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同里做了一个水灵灵的梦

点击关注唐小巫的巫

我在同里做了一个水灵灵的梦_第1张图片

一直很憧憬“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如果能宿在水畔的吊脚小木楼上,清晨听着岸边的捣衣声醒来,该是多么舒适的事啊。

终于,那年九月,满是憧憬的我,梦游一般来到了同里,一个离苏州很近的小镇。

江南小镇多是以水闻名,同里也不例外。一条,也许是很多条小河蜿蜒曲折着,绕住了整个村落,把古镇分成一片片的,而数座小桥又把这一片片连成了一大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对岸说笑,过桥相见。小孩子绕着河边玩耍,可以跑过一座又一座的小石桥,很有意思。

这里没有最近的路,只有最绕的路。如同人生,总要绕上几个弯才能遇见你想遇见的风景。

我是傍晚时分到的同里,扑面而来的就是水。镇旁有湖,湖上有罗星洲,洲上有寺,寺旁有荷塘有水榭,乘渡轮进出,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镇外一条护城河般的河环绕着,一座宽宽的石拱桥是进村的大路。路两旁店家林立,以餐饮居多,充分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理念。

再往里又是一座石桥,略小些。站在桥上,看不远处一只只木船相互紧挨着沿河泊着,船上有小凳有渔篓。夕阳的余辉洒在河面,波光鳞鳞,河上的船和岸上的人都披上了金色的纱,格外的温馨。这一切就像一幅烫金的画,散发着浓浓的水墨味。

不知会有谁在桥下看我,是否也如一幅画?

饥肠辘辘地逛了唐宋街,尝了袜底酥,看了芡实子,赏了老字画。这里古风依然,一不留神,会有穿越时空的错觉。

掌灯了。昏黄中,屋里的灯、岸边的灯,水中的灯,光影交叠,别有一种飘逸的美。

穿廊过巷,呼吸着带水味的空气,仿佛遇见了无数个水分子,很是滋润。屋门口闲聊的街坊,吃饭谈笑着的游客,骑车的路人,奔跑的小狗,都很轻巧。

随意地走,随意都能走到一座桥旁。倚着石栏杆歇着,什么也不想,只是歇着。风轻轻吹过,很舒服。

只是可惜我没能住到临水的阁楼上,不过清晨还是很水乡地醒来了——皮肤好,醒得早,没烦恼。呵呵……

窗外是高高低低地灰瓦屋顶,小鸟在上面蹦来蹦去。风里飘来淡淡河水的气息,还听见忽隐忽现的声响:清脆的自行车铃声,街坊见面的问候声,几个小贩的叫卖声……

走到街上,走到河边,几家洗衣的主妇一边捣衣一边说笑,还有一位家庭妇男晾好衣服匆匆进了院子。

没有车来车往,没有人声鼎沸,游人也不算太多,还大多和我这样,只静静地感受水乡的生活,走着看着微笑着。

同里有不少好去处,最出名的便是“一园、两堂、三桥”,都古色古香,都挺有名堂。

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很有苏州园林的风范,“意幽雅,境深邃”,园中取了不少太湖石做摆设,别有一番情趣。占地不过九亩多的园子,有山有湖,有石舫,有水榭,有亭台,可以停停走走逛上大半天。

每一步都有景可看,远近高低不同,风光景致各异。最喜欢趴在二楼的廊窗上,看每一处都赏心悦目。也许古时的大小姐就是这样吧,足不出户,只凭窗远眺就够过日子了。可是,美则美矣,却一定没有我这般自在开心。

两堂,说的是崇本堂、嘉荫堂,都是大户之家的手笔,有富贵但文雅的味道。其实耕乐堂也不错,庭院深处的那棵百年白皮松,历经风雨依然生机盎然,给人印象犹为深刻。

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虽然同里桥多,且各有名堂,但这三桥最是喜庆美好。

三桥位于镇中心,以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这三座普普通通的沧桑石桥,寄托了同里人对人生的期望——太平,吉利,长庆(青春)。“走三桥”是同里的风俗。在同里人的一生中,满月,结婚和60大寿,一定要兜三桥的,讨个好彩头,期盼生活更好。我绕着桥跑了好几圈,贪心地想,我的太平吉利会更长庆哦~

还逛了逛珍珠塔,看了一段“贫贱不移,富贵不弃”的爱情故事。这坚贞不渝却朴实无华的爱情,放在现在竟似神话。略感无奈的我没去绕珍珠塔来为爱情祈福,只在心底期盼着,我的爱情可以简单美好。

另一个风情小镇——周庄,离得不太远,于是第二天中午,我饥肠辘辘地赶了去。

这回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豪华的感觉,崭新的建筑,亮丽的色彩,丰富的活动……可能是撞上了周末,加之又是个大晴天,周庄用火辣辣的人群和明晃晃的景致接待了我。

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因沈万三而历史悠久,因陈逸飞而声名鹊起。镇上一隅有金福古寺,喧闹中得一方净土。这里有肥而不腻的万三蹄,和同里的状元蹄相似。有热闹的阿婆茶,可以三五成席的品水乡味道。有乌蓬船,清一色蓝头巾的渔家女在摇橹。还有民国的故事在静静讲述,颇具文化气息……

周庄很大,也许是同里两到三倍。听说晚上还有精彩的演出,因为行程较赶,我没等到。相对于周庄的繁华丰盛,我更喜欢同里的清静婉约。

又是傍晚时分,我披着夕阳结束了水乡之旅。这样水灵灵的小镇还有很多,乌镇、西塘、南浔……都是江南水乡,想必都是这样的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同里做了一个水灵灵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