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面试的那点事儿(二)

网易(互联网方向)
网易最火的是游戏部门,待遇算得上业界顶尖,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毕竟游戏贡献了网易的绝大部分收入。去阿里笔试的时候听到一个段子,说是某位的同学去面网易游戏的时候带了一本厚厚的报告,里面记录了自己玩魔兽打出来的每个装备以及细节分析(请自行脑补画面),据说后来就顺利地签约了。
因为我自己对游戏缺乏经验,而且没有兴趣,所以投递的依然是互联网产品方向。网易的校招是最早开始的,但笔试通知一直到笔试当天下午才发出来,而且筛选规则令人费解,许多简历出色的技术大牛朋友居然没有通过简历。笔试控制的很严格,至少在我那个考场是不准霸笔,第二天通知面试,第三天晚上团队撤离成都。
专业面的面试官是网易邮箱的高级产品经理,整个过程很轻松,结束时给我留了个人的邮箱(通过一次邮件,多谢他指出了我的一些问题)。网易的面试,算是中规中矩,但因为是个人校招时的第一个面试,所以总是特别渴望将自己的所有信息倾倒出去,恨不得利用未来的高科技直接将信息输入面试官大脑中。然而,正如做产品一样,用户的资源(认知资源、时间精力等)是有限的,将所有的内容都展示出来基本等于什么都没展示。如果说网易的面试有一点不同的话,他们似乎更关心你的兴趣在哪个领域。包括在网易后面的HR面,我都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他们会让你从已有的网易产品线中选择自己最想参与的产品。网易的这次面试后来就跪在了二面(应该是HR面,后面还有一次电面),不过这次的最大收获在于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资源,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一两个点让面试官感兴趣。做的多不代表做的好。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所有面试官都希望应聘者熟悉他们的产品,所以在我讲到对网易邮箱手机端新版本比较喜欢时,面试官还借过我的手机确认了一下,然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去哪儿
参加去哪儿招聘前,这个公司还没上市,因为名气不比BAT,所以很多朋友并没有怎么关注。其实,就发展而言,我个人很喜爱像去哪儿、美团、大众点评这样的正在上升的公司。原因很简单,较集中的产品线、精简的团队、对产品较为重视的老大(没错,这很重要)以及不错的待遇。
因为是去哪儿的长期用户,所以很早就投递了简历,但是笔试就阵亡了。后来打听到面试地点,于是带着简历与作品去霸面,事实证明拥有作品的优势是巨大的,如果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可能算是让用户多停留一分钟的理由。
去哪儿的面试很特别,我是说,与面试官谈了近50分钟,但没有一个问题与去哪儿的产品或者相关产品有关。我们回顾了笔试的两道主观题(一个是逻辑题,一个是QQ早期产品的分析),然后谈了我的一个项目(如何产生需求、如何调研以及如何推进)最后谈了关于创业的话题。面试官是个很冷静的人,很难从他的表情里读取反馈信息,因为有了之前网易的经历,加上当时感冒,所以整个过程我也很冷静。
虽然我自己感觉这次面试表现的不错,但最终还是没有通过。有个问题我回答的很不好,在讲到QQ早期的发展时,我对比了它与当时流行的ICQ的一个功能区别,而这个区别来自于早前读过的一篇介绍马化腾的文章。但是在引用时我犯了个严重的错误——我记错了ICQ的名字,而使用了QICQ。面试官没有指出这个问题,但后来他问到,我的这个论据是从哪里得到的,有没有自己使用过或者去验证过。
去哪儿的面试让我记住一件事情:验证。笔试后有没有去查阅有疑问的题目?你在证明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验证过你的论据?你对前一次失败的总结有没有在下一次工作中验证?你主观做的假设是否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调研与验证?
另外,还有个细节问题很有趣,(在得知我做的东西是插件后)面试官问道,估算下Google Play上有多少应用?

兰亭集势
在这之前,我已相继跪了百度、腾讯以及去哪儿,网易当时处于等待电话状态。虽然有极大的挫败感,但也算是收获了一些经验。兰亭集势的面试比较迅速,一个下午结束,当然,这多半得益于CEO郭去疾先生亲自出马(他是成都人)。成都站的面试就两轮,一个专业面外加一轮CEO面。
兰亭集势可能是我所有面试中了解最浅的一个公司,不过由于以前为科技媒体写稿子的时候写过一些关于电商的内容,所以对电子商务还是有一定了解。兰亭集势的面试基本都是围绕着我的一篇关于豆瓣商品的文章展开的,老白(一面面试官)几次说道,你这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后来在谈到一些方案时,我提到了A/B测试,又被指出只是理论上的方法。但是我不喜欢在面试时完全没脾气,我认为面试是个“接近平等”的过程,所以我也毫不客气地回击了他的所有问题。总之,一面在我们的互相否定过程中愉快地度过了。而郭去疾先生的面试比较平稳,时间不是很久,重点就是讨论了社会化电商的一些问题,整个过程郭先生都在思考状态,交流不多,面完后感觉没多少戏,所以两天后收到Offer感到格外震惊。这里插一句,后来我去网上查郭先生的经历,那200封求学信确实令我很佩服。
整个兰亭集势的面试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而是发生在郭去疾先生面试我前面一位同学(财务方向)身上的事情。当时谈到为什么在期望月薪上写这个数字时,郭先生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在材料上写的任何东西,你都要ready to defend”。这句话在后面给了我挺大的帮助,把这句话送给诸位。

聚美优品
写完兰亭集势,就顺便写写聚美优品吧,这两个公司的创始人有点联系(陈欧先生与郭去疾先生算是斯坦福校友,在陈欧早期的创业中曾通过郭去疾结识了徐小平)。投递聚美优品主要是因为它在成都有个分公司,也是我期望的城市。由于公司的规模有限,校招的环节没有那么正规,前后战线拉的很长,从笔试到收Offer用了挺久的。所有的笔试面试都在公司内进行,另外说一句,公司的布置还是很年轻化的,非常符合这个年轻的公司。
聚美优品的面试会提前两三天告知面试者准备一个PPT讲解自己做过的或者已经存在的一个产品。前两轮的面试没有十分特别的地方,HR面照例会抛出许多情景假设,专业面(面试官很年轻,而且,非常时尚)主要围绕你讲的东西同时夹杂一些对电子商务理解的问题。不出意外,等了几天后被告知周末晚上接听VP的电话,也就是联合创始人戴雨森先生。
在此之前,我对戴雨森先生已经有一些了解,知乎上也关注过他,说有点钦佩也不为过。想当年,他在高中一边疯狂地打CS一边疯狂地做习题,最终考入清华,展现出超人的精力。所以虽然那时我已经基本选定Offer了,但还是想跟戴先生对话一次。
最后那次电面也不是很久,聊了下我做的东西,然后谈了下最近我很感兴趣的产品(我讲了360的儿童卫士),后来让我问一个问题,我想了下,于是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您当初只有三个月就从斯坦福毕业了,怎么就不多等三个月?好吧,他听了以后也只是笑了笑说这事儿一两句也讲不清,你不如到网上去搜搜吧。于是,我只好自己去搜了下。

(其它几篇内容可查看本文集)
以下是个人的公共账号,欢迎关注
名称:42号产品经理

微信号:jesse42pm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面试的那点事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