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有赠书福利
流媒体混战中,科幻剧一直是必争之地。
网飞有《怪奇物语》,HBO有《西部世界》,HULU有《使女的故事》。
今年亚马逊也带来了原创科幻剧集——《环形物语》。
《环形物语》
(Tales from the Loop)
亚马逊一次性放出全集,《环形物语》绝对是今年最值得看的剧集之一。它给人以梦幻、冷冽、超然的感觉,还有壁纸级的视觉享受。
作为科幻剧,《环形物语》算是一个异类。节奏沉稳缓慢,没有大开大合的剧情,也没有夸张的特效。
这种独特的气质,让它失去成为爆款的潜质。相比其他剧集动辄十几万的评价人数,《环形物语》目前的豆瓣评价人数不足5000,评分8.4。
但《环形物语》却带给我久违的感动,就像斯皮尔伯格式的科幻片。因为我相信,科幻的魅力,绝不仅限于科技间的斗法,还可以是情感的博弈,人性的拉锯。
▼
《环形物语》可能是第一部根据绘本改编的电视剧。
故事是原创的,但背景设定和视觉风格,则参考了瑞典艺术家西蒙·斯塔伦海格的插画。
2014年起,西蒙·斯塔伦海格把他的插画作品po在社交媒体上,火遍全网,吸粉无数。
他以儿时生活的斯德哥尔摩郊区为灵感,去呈现孩童视角里的未来世界。
在优美的乡村风景中,可能出现复活的恐龙、被遗弃的机器人、漆面剥落的气艇、中世纪的涂漆木头、残破的霓虹广告牌、线条硬朗设计极简的巨型建筑…
西蒙·斯塔伦海格的这些插画,有着同一种强烈的风格——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
科幻元素与陈旧器物并置,使得科幻元素看上去是一种挑衅,一种入侵。二者的碰撞产生了令人心碎的美,又像倒吸了一口冷空气。
制作人兼编剧纳撒尼尔·哈尔珀恩也被这些插画所吸引,以此为基础,延续复古未来主义的设定,制作了《环形物语》。
在剧中,你既可以看到完美适配人类的义肢、拥有自由意志的机器人、能够令时空静止的机器,同时也有老式的汽车和房屋,甚至没有手机的出现,人们依靠座机联系。
这样的新旧组合,会让人不得不去思考:即便科技再进步,人类生活中总有某些部分是永恒不变的,不以科技发展为转移,比如对孤独的排遣、对死亡的畏惧、对衰老的恐慌,以及对爱的向往…
《环形物语》的独特之处便在于此,科幻并非主角,它弱化成了工具,用来窥视人类经验的私人角落,去揭示一些人类的本质问题。
▼
从《双峰》到《怪奇物语》再到《环形物语》,沿袭了怪诞小镇的故事发生地。
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名叫“默瑟”的小镇。
教室里心不在焉的女孩儿,凝视着窗外苏联建筑风格的塔楼,冷漠,坚硬;外形滑稽的机器人,潜伏在森林中,探头探脑;神秘的卡车呼啸而过,镇上的人们排队进入默瑟实验物理中心,本地人称之为“回环”(The Loop)。
没有人知道“回环”是怎么运作的,也不知道“回环”里的人是怎么工作的,对于观众和镇上的居民而言,“回环”的作用就一句话,“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大致交代完背景后,科幻概念就退居二线,小镇居民开始挨个登场。
编剧哈尔珀恩表示他对科幻不感兴趣,他只对人感兴趣:“科幻题材是用来放大和支持角色的情感旅程,而不是反过来让角色为题材服务。”
没有末日启示,没有神秘力量,也没有统治一切的上帝,《环形物语》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琐事。
总共八集,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现代寓言般的故事。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第三、五、六集。
第三集出现了能令时空静止的装置,只有戴上特殊手环的人才可以自由行动。
热恋中的男孩和女孩分别带上了手环,自由穿梭在镇上的每个角落,彻夜狂欢,冲进超市和服装店扫荡,享受着成为这个小镇主人的快感。而他们身边的一切,全部静止。
后来这个装置坏掉了,两人被永远困在了这个静止的时空里。
这一集触及了爱情的本质,如果整个世界停摆,只剩你我二人,还是否愿意携手走下去呢?
但是那个男孩反悔了,他慌张到强行摘掉自己的手环。手环脱落的那刹,他也被定住了。女孩看清了男孩的面目,那些甜言蜜语也不攻自破。
第五集是关于一个父亲的故事。性格怯懦的父亲,为保护家人的安全,不惜花重金买了一个机器人。
机器是人类力量的拓展,他每天晚上带着这个机器人在房屋外巡逻,好让妻子和女儿可以安心睡觉。
他在努力扮演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为了家人倾尽所有。但那只是一厢情愿,因为他并未倾听过妻子和女儿到底想要什么。
最后他想通了,退掉了机器人,用这笔钱修好家中屡屡出事故的电箱。保护家人靠的是爱与责任,而不是机械和蛮力。科技只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它无法取代人类去表达爱。
第六集是关于平行世界的故事。一个黑人保安,无意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还遇见了那个世界里的自己。
他们不仅长得一模一样,还有相同的思维和兴趣,只是在性格上有些许差异。在断断续续的交谈中,两人试图成为彼此的朋友。
但最后这个黑人保安还是不得不离开,因为平行世界里的自己有一个白人男友,而他也爱上了这个人,还想过要一起私奔。
平行世界下的身份认同,这一集似乎在讲述爱人的本质,抑或是灵魂伴侣。有时候我们渴望找到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但两个太相像的人,往往难以共处。
一个个独立的故事串在一起,慢慢构建出这个小镇的全貌。这些故事一遍又一遍地,传递着那些难以名状的悲伤,并展示了剧中人物努力克服悲伤的过程。
同时剧中大量的升格镜头,再配合保罗·伦纳德-摩根和菲利普·格拉斯的提琴配乐,都在极力渲染这种悲伤的氛围,有时候你会感觉看这部剧就像在听一首来自北欧的后摇,漫长,且有点压抑。
《环形物语》通过生活本身的行为来揭示,即使情节是独立的,但所有故事的主题是相通的——孤独与爱。
“孤独和爱,互为根源。孤独是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是对他人孤独的发现和抚慰。”
但令人宽慰的是,无论我们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追求这些东西。
▼
如果说我们所理解的科幻片,是站在未来的时间点,回身讲述更遥远的故事,试着突破想象力的边界,那么《环形物语》则是完全反其道而行。
它回到了上个世纪,讲述着当下仍在发生的故事。科幻成了笼罩着全人类的孤独,但也因此带来了慰藉和希望,而不是如科幻剧常有的悲观绝望。
因为几乎大部分的科幻剧(电影),包括近些年的《西部世界》《黑镜》《苍穹浩瀚》等剧集,无不包含着“末日降至”的威胁。
这些剧要传达的论调就是:人类应该害怕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科技的控制,在未来某天会突然失效。科技被描绘成了一种不祥的恐惧,它越进步,人类就越危险。
而《环形故事》则告诉我们,放轻松,科技的进步不会反噬人类,探索更多的未知也不会使我们发疯,我们所处的世界不是克苏鲁。
《环形故事》想要用乐观主义恢复人类对科技的信心,如同编剧哈尔珀恩所说:
“我真的不需要任何东西来提醒我科技有多可怕。对科技的焦虑和恐惧肯定有不少故事,但我不想把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的担忧带进这部剧。从本质上讲,我们创造的欲望都是值得庆祝的。”
同样的观点,西蒙·斯塔伦海格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也说过:
“我认为科技最终会拯救我们。让我担心的不是科技,而是人。”
▼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互动
聊一聊你喜欢的科幻电影/剧集
我们会根据留言质量
精选3条优质评论
并为每人送出《环形物语》同名绘本一本
(实物如图)
抄袭者或刷赞者将无权参加任何福利活动
截止日期为4月20日22:30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