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以前,很多人像我一样不知道刘洲成是谁。更多的人通过昨天的热点新闻知道了刘洲成。
或许你像我一样从来没听过他的歌,也只是听到过至上励合这个组合的名字。看到刘洲成妻子发表的离婚声明,你也是不胜唏嘘,又出现了一个明星家暴。
明星家暴已经不算新鲜了。随便往网上一搜就搜出很多,那些我们曾经喜欢、崇拜的明星常常是因为家暴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马景涛每次喝酒后都要家暴,最终导致妻子离婚,多任女友分手。
疯狂英语的李阳多次家暴,每次都承认错误,但坚决不改,和妻子协议离婚。
台湾名模王静莹遭豪门丈夫家暴,眼角缝六针。
韩国演员李敏英遭丈夫家暴流产。
美国老牌歌手惠特尼.休斯顿因丈夫酗酒打人,分和多次,最终离婚……
家暴不止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屡见不鲜。而由于身体和性别差异,被施暴的往往是女性。
人们看到这些,往往只是谴责施暴者的恶行,叹息被施暴者的软弱。愤怒的批判施暴者的人品不行,拜金主义,大男子主义。
而往往被我们忽略的一个因素是家庭教育的影响,频繁的家暴行为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原生家庭对本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人之所以有暴力行为都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古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心理学上,七岁之前是孩子自我认知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可见幼年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而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
原生家庭对三观的影响。
刘洲成被大家称为“拜金男”的代表。拜金男的典型特点是对金钱的高要求,物质高过感情,找有钱的女生,吃软饭。偏偏还有一个玻璃心,内心自卑,有高傲的自尊。
你可能无意中一句开玩笑的话,都能被他当做对他的讽刺,进而恼羞成怒,严重一点就大打出手,发展成家暴。
父母的三观是孩子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很可能也发展为终身的认知。刘洲成家暴事件爆出的同时,一系列对话也引起热议。
林苗作为典型的白富美,显然刘洲成结婚就是为了林苗家的钱。让老婆找父母要1500万,如果搞不到钱,在中山买套房子也行。最后要老婆给他500万,不然就离婚。
真是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啊。
父母教你拜金了吗?
父母教你找老婆父母要钱了吗?
父母教你打老婆了吗?
可能并没有,刘洲成姐姐爆料,因为不同意刘洲成与林苗结婚,母亲与刘洲成已经反目几年。且不说这个消息是否真实。
这并不代表刘洲成的行为跟父母家庭没有关系。
如果父母从小教你诚实守信、踏实做人,如果父母从小就给你树立了老实做人,靠自己努力获得想要东西的榜样。
你会把依靠女人住别墅、开跑车当做梦想?
你会把花父母的钱达到自己享乐的目的当做理所当然,尤其还是岳父岳母?
不管是疏于管教还是过度宠溺,刘洲成走到今天,变成渣男,父母占一份。
家暴可能是历史遗传,可能是“家庭传统”。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世界意识流中仍然占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地区尤其明显。
“男人打女人”被认为理所当然。在我国很多大男子主义严重的地区,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没有见到过家暴的人估计很难理解,为什么人愤怒起来会通过打别人,尤其是打自己的妻子儿女来发泄。
一个人的很多观念受到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如果一个家里孩子经常看到父亲打母亲,而父母亲也默认这种行为是正常的,或者是整个附近的环境,家暴行为很普遍。
无形中会给孩子种下一颗暴力的种子,他长大之后也会像周围人一样打自己的妻子儿女。
我一个关系很好的表姐。
结婚十余年,生育3个孩子,经历家暴无数次。
吵架时会打,喝醉了会打,每次都是鼻青脸肿。
不久前,姐夫喝醉酒,又开始了家暴,拿着刀要杀了姐姐和孩子。
姐姐锁了门躲到房子里给表哥和姨夫打电话,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过了几天,姐夫和婆婆来接,认错道歉,保证下次不犯。
然后,在姨和姨夫的催促下,姐姐便带着孩子回去了。
同样的戏码已经上演的无数次。次次保证不会有下次,但下次从来不会太远。
我问姐姐为什么不离婚?姐姐说一是为了孩子,二是本来夫妻打架都是正常的,谁家都是这样。
同样的话姨和姨夫也说过,这种被我们称为家暴的事情,在村里他们只是看做普通的夫妻打架,而且根深蒂固的认为,男人打女人虽然不对,但属于正常的家庭小事。
看,这种观念多可怕。
好多人说阶级固化可怕,我觉得真正可怕的是思维固化。打人者觉得理所当然,被打者还觉得实属正常。
孩子从小在这种观念下长大,暴力的因子慢慢长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说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绝不是仅仅的说教,观念的潜移默化才是真正藏在骨子里的毒芽。
当我们能够自主分辨时,如果不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人生理念,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使毒芽长大,变成弥漫在生命中的毒瘤。
情绪控制能力差,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往往是没教养的表现。
情绪控制能力差是家暴中常常被贴到施暴者头上的标签。
事实上,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是我们教育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情绪控制能力差,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往往是没教养的表现。
我们常常说一个孩子有教养,不仅指孩子养的好,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好。孩子受的教育不应该只有知识和竞争,更重要的生命教育,包括抗挫能力、情绪管理等等。后者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情商》一书中写道:
父母的情绪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大。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擅长处理情绪的母亲,与不擅长处理情绪的母亲相比,前者孩子更容易相处,对父母更有感情,在父母面前不会紧张。
除此之外,这些孩子还更善于处理自身的情绪,能更有效地缓解不安情绪,而且情绪不安的情况也较少。
情绪教育的影响始于摇篮期。塑造情绪智力要素主要在前几年,后面获得的情绪能力都是建立在早期的情绪智力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我们选择伴侣时不要盲目的说我只要你这个人,我是要跟你生活一辈子的。
婚姻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这事指的不是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三观和家庭理念。考虑本人的同时,还要看看他的原生家庭。
或许你觉得在一起久了已经非常了解了,很多性格脾气等到真正日日相处,成为夫妻了才会真正暴露出来。
如果父母敦厚老实,品行端正,父严母慈,相信孩子也不会太差。
如果父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如何相信孩子不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如果父母贪图富贵,爱占便宜,难保孩子不是金钱至上,没有出息?
不要低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也不要高估了他爱你的心。任何坚固的爱情都抵不住三观的一次次冲突,抵不住骨子里的劣根性。
擦亮你的眼睛,看清你的心。找到人生的如意郎君。
END
作者信息:竹子蔷薇,大学教书匠,推荐作者,荔枝FM主播,用故事、书籍、电影、心理学,写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