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与分权

我的一个同事近段时间一直在抱怨新项目进度很难把控,既定的日期总是往后延,问其原因,原来是客户的领导人太过民主,所有的决策都要通过投票做出,获得大多数管理者支持后才给予反馈。同事最近在协助该客户做组织结构、岗位、薪酬、绩效的调整、优化,结果是每出一个方案,客户领导者先要自己仔细消化,之后组织公司主要管理者及职工代表开会讨论、投票,最后可能还要再三平衡、协调,进而修改方案,如此反复一个方案才算通过。

集权与分权,一直以来都是稍大型企业(小企业毫无疑问都是集权的,即便组织架构设计得漂漂亮亮的,多半是空架子,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尽管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绝对的集权,也不会有绝对的分权。但领导者们常常还是会在集权与分权间徘徊不定。一种观点认为集权更好,至少是效率更高(实际上,第三方公司,包括咨询公司、供应商等都更喜欢集权的企业,相对来讲更容易被搞定),而且似乎很多优秀的企业表现出来的好像都是集权的特征,比如乔布斯、贝索斯、任正非都是集权者的代表。而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好像都在强调参与感、强调民主(即便很多的民主仅仅只是过程的民主,但是这个过程也不能省),所以,是不是分权,或者说集体决策会更好。

所谓,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与此相对应,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集权和分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集权意味着组织中的全部权力集中在一个主管手中,组织活动的所有决策的均由主管做出,主管直接面对所有的实施执行者,没有任何中间管理人员,没有任何中层管理机构。这在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中显然是不可能的。而绝对的分权则意味着全部权力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甚至分散在各个执行、操作者手中,没有任何集中的权力,因此主管的职位显然是多余的,一个统一的组织也不复存在。所以,在现实社会中的组织,可能是集权的成分多一点,也能是分权的成分多一点。也就是说,是集权还是分权,取决于企业的产品结构、业务模式。

在国内,集权的一个典型代表企业是华为,这主要是缘于华为的产品、服务射箭都是需要各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才能完成的,采用集权管理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提升产品、服务的品质。另一个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的的各条产品线基本上都是独立的,空调是空调线、电饭煲是电饭煲的线,相互之间的配合并不需要太多,分权制反而利于企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民企中,不管企业规模如何大、组织结构设计得如何完善,本质上难逃“一言堂”,我知道的某大型集团企业(员工约3000人),涉及能源、医疗、地产等各个行业,创始人自己任董事长,总经理为聘的职业经理人,看上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实际上,5万元以上的费用支出都需要由董事长签字确认。

过去,一言堂在很多情况下都走正确了,这主要缘于外部良好的发展环境,而未来的决策更需要科学、全面、合理的论证。所以,还是那句话,集权还是分权的决定因素是产品、服务的形态,而不应是领导者个人的好恶。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集权与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