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的事情,其实挺难说清楚的。
尤其是一些专业的学术讨论,各种数据论文,不懂的人是真看不明白,只有同行大佬能上来做一番言辞恳切的点评。
越是如此,就越容易出现一些浑水摸鱼的人。
最近,有个申请上加州理工EE系(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唯一一个大陆PhD的黄同学就在知乎上被一群大佬“实锤”了。
在国内某教育机构发布的喜报中,一名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申上了加州理工EE系唯一一个大陆PhD,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名黄同学。
“唯一”两个字就已经说明这个位置是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得到的位置。
也正因为如此,某教育机构发布了专题用黄同学的经历来装点门面,来吸引更多学生。
没想到那篇专题却被人剖到知乎上,被抖出的料也越来越多……
先来了解一下黄同学的申博背景。
GPA:87,托福:96,GRE:147, 169, 3.0
国内科研四段+美国科研两段(MIT暑研和Stanford寒研)
从以上数据表面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学术大拿”。
也因此,黄同学凭借上述经历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录取结果:
Caltech EE PhD,CMU ECE PhD,UPenn ESE PhD,UT Austin ECE PhD,EPFL EDEE PhD,Purdue ECE PhD,USC EE PhD。
分别是加州理工、卡耐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普渡大学、南加大。
在黄同学的自述中,加州理工是他的dream university,拿到加理工的offer也让黄同学的申请季得到圆满结局。
之后黄同学分享了自己申博的经历。
众所周知,科研在申请此类专业博士上举足轻重。
黄同学也在自述中重点分享了自己做科研的经历,并提到推荐信、paper、科研经历互为因果。
除了实验室经历和暑期科研外,让他脱颖而出的是他以一作身份在本专业顶刊发表的几篇“Top论文”,并得到了实验室合作国外教授的强推。
以上是黄同学的自述部分。
先不探讨其科研水平,知乎上众人对其最不齿的是人品问题。
同样在知乎上曾引起热度的另一个问题,将黄同学关联到另一起事件中:冒充北大学生,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在网友披露的文字中,指出黄同学曾盗用北大信科一名吴同学的学生证信息,之后通过ps将学生证上的照片替换成自己的,以假冒身份在清华四处加人。
黄同学和吴同学在某暑期课程相识,并索要到学生证照片。
利用ps过的假身份,黄同学向许多清北学生谎称自己是北大信科吴某,造成恶劣影响;
其间还谎称已被清华某院的曾教授录取,这一点早前就被该教授实名否认;
除此外,还被曝出编造清华学号,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
编造简历,在简历中表明参与了只有清华本校同学可以参与的清华SRT(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网友曝出黄同学的聊天记录
冒充身份的事情发生在2018年左右,随着真相被曝光,黄同学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挖了出来。
课堂上公然吃黄焖鸡、在2000人大群侮辱南邮女生、还曾因为成绩不理想发邮件威胁校长改成绩,不改就跳楼??
听起来就十分匪夷所思了…
以上种种涉及到的已经不是学术问题,而是更根本的为人的人品问题。
由于事情败露,黄同学冒充北大的身份自然也扮不下去了。
就在北大BBS上出了道歉帖:
道歉的言辞很长,其品行确实有失常人的“尺度”。
爱穿清华衣服、社交头像甚至微信昵称都带着PKU,这种极度爱慕清北之下,其实带着对自己身为南邮人的自卑。
当时清华在读的学生都很怕这样的人进校会污染整个学术生态,好在这样的事情及时被发现。
原本录取了黄同学研究生资格的清华大学,最终取消了黄同学的录取资格,其母校南邮也取消了黄同学的推荐资格。
这就是当年发生在黄同学身上,并引起高校圈热烈讨论的“假冒北大身份事件”。
随着黄同学被加州理工电气工程系录取,并成为大陆唯一拿到该offer的PhD,当年的话题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内。
许多网友在质疑黄同学人品的同时,也开始质疑他的学术能力?
他凭什么拿到这么宝贵的offer?
这里面是否也掺杂着水分?
关于学术论文上的问题,感兴趣的大佬可以去知乎上看看。
鉴于大部分读者专业不对口看不懂那些建模数据(主要是小编也看不懂),引用某知乎网友梳理的时间线:
17年的3篇paper题目并没有带深度学习,17年底不知tensorflow为何物;
18年发了3篇dl+通信方向的文章;
19、20各一篇dl+通信,20还有一篇rl+通信的文章。
有网友爆料黄同学的某篇18年的论文中“被引用量”竟然高达224个。
并指出其中40个引用量都是黄同学的某指导老师凭借一人之力完成的。
还有几个常出现的作者,被质疑存在“集团自引”的情况。
加起来这篇论文中有178的引用量都是出于这些“熟人”之手。
这后面的瓜越挖越深……
黄同学的某指导老师被指出3年半时间发表300多篇IEEE论文,
引述某知乎网友的话:
这些论文大多都是IEEE Access,圈内人看一眼都知道,这种文章放到基金和简历里是负贡献。
稍微有点追求的老板都不会允许哪怕博士投这东西的。
这些论文更像是“规模化灌水”,重量不重质。
再细想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学术黑幕,让人细思极恐。
有一种实验室的运营模式是:
拿水论文申请项目经费——拿项目的钱水更多的论文——拿更多的论文骗更多的经费。
以这样的模式类推,用“学术”置换金钱。
此类没有实际研究意义的论文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类“学术大拿”吃饭的工具。
这种行为不仅占用了公共资源,抢占了国家的钱,还破坏了学术圈的风气,让不正之风横行。
有人说,这种靠着蚕食同类养分非正常增殖的东西,像极了癌细胞。
癌细胞多了,就成了“癌症”。
黄同学申上加理工后,被众多圈内人diss,想必就是这个道理。
这件事儿上,除了让人颇感愤懑不公的地方,其实也有让人惋惜之处。
明明各自能力都不差,都有真实且励志的奋斗经历,却都喜欢杀鸡取卵般将自己“过度包装”出来,将本来好好的路越走越窄。
以黄同学的能力,在正道上好好钻研,未必不会有一番真材实料的作为。
却偏偏喜欢钻牛角尖,以至剑走偏锋,毁了自己的前程。
最初那些走上学术钻研路的人,开始都是有两把实力刷子的,不然也不可以选择走这条路。
但后面的发展,是趋于利还是趋于学术钻研的兴趣?两类人就开始渐行渐远。
多一些真正钻研学术的人,才会形成学术圈的良性循环,也让弄虚作假的人无所遁形。
学术界这个圈子,没有实力的人终究是得给有实力的人让位的。
欠下的,总有一天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