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之为人处事

        不久前,曾有幸聆听了唐贤清教授关于国学的讲座,唐教授曾提到人生不可少的两部国学经典:一是老子的《道德经》,二是孔子的《论语》。

      《论语》不仅探讨了学习等问题,还集中展现了儒家的思想,让世人可以通过孔子师生间的对话来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

      而儒家思想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仁”与“礼”,这个思想贯穿了儒家经典的始终,那是能海纳百川的胸襟,是谦谦君子的儒雅。

        在《论语》里面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包容,也就是说,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更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欣喜,这两句短短的话,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

        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平和,有巨大成就感的人必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这也是儒家的“君子”形象。

        即便是孔子,在知识储备很多的情况下,仍愿意虚心学习。正如《论语·公冶长》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则对话告诉我们:也许有些人的才华或者地位的确不及自己,但我们仍要谦虚好学,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因为: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别人明白,而你又恰好不了解,哪怕你是这个问题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却也不会,就更应该虚心地向别人请教。

        再比如儒学大师汤一介,在编写了《儒藏》之后,并没有居功自傲,反将自己沉浸在学术研究之中,这样的他不仅有着如芥子般的谦逊,更有着包罗万象的宽广胸襟。

        学习儒家经典,会让人变得更加的谦虚、谨慎,我想,这也是它对我谨慎的性格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论语》之为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