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经》 赵天宇 孙爱民
编辑|王小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出口受阻20多天后,事情迎来转机。2020年4月25日晚间,中国商务部再发新规,列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健进出口商会”)清单上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可以出口。
这一清单是动态调整的,截至26日中午,清单中仅有两家试剂盒企业。如何才能进入这个清单,从业者悬着心。
“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批下来,现在也在确认中”,4月26日上午,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日科技”)试剂事业部部长陈芝娟告诉《财经》记者,公司新冠试剂盒的出口地质量认证等材料,已经浙江省商务厅上报给医健进出口商会了,但仍不确定审核标准是什么,担心最终能否进入这个清单里顺利出口。
试剂盒出口规则在一个月内发生了两次变化,这些企业的命运曾深受打击,现在跟着起伏。上次变化发生在4月1日,本来只要符合进口国质量标准的试剂盒可以直接进行海外销售,中国商务部突然增加了一道出口审核标准,要求出口试剂盒需要先取得中国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也就是达到“双证”。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非常稀缺,导致很多企业一夜之间失去了出口新冠试剂盒的资格。
“突然之间我们的新冠试剂盒无法出口了。”陈芝娟在4月上旬仍处理着合同、原材料等后续问题,同时在尝试申请中国的注册证,以期顺利出口。但现在规则又改,这个证不再是必需品了。
从疫情暴发以来,新冠肺炎确诊要使用大量的检测试剂盒,让平日里略显低迷的检测试剂生产企业突然振奋。东兴证券4月13日分析,海外累计检测试剂盒需求量约6500万人份以上,而实际累计检测人数约为802.7万人次,检测能力供给缺口巨大。全球35个国家单日历史峰值检测量约为64.22万人份。
从业者虽然不愿直接承认,但市场需求是明摆着的,没有人甘愿被这个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抛下——如果一切顺利,企业既能一举拿下国内试剂盒市场,赢得声名,也为海外市场铺路。
那个拼尽全力、热切地想实现一个生物科技企业“意义”的时刻,让人暂时忽略了商业世界的冷酷规则。
4月1日新规则突至,这份热情逐渐消退,不少企业的商业策略陷入被动。签好的订单要取消,合同违约要赔偿,在海外市场打出自己品牌的机会就这么消失了。4月25日,规则又变,出口渠道有了一道缝隙,如同坐在“过山车”上,从业者有些晕头转向。
这些生物科技企业起于疫情,追逐商机,在突然变化的规则里先遭遇腰斩,今天又得到些许希望。他们只能在不确定的形势中寻找机会,全球疫情的变化、中国出口规则的调整,又给他们的生意掺入了更多未知。
百万美元赔偿
4月2日,一位生物科技公司的海外营销部门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公司一些待出口的新冠肺炎相关货物,由于出口规则突然变化,滞留在海关,可能面临报废。“谁来做赔偿?可以直接对接商务部吗?”他问。
商务部要求,4月1日起,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出口时,不仅要符合对方国家的质量标准,也要先取得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
这一规则的争议之处是:在海外国家使用的新冠检测产品,持有中国注册证是否有必要?
此前,这类医疗物资的出口并不要求必须持有中国注册证。新规之下,一时之间很多生物科技企业的产品出口直接被叫停。
上述生物科技公司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今年3月已经拿到中国注册证,同期也获得了欧盟CE认证,即如果企业持有“双证”,4月1日后依然可以出口,这让同行们艳羡。然而,这家公司的惆怅是,尚未拿到中国注册证的其他抗疫物资,依然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另一家企业,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在1月26日取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中国注册证,是最早拿到证书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华大基因CEO尹烨告诉《财经》记者,出口规则的变动,对他们影响不大,但是对行业肯定还是有点冲击。
有一些企业在研发出试剂盒时,国内疫情已然趋于稳定,更何况获得中国的注册证很不容易,于是索性直接去申请国外的认证,为产品找个可行的出路。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140家国内公司拿到过欧盟CE认证,持有中国注册证的试剂盒,截至4月16日,为29种。
突然不能出口的试剂盒,背后承担损失的企业远不止140家试剂盒企业,这条产业链从原料到生产,再到出口贸易,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
陈芝娟在4月7日告诉《财经》记者,该公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出口,基本上全停了。3月30日之后的订单,跟客户讲清楚,已经不接了;在出口规则变更期间,有一批货物发给意大利的客户,3月30日前已经报关,前几天对方收到货,发现其中的新冠试剂盒没有了,猜测由于出口规则变化,可能被海关直接拿掉了。
“整体来说,我们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已经没办法出口。”陈芝娟说,这对公司来说也是蛮大的打击。
博日科技与绝大部分同行一样,先开发试剂盒,然后备货。先把小批量的试剂盒发给海外客户测试,对方测试过了,才会来大批量订购。近一个多月以来,几盒、几十盒的小批量订单较多,刚到订单量大起来的时候,突然之间却无法供货。
印度一家企业对此抱怨很多。陈芝娟说,这家企业原本帮博日品牌在当地已经注册好,也收集到了很多医院的订单,第一批订单就已经有几千盒。正要向博日订货,突然之间规则改变,没办法供货给他,双方都陷入被动中。
与各国客户协商中,4月上旬,陈芝娟遇到情况各有各的复杂。比如,有些客户的钱已经打过来了,有没有可能购买公司的其他产品补上?也许公司给对方一些优惠,这样能不能成行?总之,在客户的接受范围内,尽可能降低公司损失。
“跟客户一个一个在商量,有些客户很好说话,有些客户还在犹豫不决,因为按照条款来说,确实我们应该赔偿。”陈芝娟说,公司对海外的违约赔偿总计有100多万美元。其中,有些客户的订单,也预定了新冠试剂盒以外的其他产品,公司经过协商提供了一些优惠;代理商也没有要赔偿,两条途径协商下来,大部分违约得以抵消,但并不是全部。
连锁反应也波及到企业的上游供货商。突然之间不能出口了,意味着试剂盒的原材料困在了自己手里。这些原材料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全退回上游,因为上游厂家也是一环扣一环的,一时之间同样消化不了这么多退货,也不可能让上游厂家承担全部损失。所以,现在从上游到下游的企业,其实手头上都有很多原料,无处消化。
检测试剂盒有需要冷冻的原材料,有效期一般按照一年来处理。4月上旬,陈芝娟去原材料厂家,急急忙忙又取消了一些订单。陈芝娟说,对上游企业也觉得很抱歉,此前备货了却销不出去,给上游企业带来了损失。她所在的企业和上游之间是滚动的订单,她日常买入一些,然后告诉上游企业,何时还需要多少,把备货的量提前告知。买入的原料肯定是不能退了,这套齿轮一样咬合起来的订货流程,从4月1日停滞至今。
如今,陈芝娟仍有不少冷冻的原料积压在手上,由于有效期,她还是很紧张。尽管出口新政似有放宽,但眼下的情况是,她的原料问题仍没解决,“我们现在停在这里了”。
应急研发不易
在被商务部新规拦下之前,一些企业的新冠试剂盒获得CE认证后,已经供应海外市场一段时间了,比如试剂盒生产商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瑞生物”) 3月27日称,西班牙卫生部决定更换新批次试剂盒,继续与该公司合作,尽管此前曾出现质量及准确度的争议。
此前,因媒体报道,“出口西班牙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准确率仅有30%”,生产商易瑞生物被置于舆论风暴中。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新冠医疗物资出口规则变化的导火索。
易瑞生物发声明称,试剂盒的检验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患者病程、采样部位、采样准确性等。若病毒载量较少,可能产生假阴性,也就是出现得病却测不出来的情况。截至4月16日,易瑞生物的试剂盒仍未获得中国的注册证。
商务部在3月31日收紧出口规则时称,将视疫情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4月26日,出口规则确实做出动态调整,不再要求企业必须持有中国注册证。
华大基因CEO尹烨分析,就疫情看,现阶段检测试剂盒如果要出口的话,应该符合使用国的标准。从新冠疫情的应急产品来看,对质量进行严格要求,“无可厚非”。
这些生产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企业,此前多数从事着其他的病原体检测业务,是在疫情初期,临时转产到新冠病毒领域的。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全面的评价验证。
1月中旬,关注到疫情的北京泰格科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虎,立即着手做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前期文献收集和思路设计,到年后研发人员复工后,他组织专门成立的应急攻关研发团队,攻关检测试剂盒。
段虎的公司从事医疗诊断已经16年,平日里从事妇儿检测,妇科主要是微生物检测,儿科则是做呼吸道检测,包括甲流乙流、肺炎。基于此,段虎对呼吸道检测其实并不陌生,在他看来,新冠病毒的检测不算跨界,是自家业务领域覆盖到的范畴。
不过,从儿童呼吸道检测到新冠病毒检测,仍然需要跨越鸿沟。“有非常多的细节。”段虎对《财经》记者说,技术研发的细节,从原材料,到工艺和生产的细节,都需要重新摸索。
到2月中旬,段虎每天早上不到8点就去公司,工作到晚上九十点,整个团队都是这个节凑。回家后,仍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比如研究数据的分析方法,寻求途径获得更多的临床样本,以及与政府、科委沟通回答试剂盒开发的最新进度,每晚两三点钟才能睡觉。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发,可以参考从前的经验,基于已有的理论基础和流程,来开发新产品是可行的,研发步骤和基本的理论框架是共通的,但不代表可以照搬。
好在研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不像疫苗或药物那样漫长。段虎的试剂盒研发出后,在3月19日前就得到欧盟CE认证,当时在中国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还在进行中。
试剂盒厂商的思路是,3月中旬后国内疫情已控制住,而欧美疫情正在攀升,寻求海外合作是一个机会。
一位生物科技企业从业者告诉《财经》记者,CE的要求相对较低,注册比较简单。新冠试剂盒归在CE认证分类中的“其他”类别(others)。有很多代理机构能够帮企业申领CE认证,包括帮企业筹备技术文件,以及撰写声明,表明企业该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对声明的内容承担全部责任。“几万元就可以搞定”。
在尹烨看来,CE认证更多是属于一种自我符合性声明,标准相对来说较为宽松,产品符合欧盟法规要求,企业自己提交数据,类似备案制。仅从申领看,CE是最简单的,这也是很多公司比较容易拿到CE的原因。目前有超过140多家公司的新冠检测试剂盒拿到CE认证。
在被商务部新规拦下之前,一些企业的试剂盒持有CE认证后已经供应海外市场有一段时间,比如易瑞生物3月27日称,西班牙卫生部决定更换新批次试剂盒,继续与该公司合作,尽管此前曾出现质量及准确度的争议。
商务部出口新政后,最新的医健进出口商会清单更新至4月25日,新冠试剂一栏仅有北京、深圳的两家企业入选,均持有欧盟CE认证。
企业命运天差地别
“我们能理解,毕竟新冠检测试剂盒对人的生命非常重要,出口的不能是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陈芝娟所在公司的产品,4月上旬已经在申请中国注册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下称“医疗器械审评中心”),是负责应急审评的机构。截至4月16日,29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已获准上市,其中有18种是核酸检测,11个种抗体检测。
全球检测病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核酸检测试剂盒,是中国在疫情中主要的检测手段,其针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特异性强,敏感度相对较高。另一种“解题思路”是血清抗体检测试剂盒,美国和欧洲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抗体检测,这种检测出结果速度快。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曾介绍,抗体检测可用于对核酸检测阴性的病例进行辅助诊断,也可以排查筛查病例,但是,还不能代替核酸检测。原因是,新冠病毒感染早期,人体内很可能还没产生抗体,导致部分人测不出来,存在检测的“窗口期”。
世卫组织紧急情况计划执行主任迈克·瑞安博士称,“没有人可以确定有抗体的人就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不会再患病或是再次暴露在这种病毒之下。此外,某些检测还存在灵敏度问题,他们可能会给出假阴性结果。”
目前,一款试剂盒获得中国的注册证,一般需要几周时间。比如,2月11日,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检测试剂盒进入应急审批程序,2月24日拿到了注册证,耗时约两周。
常规的试剂盒注册,需要经历抽检与检验、临床研究、注册申报、意见反馈和补充,在审评完成后再做行政审批,这样一环一环完成。此次新冠试剂盒应急审批,各环节是并联完成的。
这还是不能平复当时在门外排队等审批的企业的焦虑。4月上旬,有生物科技企业提议,能否有相应的质量确认部门,来审核国内企业的产品是否拿到了出口国当地的许可,以期能被获许出口销售。
4月26日的商务部出口新规,从某种程度上呼应了企业的思路,在产品取得出口国认证的前提下,以医健进出口商会的清单为准进行出口放行。
做出上述调整,或也与中国医疗器械审评机构的压力有关。国家药监局业务司局和器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24小时在线工作,有评审员凌晨4点还在审核资料。
尹烨说,整体来讲,试剂盒的审评速度并没有慢下来,只不过是更加重视不同方法学、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审批;同一方法学的产品,可能就没那么急了,这也符合应急的需要,把重点放到一些新方法学、新技术,或者补充性方法上,“毕竟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的人力有限”。
“现在基于同样的方法学开发试剂盒,那么前面拿到注册证的,跟后面注册不到的,企业命运是天差地别。”陈芝娟说,获得中国注册证的产品能顺利出口,这些公司受益良多。
2月5日,广证恒生团队曾分析认为,疫情给试剂盒相关企业带来短期业绩及股价的利好,试剂盒的需求成为重中之重。检测试剂概念股一度大涨,硕世生物、达安基因、华大基因、热景生物、阳普医疗、科华生物、透景生命皆在2月3日大涨或涨停。
检测行业的一位从业者在2月中旬曾和《财经》记者说起,疫情使得整个社会对检测的认识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普及,“我觉得以后没有人会说,检测只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领域了”。
此前这个行业基本上是欧美企业主导,中国的检测试剂品牌除了几家大公司,其余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基本上打不开国际这扇大门。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些企业也有了打开国际市场的机会。陈芝娟所在的公司持有五种海外注册证,除了欧盟的CE证书,还有印度、秘鲁、泰国、伊朗的认证材料。
在多数企业试剂盒被拦下的这些日子,供给方锐减,供需出现不平衡,持中国注册证的企业有资格出口,他们的试剂盒价格一路上涨,被同行评价为“很疯狂,价格做得偏高”,但也无奈的承认,这就是市场规则下的产物。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震中”之一——美国,检测需求正处于高峰期。4月10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率先针对1000人开展检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同一天宣布,已启动一万人规模的新冠抗体检测新研究;4月19日,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Andrew Cuomo)说,纽约将对3000人进行检测。
大量的需求,也刺激着快速检测产品的研发。3月底,美国上市公司TG医疗宣布,研发了一款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试剂盒,并称可以在3分钟内就可以肉眼看到检测结果。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在4月上市应用。4月16日,该公司收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确认函,如愿获得了上市通行证。
根据2020年3月16日美国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公共危机下的诊断检测政策指南》,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mergencyUse Authorization,EUA)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可以在美国商业化使用。
FDA官网显示,截至4月13日,已有33款新冠病毒检测产品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这意味着海外市场也不全是一片坦途,国产试剂盒若角逐美国市场,一方面要向FDA提交审批材料,另一方面,已经有30多个竞争者在抢占市场了。
在4月26日开始运转的商务部出口新规下,究竟会有多少企业受惠,仍是未知数。首日,多数试剂盒企业仍是出口无门的状态。
这些企业一直在摸索止损之道。有的尝试做原料的出口,如果能做成,损失也能减小一点。但这种方式的遗憾之处是,试剂盒成品会使用当地生产经营商的品牌,不会再像期许中的那样,出现这些中国企业的名字。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财经》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疫情报道
责编| 刘思言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