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谈:如何获取移动社交平台的巨额流量?

小编最近躬耕某电商公司,涉足了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的相关业务,跟着前辈学习收获不少(0基础菜鸟肯定收获不少,好伐 >_<)。抛出几个问题:拥有海量用户和流量的移动社交网络中,如何精准攫取流量贡献到自家电商平台中呢?用什么样的方法更能吸引用户关注,并逐步养成操作习惯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浅谈一下。

一、(移动)社交网络有什么特点?

菜鸟谈:如何获取移动社交平台的巨额流量?_第1张图片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社交网络的形态也渐渐改变。硬件层保证了几乎24*365的online状态,让信息流可以从更多场景产生,也促使用户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基于移动支付、LBS、H5等技术的成熟,让社交互动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最后的结果就是流量更丰富,场景更多样化。那面对如此海量的用户和充沛的流量,如何正确的攫取呢?

二、社交网络中有哪些流量?

菜鸟谈:如何获取移动社交平台的巨额流量?_第2张图片

在攫取流量之前,先看看这里流量性质如何,才能更好对症下药。

中心化:一般来说,在社交产品中开放一个入口,用户通过入口集中传送到XX网站or业务界面,这样带来的是中心化的流量,基于这个入口,唯一的,集中式的。中心化入口,在产品体验上,更容易给用户清晰的操作路径,进而形成使用习惯。因为入口的唯一性,可以发挥出原平台的优势,集中资源创造更好的入口内的电商体验。其实无论是电商,对于社交平台上嫁接其它服务,中心入口都是最直接,原始的方式,这和PC端的体验习惯不无关系。但是中心化入口(流量)就一定是十全十美吗?

如果受限于技术政策,入口内体验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入口出现位置是否经常被用户关注(这常常和入口业务的优先级相关—),进而影响覆盖用户群的范围?入口主题与社交平台在属性层面关系不够强时,引导和培养用户习惯成本会不会很高(QQ和QQ秀、ECC的关系,哪两个更强?答案不言而喻)?单一入口,在营销传播上,无法做出很好的爆点?...对于微信这种寄托N种希望的平台级,依靠开放对应的入口是根本方法,但是在形成深远的用户粘性和习惯之前,是不是还有其它辅助方法呢?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相反,没有统一的中心入口,可以从任何一个场景切入,分布式的,非唯一的。举个栗子:朋友圈分享的公众号文章可以进入公众号,同样在公众号的界面也可以进入。前者就是去中心化,后者就是中心化。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可以结合H5技术出现在原生app的所有角落,对不同的用户群实施覆盖触达(主动or被动接触)。虽然去中心化入口,容易碎片化,不能形成统一的用户印象。但是在传播,形成规模认识的时候,会不会比入口更加有效。毕竟朋友圈的无脑分享还是很多的吧,今天xx红包,明天xx合体减价。

三、电商怎样圈取去中心化流量?

菜鸟谈:如何获取移动社交平台的巨额流量?_第3张图片

社交网络,以微信为例,最常出现的三个社交场景,分别对应IM、社群和媒体。这里有海量的用户,充沛的流量,那如何为自家网站导流呢?

用户主动型:通过有趣的营销玩法(诸如之前风靡合体红包等),将传统的直接领取优惠、让利转换为关系链的互助,以利益驱使用户自分享,主动互动交流,从而产生短期高关注,这样只要在适当的位置or流程植入对核心业务的使用引导,就可以轻松转化一批用户。而且有关数据表明,社交关系中的互助、攀比玩法接受度异常之高,用户乐此不疲。除此之外,还有木有主动分享的呢?有,将分享行为嵌入利益元素,结合CPS广告去做导购(栗如PC端的淘宝客)。用户A分享一个商品链接给用户B,促成B去完成购买,用户A因此获得一些收益(- - ,有点像拉皮条哦)。

用户被动型:在用内容输出的强势方(诸如公众号),巧妙地植入软文,甚至超链。想想在你看到某篇智能硬件的炫酷介绍时候,点击图片想放大看看,嗖的一声跳转到目标网店,是不是很犀利。( # ▽ # )。垂直类的自媒体直接和目标网站合作,输出推广活动,以自媒体固有影响力和精准粉丝,给商家带来的流量是不是远比在联盟花钱烧的优质呢?

结束语:上面只是简单列举几种常见的情况和方法,对于拥有海量用户群的平台来说,如何将信息精细化的触达到用户,产生良好的互动和反馈,进入为后续的成交做铺垫,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菜鸟谈:如何获取移动社交平台的巨额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