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袋洗_陆文勇分享

其实社区服务从2010年到现在已经五年时间了,整个五年时间其实起起伏伏,有很多的创业公司在探索关于社区服务的一些创业项目。包括从当初的社区社交到社区的电商到社区的服务等等,我们对社区服务的理解,它无非分为几种,社区的社交、社区服务包括社区信息整合。我们是觉得在社区当中最需要的一个产品其实是服务,服务本身是在这个社会上是稀缺的,因为本身从社区服务来看,你可以看到目前商品化,信息化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说信息化,我们做相应的一个信息整合,比如说我们可以做分类信息,但是本身分类信息是解决不了用户真实的问题,我们思考比较多的是对社区服务本身来说,到底是不是大幅度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不是简单提供一个信息,我们整体对于项目的理解是你究竟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整合了什么样的资源去满足这个小区的服务。

问题一:

社区服务有家政、清洁、维修、最后一公里配送、为什么选择上门洗衣这个品类,你的判断逻辑是什么?

社区服务其实我们去思考的维度是去看,社区服务它的核心是在家庭,家庭当中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一些服务,比如说家政、清洁、洗衣、维修,我们判断哪一个先后顺序的时候,我们会看它对整个家庭的改变有多大。它能不能在这个品类去改变相应的体验,它能不能去看到未来用户的一个痛点需求,包括它有没有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同时能不能非常快速地对接,因为第一个品类一定是一个入口级的产品,这个入口级的产品需要跟用户有很强的沟通,需要有很好的供给能力,洗衣本身是具备非常好的供给能力,它的前端是服务,后端其实是加工产业,它可以规模化。

同时洗衣是所有家庭都能够覆盖的一个产品,它不但说能够覆盖所有的家庭,它能够有两个属性,第一可以规模化,可以批量生产,它的部分像保洁包括维修等等品类,它是通过人的服务去完成的,它背后又很大的工业化生产。所以说,这个品类有很大的成本降低空间,在完善这个事情之后,我们可以对整个产业进行非常大量的颠覆,整个颠覆包括价格问题,价格问题如果洗衣未来非常规模化的话,对整个行业冲击是很大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家庭能够使用这个服务,而且频次会逐渐提高。目前我们两年之内的一个现状就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提高洗衣的频次,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把他们需要清洗的衣服送到洗衣店,就是e袋洗。

当我们可以把一个第一个品类可以规模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占据家庭服务的入口,同时它有相应的配送能力。当我出现家庭刚需又有配送能力的时候,是社区服务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社区服务,特别是社区O2O具备两个特征。要么就是生活的刚需,要么就是本身的配送。但配送我们去看的话,也会分成两种,一种是服务类型的配送,一种是纯商品的配送,我们觉得服务类型的配送未来才有可能去改变家庭服务,纯商品的配送是一种电商行为。

所以我们觉得当洗衣成为国民品牌,成为每一个家庭都使用的产品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家庭更多的一些服务。我们前一段时间已经开始做洗衣液,可以覆盖到家庭洗衣服,我们可以跟很多的厂商正在合作研究家庭的洗涤。所以说我们觉得洗衣服本身具备一定的刚需性。

问题二:

小e管家对于服务接入的战略规划是什么?符合什么样的标准项目才能接入小e管家?小e管家2C的市场扩张策略是什么?

目前小e管家的定位是基于家庭服务去扩充到整个社区服务,我们目前接入的一个步骤这样的,我们第一期接入的是,目前我们本身自营的业务以及投资的兄弟公司,基本上我们可以覆盖家庭服务的一些高频的品类,接下来的步骤我们会逐步接入更多的家庭服务包括社区服务。

目前小e管家的接入标准是符合家庭服务这个特征,同时我们认为共享经济是优先的,它本身可以打通社区很多闲散的资源。闲散的人力,闲散的家里的一些资源,房子,因为这样的话可以盘活社会的资源,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动力。同时,我们是优先本身,Share基金投资公司进入的,这个不是说纯粹资本的关系,是因为我们希望每一个服务不单纯是一个信息的连接,而是真正的在每一个品类形成自己的服务体验,形成品牌,形成标准化,这样才有可能把用户服务好,如果我们光做一个希望纯粹的对接,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目前小e管家在北京开始试点,我们在试点小区做的整个成绩还是不错,我们各个品类都在摸索,主要摸索之后我们会在今年的下半年开始进入增长期,进入扩张期。可能会扩张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去。

小e管家的扩张会通过目前e袋洗本身具备的资源,包括e袋洗C端用户的资源,包括e袋洗目前积累了十几万的小e管家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技能分布在各种领域。包括取送,包括维修,包括按摩等等,很多的一些领域我们都有相应的服务人员。我们之后会根据每个基于家庭服务的刚需,去释放自己的能量。目前我们小e管家的报名系统,做的应该是非常不错。我们基本上每一次报名都可以上万上万的,我们预计2016年能积累到30万的小e管家。

未来我们对接的产品项目都会提供前期的支持,包括平台支持,流量,包括我们之前摸索过的一些坑,包括我们的系统。前期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我们都可以贡献出来。

问题三:

Share基金目前有投资若干个不同的领域和品类,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先后顺序,时间节奏?

Share基金我们投资的一个逻辑是基于第一它是否是共享经济,是否有很强的资源盘活的能力;第二个它本身跟家庭相关度是不是很高;第三是本身对家庭包括社会的一个改变是不是很大,是不是能够解决社会上现有的一些痛点,哪怕它三年、五年之后才能长成非常不错的品类。

我们如果从地理位置的一个判断逻辑,我们还是会优先大城市北上广深的公司,第二是他们本身是从家庭为中心,往社区去扩散,所以我们更会优先家庭服务。第二才会到社区服务,我们觉得先要解决家庭服务,才能解决最终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未来会衍生很多很多小的品类,品类它背后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当然从本身最基本的一个投资逻辑,我们肯定会投资基于家庭为中心,本身有这样的属性,同时相对频次从高到低,需求从高到低,整个刚需性,包括不可代替性也是从高到低的。

问题四:

有哪些曾经在e袋洗成功运作的经验,可以用于在发现或者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去做或者去投资的?

其实当初们做e袋洗的时候,之所以倾向于现在去用共享经济去解决现有的供给端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当初最早的时候在2014年的上半年,我们去试点做洗衣,当时觉得非常简单,我们应该用全直物流做的非常标准化,用自己的洗衣工厂进行清洗。后来我们发现整个的加工产能,整个的取送的能力,包括成本遇到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不在于说你管理的好不好,而在于本身这样属性的一个产品,很可能就是应该社会化,应该用社会化的产能,应该去用社会化的运力服务去解决问题。因为你会发现中国的很多创业,特别是像C2C的创业,或者我们说O2O,都会遇到整个供给非常缺乏的时候。

所以说后来我们总结经验,项目我们一定会去看它的供给,供给是否充分是非常必要的条件。我们发现很多的项目是有需求的,但是你会发现没有供给能够满足它的需求,或者没有相应成本可以覆盖的供给可以满足它的需求,这样会导致需求很美丽,最终是没有人提供这样的一个闭环。

第二个我们发现一个产品到底是否有需求,需求本身其实也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去看这个需求本来存在的还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比如洗衣这个需求本身就存在,我们只是通过一个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去改变这个产业链,改变用户体验。而有很多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我们就要判断这个项目是以前既有的需求被抑制还是说本身就没有这个需求,是我们所创造出来的。因为你要创造一个需求比去找很多很多的理由,让它成功这个更难,所以说我们看这个事情的时候,会看它本身现实的存在性,以前在过去的社会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习惯存在,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消费的需求存在,它是怎么解决的,说不定不是这个行业的竞品。

另外一个我们会看这个行业本身,它的核心点是什么,使得这个行业产生相应的改变,本身这个项目能够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我对这个行业足够的了解,我是这个行业的专家,还是说我是通过技术,通过信息去改变这个事情,还是说本身我能够把相应的资源盘活,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会判断这个核心点是什么,这个核心点就在看团队是不是具备这样的特征,特别是创始团队。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会在想,我们在做这个创业跟项目的时候,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了改变这个事情而去做的,还是我们仅仅是发现的一个机会,如果仅仅发现了一个机会,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梦想,非常值得去做,但是我可能最终很容易去改变,很容易放弃,我不是在改变这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去创造一个商业模式,使得这个事情变的更具投资性。

如果说一个需求,我们并不能判断它是否是完全成立的,是否可以持续增长,我们会去看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说,本身这个事情是否能够符合人性;是否是人性所追求的;是否在未来人们很渴望有这样的改变;它是否对社会的公平公正有所帮助;是否对生活的质量有所帮助;是否使得每一个人更加的自由平等有帮助。如果他本身对这个事情本身有帮助,并且可以产生相应的社会价值,我相信这个项目本身就会有很大的潜力。

问题五:

如何去判断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某个社区服务的可持续性,主要看哪几个关键指标和数据?

如何判断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服务可持续性会看几个事情:

第一是看本身去提供服务的这个资源是否是持续增长的,是否是有足够的供给,是否它的成本结构跟目前一样。比如说劳动力的成本是不是持续上升,上升之后还是不是能够满足目前的需求。

第二我们会看社区需求的本身是短暂的需求还是长期的需求,是不是真正的人性需求。我们会去看共享的资源的本身是不是人们愿意分享的,它分享的回报是不是这个资源所对应的回报。比如说开车,开车有很多种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开专车的模式进行变现,也可以通过普通邻居的搭载顺风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本身共享的资源是不是匹配这个领域最好的,这是匹配性。第二我们会看整个资源可共享的持续性有多强,包括它在市场上的增长量。

第六个问题:

有哪些社区服务领域或者模式,是你绝对不看好的,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伪需求,为什么?

其实我们去看社区服务的时候,我们会看它长期匹配性。比如说举个例子,我们认为一对一的服务永远是高端服务,不可能是低端服务,因为中国目前有很大量的人口红利,这不代表我们的人力会变的非常廉价。举个例子,像美国、加拿大,它的的人力成本很高,很多的维修,很多需要人力的地方都需要自己去解决,中国现在处于人力过剩有红利的状况,现在中国处于很多外地人在为城里人打工,工作,去提供服务。会发现随着整个城镇化的发展,外地人变的越来越少,因为城市变的越来越多了,农村变的越来越少。相应的一个农村供给就会降低,如果降低的话,在整个普遍的低端生活服务者会大量下降。

如果说我们还期望很多外地人口去解决本市或者本社区的问题,你会发现就会遇到瓶颈,遇到瓶颈之后只要供给下降,整个服务的价格就会提升,我认为一对一的服务都是高端服务,绝无可能是非常廉价高频的低端服务。如果说一个人到另外一个人家里一对一服务,家政未来一定是中高端的服务。不会中国的家庭都会拥有保姆,拥有小时工。

所以说目前我们看到很多低价的家政订单很容易就会在过去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整个用户基数会变小。变小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大量的供给可以供给那么多的家庭服务使用,整个家政服务的价格会变的越来越高,只有中高端的家庭才能享受的起长期高频率的家政服务。

不能使得体验变的更好。我们去看很多上门服务,很多社区服务会去看它改变了原有结构之后是不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比如我们以前洗车,以前洗车我们希望一个洗车房变的越来越自动化、标准化。变成自动化、标准化之后,一个洗车房哪怕只有两个工人,一天可以洗几百辆车,甚至上千辆车,因为它是自动化的,它是机可以完成的事情,越来越过的趋势可以使机器完成标准化的事情,这样的话,如果说我们本身派人骑车去路边洗,这个事情成本模型非常难成立,因为这两个人一天只能洗20辆甚至30辆。

再举个例子,我们说的吃饭这件事情,吃饭这件事情我们如果说请一个人到家里做饭,一定是高端需求,不可能形成非常普遍的家庭消费,这个事情目前是几乎不看的。为什么?因为它属于一种高端消费。高端消费我们希望通过高端消费的商业模式去解决,而不是完全的共享。如果说本身我们能够做一个饭分享给周边的邻居,可以一个人解决十个人的问题,一对多的话,我们觉得这个共享的效率相对比较高。它能够迅速地满足很多家庭的服务需求,并且形成很好的一个习惯。

所以我们对很多改变了现有商业模式但是没有产生很高的效率,没有产生很高的用户体验,这种模式我们会觉得比较的犹豫。因为我们觉得创业所本质的东西是你真正的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团队的努力去改变一个行业的用户体验,使得更多人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可以使得更多服务的提供者相对更加的收入高,更加的有平等自由的感觉。

这个世界的本身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跟不公平性,所以说需要很多的创业者去改变他们,这个世界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它一直在变好,一直使得每一个人平等自由第一只使得生活不断变的越来越好,我们觉得在整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本身的出发点能够真真切切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得人们可以共享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可以共享我们享受的文明,所带来的一些劳动成果。

创业者提问一:

共享经济领域进入门槛不高,可借资本补贴的力量快速获取供给端和需求端,请问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壁垒?

共享经济本身就是两端的一个匹配,一端是资源的提供者,比如我有时间,我有相应匹配的技能,还有相应的资源。比如airBNB共享的是房子和他的时间而已,优步共享的是司机的时间和司机会开车的技能,他有一辆车。我们主要看的是双方的匹配过程当中,我们能不能建立非常高效的匹配工具,能不能高效背后带来更多的价值,我们可以给司机提供很好的匹配服务,给乘客提供一个能够打车非常高效的方法跟工具。

所以说我刚刚说是纯粹的信息匹配是没有价值的,你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信息时代已经过去了,信息时代简单是做一个信息的罗列,让双方能够匹配起来,你会发现这种匹配是低效的,我们需要有非常高效的匹配,整个匹配当中要给双方很好的体验,我们要给供给者更多的回报,给服务的求更好的体验,同时在双方的匹配之下建立自己足够的壁垒和产生额外的价值。我们要通过现有的用户,去产生第三方更多的服务,或者我们本身就有能力在现有的服务当中进行相应的抽佣,比如司机就是就是抽佣的。

我们发现壁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可能是我的规模足够大,我的力度足够大所以我有很好的匹配性,你第二家来做的时候,就没有了,拼的是资本、速度,这是相当激烈的,比如像打车市场。有一些领域的共享是我在特定小区,像社区共享经济就具备也许的特征,我我本身这个区域当中运行的很好我可以提供非常标准化的服务,我可以把原本非常闲散的资源变的非常的集中,变的非常标准化,变的售卖性更强,变的双方体验更好,甚至说我们很多产品会产生很强烈的社交行为。

所以很多的产品做到最后会发现它会从整个供应链去赚钱,整个会深挖后端的事情,后端给这些提供者能不能提供保险,能不能提供更多1增值服务,能不能给他们免费或者适当抽佣的同时,能够创造另外一个相关性的产品跟行业。所以我觉得很多的产品要构建自己足够的竞争壁垒,一定要把整个产业链做透,我在匹配的同时,要开始深挖产业链,开始筑建自己每一个产业链的壁垒。

创业者提问二:

共享经济看似美好,但是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吃饭面临健康证&国家管制,产后健康的催乳师有一定的门槛。小e管家,如何平衡品类规模、商家准入门槛和政策风险这几块的问题?

共享经济的发展一定会遇到很多基于国家的监管,一些法律的限制,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自由平等开放的世界观。我们去看整体全世界的一个发展,大家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整个的规律是所有的时代都是有一个规律是没有改变的,就是让所有的人更加的自由平等开放,让每个人过的更幸福,这是从来都没有变过的。咱们可以看之前从奴隶时代到现有的社会主义,包括资本主义都是这个样子。共享经济它的背后有很多单个的个体是可以本身提供相应产品跟服务的个体,能够得到释放,它以前属于一个机构,大家会发现目前有更多更多的一些小的工作室产生的,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相应的服务,国家未来一定会推出相应的政策。

比如说打车目前国家已经推出相应的政策出来,开始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已经在改变了。包括很多其他的服务,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推出个税的改革,一定会推出基于个人服务的一个准入,一定会推动个人为单位的公司或者是经营单位,开始可以去提供个体化的服务。怎么去监管,也是很简单的。以前的监管我们以吃饭为举例子,你在一个餐厅吃饭吃出问题,你是找不到是谁做的饭,产生的问题,如果你本身在共享经济的平台,比如像小e管饭上吃饭,你是非常明确知道某一位厨师为你提供的服务,如果说我们认为商品时代会产生很多的假货遇到很多监管,服务时代是每个人以信用为担保的服务会更加的放心。

在过去的时代,我们通常会相信一个团体的信用跟一个公司的信用,包括一个国家的信用,但是我们恰恰认为未来的趋势一定会更加相信个人的信用,因为个人的信用才是无限连带责任,你出了一个问题,你在我整个平台上留下了信用的案底之后,你是没办法消除的。中国大部分的公司都是有限公司,可以随时关闭的。你到底相信一个公司还是相信一个个人,我相信未来每个人的信用,每个人的消费习惯,每个人他本身的需求,以及他服务都会被记录下来,形成个人信用档案。每个人的信用档案可以健全,我相信人们互相之间提供服务的事情会变的越来越方便,而仅仅只缺一个工具而已,而工具现在正在诞生。

所以最后我觉得所有的关于到监管的事情,这个东西都是非常好理解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每一次的改革推动都是在推动法律进步的道路上去前进。所有的创业者是有冒险精神的,他们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只要符合人性并且对大家有帮助,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情一定会实现,而不一定现有的法律,法律一应会落后于需求。

创业者提问三:

共享经济模式面临供给端非职业化问题(服务稳定性较低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平台通过设定哪些规则可以有效提升供给端服务质量?

共享经济面临的非职业化的问题也比较好解决,我刚刚说的如果他非常在乎个人的信用,而你本身平台可以提供非常好的信用判断基础,这样就可以形成非常良性的一个服务体验。因为我们去看一个公司管理的时候,你会发现公司的一线到底服务的好不好,公司整体对外的服务好不好,其实针对于说他能不能客观地反映他的信用跟他的收入情况,无非是这两点,一个是长期,一个短期。我们制定相应标准的时候,本身人为的因素我相信是更高的。因为如果说他真心想做好一个相应的服务,他会付出很多的努力,我们会进行相应的优胜劣汰。我们制定相应标准的时候,会从最严格的开始去推进,比如说很多的服务我们可以制定标准化,制定规则。

这些规则可以准确地反映他的个人信用,可以反映他本身的服务态度,还可以反映他短时间的收入。所以平台扮演的一个角色也是帮助他去梳理标准,并且帮助这个标准更加的优化,并且给他提供相应的培训、支持、服务。可以给他更多的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给他更多的服务保障。

共享经济未来一定是越来越专业化的,但他的专业化不代表他又回到公司这个层面,他的专业化不代表他一定属于一家公司,而是说他通过某个平台就可以使得自己更加专业,可以使得自己更加有能动性,可以使得自己为自己去工作。所以说我们有一个方法是我们再去做一个共享经济的平台,或者是产品的时候,我们会去从最标准化的产品先开始做,我们先制定相应的标准,先把这100万人当中符合标准化,符合可以快速开始启动这个服务的10万人先跑起来。渐渐地我们优化整个规则,去普及现有的一些资源匹配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使得这个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共享经济本身它不是一个小商小贩的生意,它是可以使得我们从最标准化的生意先开始去优化代替,可以通过现有的资源使得每个人可以直接获得收入,可以使得目前的服务水准得到提高,标准化程度提高。

先让那100万人当中10万人,可以先标准化的10万人先开始跑起来,先开始提供服务跟匹配服务,去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因为从需求方看这个事情,他是不管你到底是共享经济,还是专业服务,因为共享经济跟专业服务的本质区别就是他商业模式背后的区别和他对用户感知的温度、情感,对完成整体的本质服务是没有区别的,用户不会去在意你我发了一个需求,发了好几次没有人答应我。如果本身我们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先把这个服务摆上来,10个服务其中有一个可以,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先把这些服务……所以这10个服务可以先满足用户,之后我们渐渐影响更多的人,使得这个行业更加标准化,使得我们本身的收益更高,用户的体验更好,包括我们渐渐地就可以提供平台上非常专业的工具,包括金融工具,包括培训工具,包括很多的运营方法。

所以我觉得本质还是去建立个人信用以及去建立平台上的一个辅助工具,去使得供应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尊重,使得需求方可以得到更加满意高性价比的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e袋洗_陆文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