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

在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么一句话:“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对过自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我们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律,其实就是在培养双方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对一个人(不仅仅是儿童)而言,成长是最人生最重要的课题,自律恰恰能给予我们这种获得成长的能量,那么如何做到自律就成了我们最关心的话题:

首先,“自我价值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体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对方认为我们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并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你就会在无形中从行为中去维护这种尊敬和仰慕,这是一种自我珍惜,是对自我价值的重视和爱。

举个例子,我们之前讲到要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这在心理上其实是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延迟满足”。储蓄不是拒绝满足,而是借由时间的力量达到一种新的满足,这种满足的过程中,储蓄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资本和价值,当然,这种过程也会有些讲纠结、不适或是痛苦,但是我们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鉴别需求的真伪,以及让欲望满足的同时收获其实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心智的成长,也包括资本的成长。

而这种自律,来自一个人心底的安全感,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有购物癖和赌博倾向的人往往在心底是缺乏安全感的,这种人共有的特点是:敏感、多疑、好吃或多动。

安全感的建立于童年,自出生起,父母的爱和关照是安全感的来源,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愿意交付信任和等待的,所以他能够接受延迟满足,而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唯恐自己此刻得不到就会永远地失去。

我们来感受一个这种区别:

用爱建立安全感:

“孩子听话,等时针指到11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一定陪你玩好不好?”

孩子无奈地看着妈妈远去。

11点,妈妈准时回来履行自己的承诺。

一次、两次……

孩子的内心充满平静和温暖,他知道,妈妈/爸爸一定会回来,履行他们的诺言。

破坏安全感:

“妈妈要上班了,回来给你带玩具好不好?”

孩子听到带玩具就放妈妈走了。

结果,左等右等,妈妈很晚才来,当然,她工作忙。

孩子的眼睛围着妈妈转,都没有发现玩具的影子。

一次、两次……,

失望会刺痛孩子的心,直到孩子选择不再相信

如果这个世界上父母都不值得信任了,请问还有什么人或物是值得信任的?如此不确定的世界里,安全感何存?

于是,下一次,你承诺带礼物,孩子可能会要求马上得到,或者,直接忽略这个承诺。等到有一天,你说,“孩子,我们开始储蓄吧,他能帮助你实现大的愿望”,你觉得他还会相信吗?

这孩子,怎么就管不住自己呢?

原因何在?你说呢?

有了孩子,就像是重新活了一回,在这一回中,赋予孩子成长的能量,也让自己的生命得以蜕变和成长。

自律,应该是从自身开始的一门功课。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应该阅读,不妨自己先拿起书,孩子如果能看到父母因为读书而起的变化,我们的话会变得权威而可信;

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应该多锻炼身体,我们不妨早睡早起,带上孩子一起去跑步,如果孩子从中看到我们因为运动而充满活力,一家人因为多了在一起的时光更融洽,他便有了动力;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英语真的很重要,不妨拿起书和他一起学习,偶尔秀一秀自己的英语和孩子对话,孩子会觉得你很酷;

……

如果我们认为自律对孩子是重要的,就应该给他充分地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来自于我们的自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