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二)

当时很多细节今天已经淡忘了,唯有“计算机”这三个字,从那时起就在心底扎下了根。因为,厂里请了一个技术指导,是一个上海人。记得,他是67年复旦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因为文革,被分配到江西劳动。估计因为一时半会儿没法回上海,厂里就临时请他到我们那里当技术指导。“计算机”这个名词,就是听他说的。

因此,每次我回到城里就会上新华书店,特地去找有关计算机的书。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这本书,三十年中几经搬家,已经难觅踪影。但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居然发现了它。就是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计算机,也是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过谁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计算机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与蒸汽机一样,成为人类科技时代的一个象征。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二)_第1张图片

话说做磁芯板,是个需要细心与耐心的活。虽说堪比绣花,但比绣花更精细,又不象绣花那样可以体现个性,有个人发挥的空间。一块450MM见方的板子放在你面前,四周有密密的焊接点。我还记得大概的工艺流程:

1、先把细如发丝的漆包线的一头刮去外表的漆,然后再一根根焊在板子一边的铜片上。焊接时要非常小心,既不能虚焊,也不能让焊点过大,与相邻的焊点短路。

2、等一边的漆包线都焊好了,就得拿着线的另一头,对着放在盒子中的磁芯轻轻地来回戳。这样,小小的磁芯就能穿到线上。我们得数清有多少颗。由于磁芯很脆,中间又可能混着不合格的,所以我们一般都会多数一些,宁肯将来多出来用镊子夹碎了。因为万一缺颗要补,那就很麻烦了。弄不好,得多花上几天的功夫。

3、穿好磁芯后,得把线的另一头的漆,用剃须刀片轻轻地刮去,再焊到另一边的板子上。焊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我们每天都会用锉刀把电铬铁头锉得尖尖的,上面只能沾上一小点锡珠。焊接剂就是弦乐器上用的小块的松香。不能用焊锡膏,因为那个会有腐蚀性。

4、如果前面那根线算作是“经线”的话,接下来就得穿“纬线”了。同样先是焊好线的一头,再接着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着线头,从一根根“经线”上的磁芯中依次穿过。等穿完所有的磁芯后,磁芯的位置就固定好了。这两根线其实就是地址线。根据不同的“经线”与“纬线”,就能确定每个磁芯的地址。这有点象EXCEL表中的单元格地址,不知比喻是不是确切。因为我那时对这些连一知半解也谈不上,仅知一些皮毛。

5、最后,要把一根细细的钢丝与一根很长的漆包线焊在一起,不能有任何毛刺。这个要反复地用手摸,任何一点不光滑,都可能在下面的穿线过程中,使磁芯爆掉。然后,我们用着镊子夹着钢丝,慢慢从一个个小小的磁芯中来回穿梭。这根长长的线就是读写线。在穿的过程中,不能断。穿完之后,两头同样要焊接到板子。

大体上的工序就是如此。开始时,因为板子少,又不熟练,我们是两个人共做一块板子。一天两班倒。出去吃个饭,都会小心地用一个纸盒把板子盖起来,生怕掉个东西下来砸了。这样两个人做一块板子,得做上一个月左右。后来任务多了,就一个人一块板。

那个技术员在我们那里呆了好几个月,他的主要任务好象就是一个:用万用电表测线两端的电阻。他当然不会做穿磁芯、焊线这种“很娘们”的工作。后来,测量电阻的工作我们也一并自己动手了,他也就走了,最终的去向不明。文革结束后,应当是回到上海了。毕竟象他这样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在七十年代末,那可是非常珍贵的人才啊!(待续)

昨天发的图片有朋友说看不到,我下面再发一次试试:

下面这三张图其实是模型,并做了局部放大。我查了一下,一块磁芯板的存储容量是4KB,也就是有4096颗磁芯,纵向横向都是64排。一颗磁芯比半粒芝麻都要细小,磁芯与磁芯之间的空隙很小。就算你再小心,哪怕是里面穿的线过紧,都可能使磁芯爆裂。如果不小心,手里的镊子掉下去,真是一大片没有了,欲哭无泪啊!

所以,现在想来,那时的计算机真得小小翼翼地对待,都要放在一个特定的机房中,最好恒温恒湿,同时又避免震动。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二)_第2张图片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二)_第3张图片
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二)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计算机的四十年情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