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观赏谁?谁在观赏我?
在人类居家隔离的日子里,野生动物过年了,动物园的里动物却寂寞了。
逛过动物园的人都知道,动物都见过大场面,人再多,闪光灯再闪,你手里没食物,它们都不会赏脸多看你一眼。
但是最近动物园里的动物也犯难了,因为疫情造成的隔离,它们几乎见不到除了饲养员之外的其他人类。
本月初,俄新社采访了几家大型动物园,收获了饲养员们的反馈,结果是这些动物的表现多少都和以往有些不同。
列宁格勒动物园发言人称,“隔离开始的第一天,羊驼就跑到栅栏处到处张望,最后又绝望地离开。我们有巨大的锦鲤池,游客可以把手伸进去,鱼会触摸人的手指。但现在连它们都疑惑了,为什么会没有人。”
在莫斯科动物园生活的大熊猫,本来是独居动物,向来自个吃饭自个玩,日子过得怡然自得。但疫情隔离到来后,它开始动向饲养员“献殷勤”来,以此满足自身的被关注欲。
叶卡捷琳堡“故事公园”动物园创始人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它们已经习惯了被温柔地抚摸。从马到鸭子和鹅,都喜欢向我跑来。它们渴望有人陪伴。”
在法国Amneville动物园,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演。这里以往每年吸引40万游客参观,但是最近已经闭门谢客六周了。
原本对游客爱答不理的犀牛、长颈鹿,如今都喜欢用怨念的眼神盯着从栅栏前经过的、寥寥无几的人类。饲养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见不到游客的六周里,动物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情景以往可不多见,千里之外的国内网友用一句话精辟地总结了游客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动物园管理者也犯愁,这种情况肯定得想办法缓解,如果动物真的因此抑郁,恐怕后果也不会好。
怎么办呢?日本横滨八景岛海洋乐园最近也在闭馆,不久前,饲养员们将这里的企鹅放了出来,让他们改善生活。
企鹅是一种需要社交的群居动物,水族馆当然没有野生环境中那样数量庞大的企鹅,在没有游客的情况下,饲养员们想出了让他们见见邻居的办法来缓解小企鹅们的孤独感。
美国堪萨斯城动物园的做法则是,和当地艺术博物馆举办“小企鹅半日游”活动,邀请这些小家伙参观博物馆。
虽然看上去小家伙的确有抬头欣赏作品,但到底看懂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美术馆馆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认真的表示“显然相比于莫奈来说,企鹅们对卡拉瓦乔更感兴趣。”
这时候有脚丫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看起来,身为企鹅,注定要比其他海洋馆邻居见识广。
要说海洋馆里最聪明的动物,海豚自然是其中之一,可智慧越高就意味着越容易感到寂寞,它们不能像企鹅一样在陆地上行走,想要为它们排遣寂寞的难度就更大。
不过饲养员们也有办法,美国得克萨斯州水族馆的工作人员找来了一种三岁半的雄性树懒,把它摆在两只海豚的泳池前。
别看没法交流,海豚这样聪明的生物很快就从树懒身上找到了乐趣,比如学树懒的姿势把自己“吊”了起来。
对于东京天树水族馆的饲养员来说,疫情也给花园鳗带来了麻烦。
花园鳗胆子很小,通常都待在沙子里,偶尔会探出半个身子张望,水族馆里的花园鳗早已习惯了人类的出没。
但是如今没有人前来参观,等水族馆开园,它们很可能因为害怕人而钻回沙子里。
饲养员想出的办法,是号召东京市民通过视频的形式来和花园鳗鱼“见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鱼儿们熟悉人类,这样一来等隔离结束,它们也不会因为害怕而躲避。当然,这么做的效果嘛,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现在想想我们去过的动物园,到底谁需要观赏谁,咱也说不清楚。
几天前,波兰华沙还发生了一件奇事。城市刚刚解封,一名23岁的醉酒男子就翻过栅栏,跳进了华沙动物园内一头母熊的区域里。结果这名男子不仅进去了,还和熊进行了搏斗(其实是单方面欺负对方),过程中他将熊的头按进水中,这一系列迷惑行为在醉酒男子逐渐清醒后才结束。
这可把熊吓得不轻,据说饲养员安慰了好久熊才恢复平静。
按照当今网络知识常识,熊在斯拉夫人面前属实没有牌面,但是这跑到人家地盘上闹事,着实太过分了。看来有一点值得肯定,把人和动物关太久,对谁而言都不是啥好事。
我们始终欢迎喜欢内容创作的小伙伴加入
应聘简历可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投稿可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在看,将好文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