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9)《和刘柴桑》

文/书山花开

❂原诗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72】

山林水泽久已在招唤,什么事还让人犹豫踌躇?

只是为了亲朋故旧,还不忍离开他们去匡庐独住。

良辰美景扑进放达的胸怀,扶着手杖返回西山的草庐。

杂草丛生的道上没有归家的人影,时不时还看见一片荒废了的墟墓。

这儿的几间茅屋已修理好,新垦的土地也要施肥耪锄。

东风竟变得凄冷迫人,春洒却能将饥渴劳累解除。

薄洒虽不及醇酒有力,安慰情怀也远胜过空无。

忙碌不安的仕宦生涯,已随如流岁月,与我日益相疏。

耕田织布,简单的需求易满足,此外便没有什么追求。

匆匆而过,一生终了,身与名一样暗淡模糊。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76】

久已招我隐庐山,为何犹豫仍不前?只是为我亲友故,不忍离群心挂牵。

良辰美景入胸怀,持杖返回西庐间。沿途荒芜甚凄凉,处处废墟无人烟。

简陋茅屋已修葺,还需治理新垦田。东风寒意渐逼人,春酒解饥消疲倦。

薄酒虽不比佳酿、总胜无酒使心安。世间之事多忙碌,我久与之相疏远。

耕田织布足自给,除此别无他心愿。人生百岁终将逝,身毁名灭皆空然。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74】

很久以前你招唤我归隐出泽,我为什么踌躇不前?

只因为舍不得离开亲友,所以不忍心独居一边。

美好的天气使人心怀开朗,我拿起手杖向西庐归返。

野草埋没了荒僻的道路,到处是废墟看不见人烟。

我用茅草盖屋把住处整理就绪,又着手修阡陌治理新田。

东风劲吹,天气日渐寒冷,喝碗春酒解除饥乏使精神舒展。

薄酒虽然不及佳酿,但解除饥乏聊胜于一滴不沾。

急遽奔竞的人间世事,年深日久愈来愈和我隔膜无缘。

耕田织布只解决衣食所需,过多的积蓄又岂是我之素愿?

人生百年间匆匆过去,身与名一同泯灭,又何必为身外之物挂牵!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71】

这首诗约作于戊申岁园田居火灾的次年,晋•义熙五年,陶渊明四十五岁。时序上讲,可能在季春三月。陶渊明园田居失火之后,刘遗民赠诗招他同住庐山,陶便写了这首和诗答谢他。全诗分五层次,四句一层次。第一层次:婉陈不能应招的原因;第二层次:吿诉刘,前不久回了一次上京旧居 (可能是探看一下,是否迁回),物换人非,为下文的粗粝自适铺垫;第三层次:还是仍在园田居住处从农;第四层次:酿酒虽薄,差可慰情,依然过着隐耕的生活;第五层次:耕织无奢求,把身与名置于度外。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75】

刘柴桑,即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人,曾做过柴桑县令,故称;入宋后隐居不仕,人又称之刘遗民。他与周续之、陶渊明被称为“浔阳三隐”。晋安帝义熙十年(414)七月,庐山东林寺主持慧远等人结白莲社,刘程之为社中十八贤之一。他们招陶渊明入社,渊明不肯,此诗就是他写给刘程之的一首和诗。诗中以坦诚的态度,表明自己对躬耕足以自给、饮酒足以自慰的隐耕生活已经十分满足,且已把生死、身名等事置之度外,别无他求,因而不愿入庐山事佛。陶渊明时年五十岁。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73】

刘程之,字伸思,曾做过柴桑令,故称之刘柴桑;入宋后不仕,隐居庐山西林,人又称之刘遗民。时刘遗民、周续之与陶洲明合称“浔阳三隐”。刘遗民是白莲社十八贤之一,劝陶渊明隐居庐山。渊明写这首和诗表示谢绝。诗里写自己归田后逐渐与世隔膜,躬耕足以自给,饮酒聊可自慰,已经满足,别无他求。这首诗写在白莲社结社期间,即晋安帝义属十年(414),陶渊明时年五十岁。

【《中国诗苑精华 陶渊明卷》,p62】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和:唱和,和答。刘柴桑:即刘遗民。《莲社高贤传》:“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后。少孤,事母以孝闻。谢安、刘裕嘉其贤,相推荐之,皆力辞。裕以其不屈,乃旌其门,日遗民。”刘遗民曾做过柴桑令,后隐居庐山西林寺,与周续之、陶渊明等并称“浔阳三隐”。按,刘遗民隐居庐山后,曾写诗劝说陶渊明入庐山事佛,渊明不肯,因作此诗以答之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49】

陶渊明的隐居,只是远离官场,并没有想脱离社会生活的意思,相反,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还怀有一种深深的热爱,所谓“结庐在人境”就是这个意思。正因为如此,当他已皈依佛门的朋友刘遗民一再招请他入庐山隐居时,他就写了这首诗去婉言谢绝。皈依佛门也就是要“出家”,但陶渊明却怎么也舍不得这个家。以他的性情,以他对人生的看法,都不可能相信佛教所宣扬的那个来生世界。但朋友的好意也不便断然回绝,因而陶渊明在这首诗,除了说明舍不得亲人朋友,舍不得这个“家”——之外,就是描写家乡田园的美好,农家生活情味的淳厚,而这也是含蓄婉转的一种谢绝方法。你说让我入山吧,可我就是留恋这里的田园,你还能怎么说呢。从宗教一世俗对立的意义上说,陶渊明其实是稳稳地站在世俗一边的,这也是他的诗歌写起农村生活来,为什么总是那么醇厚有味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彦《陶诗今说》,p63】

陶家失火后第二年,隐居在庐山的刘遗民(晋亡后改其名)请他去庐山同隐,诗人回赠答谢。全诗共有二十句,可分为五个层次述说他的心意。第一层:诗人婉拒说明不去隐居的理由;第二层:告知刘前不久去过一次上京旧居(离庐山很近),手持拐杖、艰难跋涉见“废墟”(此写为下文作铺垫);第三层:继续告刘,我还是要在田园居耕耘为农;第四层:守贫无好酒,薄酒能解乏,慰情良胜无,心安神亦足;第五层:耕织自给,够用即可,不求过剩,淡泊人生,百年之后,身心俱灭,奚何求之!

诗人在这首诗里,彻底坦率地讲述了以下这些处世之路:第一,躲进山林做隐士,陶公不从,这是对的,是积极的人生观;第二,不与刘遗民为伍,隐居西林,还表现了诗人不舍亲友之情。可以说,当时接纳刘遗民招请,与刘、周同隐于山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舞文弄墨,过寄生生活,比起下地种田、汗水、自力更生、觅求生活,要悠闲自在得多。诗人这种放弃“自我”之乐,自愿与“亲旧”共居,同甘苦、共命运,这种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就中国大陆人群现实来看,陶公的这种纯真的人性、人情味,也是颇值得一些人汲取与效法的。

现如今,有些人(特别是一些中青年人),贪图享受、享乐,只知索取,不愿奉献,主张超前享尽人间富贵,过醉生梦死的生活;一些人只讲金钱,不讲情义,忘掉人生之真谛。这些人,请看看一千六百余年前陶公的人生态度和轨迹,岂不感到赧然羞色么!

文无章法,诗亦无章法。真情是诗之魂!

【辑评】(p88)

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二引:赵泉山曰:“谷风”四句,虽出于一时之谐谑,亦可谓巧于处穷矣。以弱女喻酒之醨薄,饥则濡枯肠,寒则若挟纩,曲尽贫士嗜酒之常态。

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弱女”二句)杯酒岂真足解饥劬哉?聊自慰耳。承上句,忽创此奇喻。(“栖栖”二句)世事之难在密,高士之癖在疏。

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真率淋滴,以爽笔抒达旨,此陶公所为擅场,如此诗乃真汉人。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此以刘能归为惜。一起八句着笔用意在此。“荒途”二句以他人不归者相比。“茅茨”以下言初归修治田宅,直至“岁月共疏”方说足。“栖栖”二句顿挫以宽文势,若无此则气促。“耕织”四句又于题后、题外绕回咏言,往复三折。“弱女”句或刘本无男,乃见真妙。……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8)《移居二首》(其二)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9)《和刘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