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鉴赏之丰富多彩的剧种

中华文化精彩纷呈绝不仅仅是一句话的事儿,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小时候,收音机是主要的娱乐工具,那时候每天晚上6点半至7点雷打不动的评书时间。 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单田芳的《三侠五义》,田连元的《隋唐演义》成为那个时候我们最爱的娱乐项目。我熟悉三国的故事,主要是听了N遍评书。有一阵子评书还播放过《红楼梦》,甚至还有《简爱》。真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因为上晚自习会错过晚上的播放时间,然后每天中午12点半,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补上。

      当年的收音机经常被称为“戏匣子”,因为他会播放各种各样的戏,除了戏曲,还有广播剧,评书,大鼓,梆子,单弦,相声、快板、山东快书等等等等。

    我上中学的几年,也就是85年至91年,每天晚上7点半,收音机里还会播放相声,现在想想都是经典:有姜昆的《虎口遐想》,刘宝瑞的单口相声《连升三级》马三立的单口相声名字记不得了,形容苍蝇多的那段,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马志明、谢天顺、姜昆、唐杰忠、师胜杰、牛群、冯巩,马季、侯宝林等等这些相声名家的作品,每天轮番播放。那时候我们上晚自习,7点多放学,回家一边吃饭,一边听相声,简直是一种享受。时间长了,就经常有重复,然后俺姥娘就说是“倒粪”。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要听。现在想来,那真是一种福气。在往后,基本上就听不到。

      现在的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基本的娱乐活动也没有了。而且,有了电视,收音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后来看的大部分的戏曲,都是在电视上看的。80年代是戏曲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不仅有解放后老一辈艺术家们拍摄的戏曲电影,新生代的戏曲演员也制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不仅仅有电影,还有电视剧。比如浙江小百花,《五女拜寿》是电影,《九斤姑娘》就是电视剧,比如黄梅戏的《龙女》是电影、《严凤英》《西厢记》、《郑小姣》就是电视剧。

      文化自信不是我有什么我就自信,我不如你,我就不自信。恰恰相反,当你真正了解我们有什么时,管他们有的我们有没有,我们都会更加自信。因为我们有的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并不是说我们一直统一,我们也曾经有过分裂,但统一是深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骨子里的特制。因为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分裂的苦难,炮手分裂的折磨,所以才那么看中统一,才发明了和这个观念,我们知道兼收并蓄,我们知道求同存异,我们知道共谋同生。这些观念,体现在我们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生活琐事中。

      中华戏曲,说的准确点应该是地方戏的统称。每一个地方戏都是依托当地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几代艺人的提炼加工才成为我们现在这个样子。进入戏曲的世界,你就会发现,同为戏曲,差别怎么那么大呢?同为戏曲,怎么又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呢。中国地大物博,十里不同调,百里不同音。小时候我奶奶家住市南,我家住沧口,说话声已经有很大差别了,还经常被亲戚笑说话太土。

      这种状况体现在戏曲上,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剧种。我没有做过专业研究,以前看过一个资料,说是不下大大小小的三百种。

比如,就青岛而言,柳腔发源于即墨,使用的也是即墨方言演唱,代表剧目就是俺姥娘的最爱《赵美容观灯》。当年我家里有一盘不太完整的录音带,整天播放。但是我因为对她不感兴趣,竟然她唱的什么从没仔细听过,所以现在印象很浅,最著名的就是他看花灯那一段,描写了非常多的花灯。

        茂腔流行的范围要更广一些,,我家有两盘曾金凤唱的《罗衫记》的全剧,小时候也是跟着姥娘听了很多遍,这个倒是印象很深。

    《罗衫记》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官员携家眷上任,被船夫所害,霸占了他的妻子。冒名顶替去上任,他的妻子生了一个孩子,有乳娘抚养孩子长大,做了官以后,乳娘将真相告知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为父母报了仇。

      除了上述两个剧种,青岛地区比较有民间群众基础的就是吕剧了。比较出名的剧目就是电影《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小姑贤》、《借年》、《王定保借当》等。据说还有一出叫《小姑不贤》。我们小时候,家里有两盘《龙凤面》的录音带,我和妹妹也经常听,听得多了,还学会了一些唱段,因为时间久远,现在能记得唱词的就剩这一段了:"进又不能进,走又不能走,腿肚子转筋,冷汗流。总让跳进黄河水,难洗今日面上羞"

        这些剧目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主要是内容贴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随着老一代人的渐去渐远,这些戏失去了欣赏他的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电视的兴起与繁荣,各种流行因素的兴起与发展,极大的冲击了戏曲的存在。戏区总的来说就是慢,那时候的人们喜欢摇滚,喜欢邓丽君,喜欢好莱坞大片,谁还喜欢这老掉牙的、土得掉渣的地方戏呢。

    八十年代除了戏曲繁荣,还有一个繁荣就是译制片也很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配音演员,也成就了一大批经典影片。那个时候,每当放假,不看到再见决不罢休。等到有美国大片来的时候,我反倒没了兴趣。1998年,我还在13中工作。有一天同事课间闲聊,有一个同事随口说了一句:“现在谁还没看过《泰坦尼克号》”,我那个时候我的情商还是很低滴,然后我就接了一个“我!”然后我那个同事就不说话了。即便是现在我也还是没有看过《泰坦尼克号》。我一点也不遗憾,没看就没看吧,也没损失,关键是我对那个片子没兴趣。同样是译制片,《傲慢与偏见》我已经看过不知道几个版本了,即便过几年,我就会把以前看过的再看一遍,因为太有魅力了。

        戏曲也一样,喜欢戏曲是因戏曲太有魅力了!她太多变了!我们国家每个地方都有地方戏,而且都和其他地方的戏迥然不同。只说我知道的,不知道的咋不说。山东除了上述说的几个剧种,还有上东梆子,黑龙江有龙江剧,吉林有吉剧,东北还有二人转。唐山、河北地区有评剧,河北梆子。河北梆子的大家就是裴艳玲。小时候看过她演的《哪吒》,她老人家能问文能武,能男能女,能京能昆。京昆行里有句俗话叫:男怕《夜奔》即《林冲夜奔》,女怕《思凡》。思凡演的小尼姑是陈妙常。这两出戏的难度很大,但裴老最拿手的就是《夜奔》,可见其功力非凡。

      北京除了有京剧,昆曲,还有北京曲剧,我听过的是《啼笑姻缘》,非常好听。河南除了豫剧,还有越调、河南梆子以及河南曲剧,河南曲剧的代表剧目就是《卷席筒》,这出戏也是俺姥娘经常用来教育我们的一出戏。河南曲剧和北京曲剧完全不同,河南戏不管是哪一个剧种,给人的感觉就是实在,真的很实在。

      北方剧种比较有名的还有山西晋剧,陕西秦腔,秦腔高亢,无论男腔,女腔听来特别过瘾。

      南方的剧种都很温婉,但是北方人听起来费劲。无锡有锡剧,代表作是《珍珠塔》,苏州有评弹。浙江有越剧,上海有沪剧,。再往西,湖南有花鼓戏,湖北有黄梅戏。其实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但流行于安徽安庆地区,最后成了安徽的代表性剧种。武汉还有汉剧。武汉是个好地方,也是我以后要去探访的地方,因为除了汉剧,她还有汉绣。湖北除了上述剧种外,还有楚剧,影响力比较小了。

      四川有川剧。我想川剧是各剧种中唯一有帮腔的的一个剧种。这一点就已经很有点意思了。

      云南有滇剧。

    广东有粤剧。广东的粤剧,写下这些文字事,我耳边响起的就是那细细的,嗲嗲的男声女生,我能想出来那个调,但是却发不出那个音,因为那需要把嗓子弄得很细很细,哦,天呀,偶不行。

    上述剧种基本上我都看过相关的剧目,只有个别的没看过,比如楚剧,滇剧,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剧种而已。

    当然,我们国家的剧种远远不止我介绍的这些,这里我只做大体介绍。其实每个省,每个地区当年都有各种小剧种,只不过流行的范围有限,我们不得而知。小时候看过的戏曲剧目真的很多,现在有一些都忘记了,不管什么时候记起来,再和友友们分享。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特色剧目,剧种之间也会互相借鉴一些优秀剧目,在这种交流交换中,我们的戏曲就不断繁荣,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从下一期开始,我会向友友们介绍一些有些的剧目,让大家更深层次的走进戏曲的世界,让我们用非常中国的方式去感受我们先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

你可能感兴趣的:(戏曲鉴赏之丰富多彩的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