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糖尿病病理分析
胰岛是分散分布于胰脏内的内分泌腺,胰岛细胞按其染色和形态学特点,分为α细胞、β细胞、D细胞及PP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D细胞占胰岛细胞的10%,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
对于血糖调节来说,β细胞是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α细胞是分泌胰高糖素增高血糖的,表现出β细胞的胰岛素、α细胞的胰高糖素、血糖三元制衡逻辑。人吃食物时,经胃肠消化,分解出的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进入血液,在氧的氧化分解作用下,放出热量,成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一部分葡萄糖向肝和肌肉贮存为肝糖原、肌糖原;使另一部分葡萄糖进入细胞参与蛋白、酶等有机物的再造; 因而,使血糖浓度保持正常水平。在非进食时,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则与其相反,促进肝糖原、肌糖原释放葡萄糖回血液,增加血糖浓度。进入血液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为呼吸准备的化学反应原料。人吸入氧要氧化分解这些原料,放出热量,为同时吸入的CO2、氮及血液中的水,再造有机物创造条件。
血糖的调节,胰岛素分泌是关键。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器官、系统的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糖和肌糖的贮存,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中含有过量的葡萄糖,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并发病变。
A、是否胰岛素生产缺少某些必需的元素?
β细胞生产分泌的胰岛素,分子式:C25O777H383N65S6,是个有机物大分子,分子量12432,碳占2.1%,氧占87.44%。聚集了那么多碳、氧、氢、氮、硫离子。这些元素碳、氧、氢、氮4个元素来自空气,1个硫元素来自无机盐硫酸根,氧占比例很大,空气含氧量21%,含氮78%,贫氧富氮。是否因为贫氧,造成胰岛素形成数量不够用?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45343345)。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75、55、6075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β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这段基因论述,也看不出缺失元素的端倪。
但是,从几代胰岛素的成分上看,微量元素锌、钴,及氢氧化钠无机物等,参与了胰岛素药液的成分组成。因此,不能排除无机元素对β细胞的修复作用。
B、是否β细胞功能受损是缺失某些必需的元素?
网上说:“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生活方式上缺失某些元素,造成胰岛素生产不出来。可能通过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达到血糖控制。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 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分析传统治疗方法,胰岛素治疗是医生创造的胰岛素代替人体自生的胰岛素,没有从修复功能受损的β细胞入手,等于废弃了原来的β细胞。日久天长,β细胞能否坏死?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并未从恢复免疫力出发,并未依靠补充元素进行治疗。从药物的分子式看,而是使用碳氢合成的烃烷类高分子有机物。很可能是放射性14碳形成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长久使用或过量使用,能否致癌?网上有人举出案例,论述:“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癌症”。这很可能,与放射性同位素药物造成的毒副作用有关。因为,传统治疗方法,是以降糖为目的,似乎本标颠倒。不考虑带来的相反后果,这是二元论医学的普遍性错误。目前世界,医学药物仍然向14碳放射性药物发展,从大量案例看,达到一个予想的目的了,却造成另一个毒付作用死亡。具体说,吃双胍类降糖药物达到降糖目的,却引起癌症并发症。
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180天更换一次,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次。
可惜,胰岛β细胞终生不能更新,否则更换了β细胞就可以根治糖尿病了。但是,可以补充缺失的元素修复β细胞。
“β胰岛细胞能否再生一直是理解糖尿病和开发药物的关键因素,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 诱导β细胞再生是可能的。体外研究证实,β胰岛细胞可以脱分化形成一种更加原初的发育状态,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同样的脱分化现象也发生在其他三种胰岛细胞上。然而,当前还不能确定这些细胞在体内条件下能否脱分化。”糖尿病人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现代社会水源污染,空气污染,食物污染造成的。只要补齐缺失的元素,在人体内36.5温度、80/120的压力和碱、酸、中三性守恒条件下,脱分化是完全可能的。所以,从糖尿病病理出发,以恢复免疫力为目的之研究,才有正确结果。
生物无机化学告诉我们,金属酶、多肽、氨基酸都由金属或非金属配位,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不能生产出胰岛素,多半与缺失某些无机元素有关。
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时代,环境污染使某些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失,又使某些有害元素过盛,造成元素失衡。从而,使泌尿系统、糖代谢等生理紊乱,胰岛得不到配位元素,就不能产生,因而,血糖得不到调节。
缺失的重要元素有锌,因为生产1个胰岛素大分子,需要2个锌参与。还有3价铬,是胰岛素生成的辅助因子。缺硒导致胰缐委缩,硒的作用是协同鋰、镍、锰、钒以及稀土元素镧、铈、钕等,保持胰岛素分泌水平。锌、硒、锗、钙、镁、碘消除胰岛素抵抗。
铁过盛,会造成低钙、低镁;缺磷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关于铜,因为促进铁元素吸收,铁含量过高,不利降糖,因而,不必补充铜。
碳酸氢钠是调节血液酸碱度的缓冲对,是生命源物质,应该有足够的含量。
总之,糖尿病的病因,是锌、铬、硒、鋰、镍、锰、钒,鍺、钙、镁、碘、磷,等13种元素缺失,碳酸氢钠无机化合物缺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