不当

让孩子做家务来换取零花钱,这曾经引发过很激烈的讨论。

宝宝需要奖励,恰当的奖励能够激发积极性,帮他们明辨对错。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物质奖励。假如今天他把自己玩具收拾好了,奖励他一个小蛋糕。那么明天如果没有蛋糕了,他恐怕很难愿意主动收拾玩具了。因为在他看来,收拾玩具是有奖励才做的事。

很多时候宝宝需要得到的是肯定,而非物质奖励。用笑容、拥抱、亲吻表达你的赞赏,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让他知道,分内的、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己做,这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为了奖励。

7、忽略感恩教育

不擅长表达的父母想教出擅长表达的孩子,难度比较大。我们常常心存爱意却不表达出来。从表达感谢开始,对家人、朋友、帮助我们的陌生人说声“谢谢”,不要把别人的付出看做理所当然,这样的感恩教育千万不能忽略。

8、任由孩子打断谈话

通常孩子这样做并不是故意的,但如果被打断的我们立即把焦点转移到孩子身上,就等于默认了这种行为。渐渐的孩子就会养成随意打断他人谈话的粗鲁行为。

小Jo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也特别喜欢把看到的事情立即分享给Jo妈,如果这时在跟别人讲话,我会告诉他:“妈妈在跟XX讲话,等一等妈妈好吗?”

同样的,当他在用我们听不懂的词汇叙述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也会忍着笑等他讲完再说。我相信即使是年纪尚小的他,也能体会到尊重是相互的这个道理。

9、孩子超出范围的话语权

给宝宝一些选择权和话语权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但一定要注意范围。他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什么颜色的帽子,但不应该决定全家人到哪里去吃晚餐。

不要给孩子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决定权,适当的范围的话语权是尊重,过度的决定权就是骄纵。我们有责任帮孩子把握好这个度。

其实,我们都能理解溺爱的意思,也刻意回避溺爱的做法,但养娃实操战中,经常还是会走偏。养育孩子经不起我们不断地试错,该如何去爱他们,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有这9个表现,会宠坏你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