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走近企业的体验式学习与探索
从事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学生、记者、投资、产品、营销、教师……)“凑”到一起,共同面对来自YT企业的新业务探索需求,横跨两个月用间隔的时间里,一边学习一边实操为其出谋划策:通过对行业、企业背景的调查和与企业的问答碰撞了解企业的具体诉求,通过对消费者、对竞争市场等的调研分析,探索用户、问题、需求,挖掘新的市场机遇和产品创意,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大家有分工协作、有分享讨论。
其实从最初时得到这个一个可以合作的机会时,我非常清楚对于我们来说这并非易事。但大家的参与兴趣和热情也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听过无数遍“我们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吗?”,我们也遇到了满多的问题:每个人的时间投入和预期不一样、YTC端的市场探索太难……不过,把这个事情做完整,大家能够体验一次完整的产品创意的思考路径,这是我认为最基本的目标。那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一些调研反馈也好、产品创意也好、创想思路也好能对YT有所帮助或一点启发那是更好的了。
虽然最终没有给到企业一个让其“心动”或“意外惊喜”的产品创意,但是这个过程带给我及一些小伙伴的收获是非常有价值的。
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1、百宝乡的角度
百宝乡的乡民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渴望学习。当然学习的形式有很多种,读书是一种。大家共同读一本书,一年读7本,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读书对于学习来说只是起点,读书达到的结果通常不是学到和学会,而是知道。如果书中所学不和生活、不和工作发生连接,那读书的作用微乎甚微。
当小花提到YT有需求请百宝乡做一次C端产品的创意实践时,对于只是在读书这个事情上略有进步的百宝乡来说,还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毕竟大家没有协作去完成一个项目,而且需要付出比较长时间的投入在里面。
实践是更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也会让收获更具体化。有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作为体验式学习的载体,会促成更高效更结果导向的学习。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消化知识、创建认知,可以学到的过程。
所以YT的项目实践,对于百宝乡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探索一种有效学习模式的过程。
2、每个参与乡民的角度
我想每个报名参与者都是有着自己的原因。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2B和2C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一家企业很难同时并行做成做好这两件事情,因为除了原始技术,无论是产品形态、目标市场、营销通道、销售渠道、定价促销、售后等都是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2B的思维很难转换驾驭2C的产品,所以我对于一家在2B已经是行业领先的企业,想要开发2C产品和市场这件事情,存在着好奇
第二,对于如何能够通过企业案例的实践帮助企业开拓思路帮助年轻人获得情景式的学习。这个模式是我想探索的。
我们是如何做的?
我简单的概括为:获取信息-重组-提炼-产生创意
5个流程:
1)前期背景调查,了解行业、了解企业、了解产品——形成《行业、企业、产品的背景调查》
2)获取企业的核心诉求,了解企业的过去遇到的问题和经验——确认《企业的问题和需求以及要给到的支持》
3)对企业老客户调研、对潜在客户的调研——获得《老客户调研》《潜在客户访谈》,这是一个锁定目标人群和挖掘需求的过程,
4)创意风暴:创意脑洞大开、创意提炼、创意落地——《产品创意方案》
5)对企业进行创意分享的双方碰撞——基于产品创意的双方讨论和获得企业反馈
我们所有的参与者对YT所在的行业都是陌生的,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我们首先要对YT以及YT所在的行业、所在的市场进行了解。在我们获得企业需求前,我们先对相关行业、企业本身、企业当前产品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企业目前在B端的优势是如何产生的?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们认为对企业一无所知的与企业进行沟通,也是没有效率的,也是不够有诚意的。所以在有了一定的背景调查基础上,与企业核心高层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一方面了解企业的核心诉求,一方面可以获取企业对一些问题、疑惑的解答。
在明确了企业的核心诉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后,我们需要重新确认我们接下来的路线。我们清楚创意不是突然从脑海中蹦出来的想法,不能凭空想象,所以我们要通过接触目标用户,通过深度的消费者调研来挖掘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创意。
我们首先进行了对老客户的电话访谈,了解他们为什么买,通过什么渠道买,对价格、施工等反馈,以后后续使用中的状态和问题。从中我们知道这些已购老客户的诉求点都是什么,产品在哪些方面满足了他们的诉求,哪些地方没有满足。我们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中相关的情景,了解他们当前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存在需求渴望,通过进入他们的场景找到问题、挖掘到需求。(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了我们之前读过的一本书《痛点》)
之后根据以上的调研内容,我们开展了基于YT产品创意的头脑风暴,在这之前请一只桃从产品经理的角度,为大家进行了一次产品创意设计思路的分享,豪斯大叔为大家提供了HWM、用户体验地图的参考和讲解,于是我们线下开展了一次使用用户画像分析、用户体验地图、HWM的讨论,这个讨论环节我们先不考虑创意的可行性,就是打开脑洞激发大家无边无界的想象力。在HWM的讨论中产生了很多创意,并在所有创意中进行了筛选总结。(这是一个放的过程)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轮线下讨论,基于那么多的创意中,我们要基于用户场景、需求验证、可行性、企业关联等视角进行筛选,找到真正符合YT的创意,并对达成统一的产品创意进行全面的分析介绍。(这是一个收的过程)
之后我们基于创意初步内容,开始进行专业性的包装,制作了产品创意方案PPT,并且确认了与YT的分享包括两部分:1)对其当前产品通过用户画像、用户体验地图和HWM的分析和创意风暴;2)我们最终给到的创意方案,其中一个进行了详细的方案,其它简单说明。
总结下来,在整个过程中调研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调研工作做的是否全面、深入、准确决定着我们掌握的信息能产生怎样的使用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哪些与预期不一致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的3点困难:
1、实际参与性,这是一件比“读书”难多的事情。读书只要看起来就可以,而这个事情有不同类型的工作任务要去完成,需要大家投入的时间、脑力、行动力更多更高。我发现每一位参与的乡民都是本着深厚的兴趣,但是面对实际任务时,会力不从心。有兴趣和有热情持续投入去做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对于消费而有兴趣和会花钱购买是两回事情的道理一致)。当我们把所有的事项分解成不同的任务包,但是每个人的时间不一致,时间投入上就无法统一,这个协调的过程就非常辛苦。可能实际过程中能够参与的是1/3的力量。
2、YT已经在C端业务有过一次完整的尝试,但是在与企业对接交流中,发现企业原来在C端产品运营情况缺少数据化的复盘研究,我们对历史中的问题能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这些非常关键性的“线索”的缺失是非常遗憾的。
3、大家都并不是专家的能量和角色去做这个事情,而是通过这个事情来倒推学习,每个环节都要去边学边做。我把这样的过程看成是“倒逼式”学习。
其实对于这次实践我并不是特别关心对于企业YT而言,我们是否可以给到实质性的创意方案或帮助,而是这样一种新的体验是否首先让所有参与人的有收获。
是什么让大家克服了困难?
我很清楚如果中途停止的话那么这个结果就是0。虽然经历的时间比较久,前期协调大家的时间和投入确实很费心,但是最终能够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我觉得主要是3点原因:1)不要停:这是我对于组织这件事情最坚定的想法,无论什么困难跨跃过去不要停下来就对了。2)调整了节奏:最初因为大家的行动很难统一,整体节奏会很慢,慢就会导致活力和行动力下降,慢也会让大家有压力感,然后我改变了节奏——短平快。每个环节多少人可以实际参与不重要,哪怕只有一两个人的参与,重要的是能够按节奏进行下去。3)责任心:到了后来,能够持续参与的小伙伴本着要有一个完整的收尾的责任心。
值得思考的有意思的点
1、大家最有兴趣的事情
无论是线上的任务协调,还是线下的活动组织,能够召集到的人数都非常有限。但是只有两次线下活动大家的参与率超高——达到90%。那就是两次与企业的面对面碰撞(会议),而且两次会议的时间反而是非空闲时间(工作日下午、晚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这次复盘我最想了解的事情,每个人对于这次会议的期待点在哪里?
2、企业的再次邀请
在与企业分享和讨论创意后,企业发出了希望百宝乡继续下一步产品创意落地的过程。“企业对哪些比较满意有了进一步合作的想法,企业的本质需求是什么?”这是我后来想到的问题。那企业想获得的是外界脑力还是外界体力,企业是基于哪些方面的信任等等。
延伸思考: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怎么组织?
重新定义自己不仅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而首先是实践内容的设计者,也是实践活动的召集和组织者。基于企业的问题和诉求,以企业为案例设计workshop的方式进行一次封闭式项目实践:
1)充分了解企业情况、问题和诉求;
2)结合企业的问题和需求,设计研讨课题和内容(workshop全流程方案);
3)线下workshop流程:
a.企业分享,充分了解企业背景发展历程,产品和市场,并且抛出企业面临的问题
b.通过一些调研任务的设计,让大家充分了解企业的产品和市场,以及对问题的分析,需求的理解
c.通过一些思考任务的设计,让大家连续性的通过研讨、制定方案、测试验证等任务,完成一个解决方案和测试验证,并由企业进行评审反馈
4)这个过程中,有几类角色:
企业,提供信息;
项目设计者,挖掘企业问题和诉求,设计研讨课题和内容形式;
项目组织者,召集企业内部和外部参与者
参与者:企业员工,有多年经验有某方面专长的职业教练(职业达人),求学者
可以设计一次性课题研讨,也可以将一个大的课题设计成系列的研讨课题分多场次完成。每场24小时workshop,连续2天每天12小时。而这也是我对于自己“三两青年”的模式定义。
对于这种形式的进一步思考:
企业为什么愿意把自己的问题坦露并交给陌生人解决?核心诉求
大家为什么愿意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参与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企业解决方案里?核心诉求——动机是什么,是什么满足了这个动机?真正是哪里有吸引力?
这种形式哪里好,哪里不好?
是不是双方受益?
形式是否可以复制?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愿意付出并能付出的是什么?
什么样的企业受欢迎?
什么样的参与者受企业欢迎?
怎样的形式能够吸引大家参与?
如果我再选项目,我会怎么选企业,选什么课题?
如何将不同的企业与不同的参考者进行匹配?
延伸思考:百宝乡,要如何在一起学习进步
于其说是共同学习,不如说是一个共同探索的过程,探索外部世界,跳出自己的圈子探索外部的世界,跳出自己的思维,探索内在的自我。
那在2017年的基础上,我们该坚持哪些不变,可以有哪些新的变化,能有一次学习组织的升级呢?没有巨大的动机和持续的行动激励去推动一个人投入,如何能够让人通过持续性的付出来收获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