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

    31年前,在豫东平原上的小乡村,有个小女孩出生了。可能没有期许,没有红包,甚至也没有新衣服。Anyway,也算健康健康,完好无损地长大了。小时候留下的回忆并不多,零零星星有那么几个。印象中上小学时去学校很积极,老早就去学校,有时到学校时大门还没开,有次早自习回家,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还没回来,没有把锅里蒸的馍掀开,看到妈妈回来,自己就很生气很着急。现在想想那时同龄人尤其是女孩大多已经会自己做饭了,但自己一直没做过饭,妈妈确实承担了很多,不怎么使唤孩子。还有一个场景记忆很深刻,大概小学四年级,一天晚上妈妈和奶奶在微弱的灯光下做手工活,我趴在桌上做数学作业,好几道题都做出来了,很有成就感,抬头看看专注做活的母亲和奶奶,感觉很幸福。所以,小时候的我应该算一个很勤奋的人,但是学习成绩并不优秀,处于中等以上,当时有小小的自卑,所以如果有老师关注自己就会很开心,另一方面也有想得到别人认可和虚荣的一面,记得有次和同伴们一块从学校回来,那次考试成绩不错,在路上,我故意走在前面,把自己的通知书故意掉下来,让后面的人捡到,看到她们的夸奖,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后来去离家8公里外的初中读书,一周回家一次,当时很想家,但更懂得了父母的辛苦,想到父母不容易,就很用功读书,中午吃完饭不打盹就回教室里学习,当时初中条件很不好,吃的也很简单,不过付出终有回报,成绩基本在前十名。初中最欣慰和感激的是遇到人生的贵人——英语老师王彩云,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由于我是英语课代表,要收交作业和去老师住处默写单词(王老师住在我们教学楼一楼,是个大教室,里面有黑板,每次上课要默写单词,默错了晚上要去她那里默写),所以王老师打交道特别多,后来英语成绩一直很不错,王老师很器重我,给我们看她大学的照片,讲她大学时的生活,也是那个时候萌生了读大学的想法。也是因为上学可以见到王老师,每周日下午从家去学校不再是煎熬,而是充满期待。毕业时王老师送给一个笔记本,在扉页上,王老师用英语写了很长一段话,记得很深的几句话是“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we are sisters”,当时看了就感动哭了,浓浓的师生情和姐妹情给予我很多力量,鼓励和督促我好好学习。后来参加工作,通过老同学终于找到了王老师的联系方式,得知王老师后来离开我们学校,又读了本科,和研究生,现在已在郑州定居,在很好的高中任教,一直想哪天有空带着孩子去看望下当年的恩师。

    初中毕业,以几分之差没有达到最好的高中郸城一高(现在每年往清华北大输送四五十人)分数线,但是没有多少学问的父亲毅然决然花钱,想办法进去了一高,在这特别感激自己的父亲,在很多重要的关头面前,父亲都帮我和姐姐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没有让我们因为钱的原因顾虑学习和工作,父母用他们的辛劳和朴实的想法让我们走出了农村,过上了相对满意的生活,顺利读了大学和研究生,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闺蜜和挚友,丰富和安慰了读书时光,毕业进了自己喜欢的单位,成为高校小青椒,有三观正,志同道合的先生和两岁的小宝宝。一路走来,有父母家人的支持、有贵人的指点和帮助,有自己的勤奋,当然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就了现在的我。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满足于目前的现状,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丰盈自己的生命。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