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弗兰克尔自传》| 活出生命的意义

书.《弗兰克尔自传》| 活出生命的意义_第1张图片

维克多.弗兰克尔

维克多.弗兰克尔,犹太人,曾全家人陆续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是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不但让自己超越了这种绝大多数人都熬受不起的苦难,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 结合,让他的“意义治疗”有了更大的纵深与生命制高点。

他是20世纪的见证者,他所创立的以“意义治疗”和“存在分析”命名的心理治疗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他67岁仍决定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回归,80岁时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弗兰克尔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他大概4岁时,有一天晚上快入睡时,他被脑海中的“将来有一天自己会死”的念头吓坏了,此后,用一生的时间苦苦思索一个问题——“既然生命如此短暂,那它的意义何在?”最后,他终其一生得出的答案就是:从某中意义上说,正是死亡本身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弗兰克尔的特质

理智层面

弗兰克尔认为自己成功的三个原则是:

首先,他认为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多也很高,他认为自己能够取得成功,首先应当归功于这种自我要求。他说,“如果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我通常会这么回答:我坚持一个原则,即使做很小的事,也要像处理大事一样用心;即使做很大的事,也要像对待小事一样冷静。所以说,即使只是在讨论会上做寿一个简短的评论,我也会认认真真地准备好发言内容并做好笔记;如果是要面对几千人发表演讲,我也是小心翼翼地准备讲稿、列好提纲,然后就像对着十几个人的一样,沉着冷静地讲出我要演说的内容。”

其次,任何事都尽可能提早完成,绝不会拖到最后一刻

第三,不仅要提前做事,而且要把麻烦的事放在前面先做,就是提前搞定它。

情感层面

他说自己是个情感极为丰富的人,他坦言在自己身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品质中,其中一个就是“总能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坏处”。

他说,“正如大家看到的,我总能经受住生活中的各种伤害和责难,这大概要归功于我自身的一种生活态度。我一直这样告诉别人,同时自己也这么做:当你遭受到什么磨难,屈下双膝(脑海中)并祷告上苍,在以后的岁月中不会再遇到比这更糟糕的事情。”

他分享自己曾在泰雷津集中营厕所的墙上,看到的一句话:“无视一切,并为每一件狗屁事儿喝彩。

生命有意义吗?

在弗兰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精神病学特别是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学习的同时,也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五六岁的时候在小组里做了关于讨论生命的意义的讲座,当时他就确定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我们不应该询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主体,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就是要去回答生命所提出问题的那个人,而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回答这个关于生命的问题。第二:生命的终极意义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他将其命名为“超意义”,只能信仰它,而且必须信仰它;事实上,每个人都一直在信仰它,只不过没有意识罢了。

关于意义治疗

1929年他提出区分三类不同的价值的构想,也就是为生命赋予意义的三种途径,具体来说,它们是:我们的行动,我们创造的作品,以及我们的经历、际遇和爱。即使在无法改变的残酷命运面前,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获取生命的意义——通过展示最为强大的人性,即把苦难转化为人类成果的能力。

意义治疗的准则:“要这样生活,好像已经活过一次,而在前一次的生命中,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所以现在你要重新开始,把它们做好。事实上,这样一种虚拟的对个人生活的自我回溯,确实增强自我责任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弗兰克尔自传》| 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