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认知,黑白决策

灰度认知,黑白决策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是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的真谛,非常有道理。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里面还有灰色地带。而如果做事也是灰色的话,那后果很可能不尽如人意了。

比如明天某只股票会有30%的概率涨停,那意思就是有可能涨停也可能不涨。然而最终落到行动上,你只可能做到买与不买两种!

据说,毛泽东在评论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的时候,都是褒贬不一,而唯独对邓小平赞赏有加 ,大致的意思:...思圆行方,柔中带刚。有原则的同时,不缺灵活性,乃中庸的代名词。作为接班人的潜力很大!

思圆行方,字面的意思就是:思考是圆形的,行动是方形的。换言之,就是灰度认知,黑白决策!

1、原则

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所著的《原则》,这两年很火。目前他认为自己已经走到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把自己做事的原则,分享给大家,是他现在和以后最愿意做的事。

简单地说,某人讲原则,意思就是他的行为可预测;而如果不讲原则,那对不起,太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个人就很难和大家一块做事。

那么怎么找到自己的原则呢?有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询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一直问到无法回答为止,那么这个就是你的原则。

比如说,为什么要写作? 因为写作不再是学生时代条条框框下的命题作文,不再是你的QQ心情日志,而是让自己网状的思维,用树状的结构,线性地表达出来的手艺,对,写作就是一种让你变得更聪明的手艺。

而手艺需要打磨,打磨适宜,精神和物质都具有回报。

原则的背后,其实就是逻辑。

比如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我现在穷的有了上顿没下顿,是因为我没有为他人提供更多价值的能力;而阿德勒目的论却是,我不想逃离舒适区,不想竭尽全力地提升变现能力,所以才会出现目前濒临破产的窘境。

反过来想,用原则作为行动的指南,最后的结果是否都具有逻辑可言呢?

2 、灰度认知

灰度认知,就是在真实的世界中,有些事儿,并不符合逻辑。

不同行业总会有潜规则,而不可言明的地方,其实就是无法用常理推倒的。

再比如,西餐中的麦当劳,就有这么一项标准:可口可乐的温度必须保持在摄氏4度、使用的牛肉饼,成分比例必须是83%的牛肩肉和17%的五花肉,其中的脂肪含量不能超过19%、最后做出来的牛肉饼,必须是直径95.8毫米、厚度5.65毫米、重量要精确到47.32克。

而中餐的各个地方的菜系,却是油少许,待变成金黄色时,加上少许酱油,待菜香适宜,再用温火炖一会儿。

其中一个是精确到克的标准,另一个是从少许的到克之间,而这就存在一个灰度。

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一个情节。伊丽莎白问达西先生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达西先生回答说 ——

“我不知道是在哪一个时刻,哪一个地点,或者是你的哪一个形象、哪一句话让我爱上你了。那是在很长时间之前。在我意识到爱上你之前,我就已经爱上你了。”

你看爱上一个人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从完全没爱到确定爱上,它是连续过渡的一个过程。这种灰色地带特别不好决策。

3 黑白决策

黑白决策,就是非黑即白。只有一种选择!

而像中餐和西餐的配料说明,萌生爱意到彻底爱上,这些过程中的灰色地带,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叫做“缓冲区(buffer zone)”的概念。

你划线要预留一个缓冲区,如下图所示 ——

灰度认知,黑白决策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左边是白,右边是黑,中间是灰。你的线要划在非常靠左的位置,以至于过线之后的很大一块灰色区域仍然是比较白的 —— 那块区域就是缓冲区。 过了缓冲区,灰色才变得比较黑。 把线划在这里,有了缓冲区,你就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因为哪怕稍微越线一点,你仍然是安全的。 你的原则、你的价值观,应该在缓冲区之外。

4. 中庸的灵活性

回到邓小平的思圆行方,其实就是灰色认知,黑白决策上的升级版,灵活运用原则。

港片中黑道双方闹的不可开交时,会有一个和事佬,表明:大家都是为了求财。尽管信奉不同的理念,秉着不同原则形事,但都有共同的求财目标,这个就是求同存异。在这个基础上,再协商往往就有转机。

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

在界线上的缓冲区,唯有不断练习,才能做到合适的极致。

不然中庸为啥这么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灰度认知,黑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