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选择的浅见

最近有个老大哥的孩子面临大学志愿抉择,希望我给点建议。受宠若惊之余,感觉这个话题三言两语实在说不清楚,顺便把自己的经验、观察整理一下,希望能帮上点忙。


       做父母的都明白,高考志愿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它带来的是人生道路的机会和选择,而不应是宿命和限制。怎样报好志愿,要根据每个家庭、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最终的选择也往往不完全是理性分析的结果。面临如此人生抉择,家人、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会以“心底的声音”的形式浮现出来左右最后的一锤定音。作为外人,也许只能在该避免的地方给一些提醒,希望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留遗憾。

      1. 不要完全以就业为核心诉求。大学不是职业教育,本科教育难以掌握一技之长。况且父母也无法预测5年、10年、20年后的行业兴衰、社会形态。所以我们基本不可能为孩子指明“有前途的专业方向”,完全根据目前就业环境做出的选择就是刻舟求剑。就拿医学这个经历了大热大冷的专业为例,90年代普遍缺医少药,又赶上医疗市场化改革,医生既有面子、又有实惠,高考学子自然趋之若鹜。我有个学霸朋友,揣着协和的梦想、报的湖医的志愿、最终委屈的去了河医。当时我们都觉得不值,同样的分数,不考医科的话什么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基本随便上。可谁成想,20年后医生的社会形象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那现在是不是学医肯定没前途呢?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正说明了好医生(不只是大专家)还是非常缺乏的吗?在稍微正常一点的现代社会里,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专业人才不也理应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丰厚的回报吗?试问做家长的单从就业考虑,凭什么替孩子选或不选学医之路呢?

      2.不要轻信孩子的“理想”。尊重孩子的理想选择志愿表面上看是无比伟光正的,非常能体现出家长的民主与宽容。但我觉得把这么重大的决定交给孩子“独断专行”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首先,中国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封闭环境下大多与社会现实是脱节的,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他们对职业、行业的认知要么来自文艺作品、要么来着道听途说,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基于这种印象做出的抉择显然是不靠谱的,而且说不定孩子自己后悔了,还反来怪你当时不帮他把好关。

      3. 不要忽视孩子自身的特质。比如一个孩子虽然是理科生,但分数高的都是英语、语文,数学、物理从反而是尽力补齐的短板,那逼他去学数学、计算机等数理思维要求极高的专业可能会非常吃力。再比如,一个连圆都画不好,自小无法完成手工作业的孩子,你让他去学建筑、设计等专业半途而废的风险也是极高的。当然也要避免一些刻板印象的武断,比如女孩就一定不能学工科。

      4.不要脱离家庭的现状。简单说,企业家的孩子没必要去学手艺(兴趣爱好除外),工薪阶层的孩子就尽可能掌握一技之长,平头百姓就别幻想着孩子以后考公务员就可以在仕途平步青云,因为你不能帮他搭桥铺路。

    5.不要小看环境的力量。大学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从一个做题机器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因此大学身处的环境比学习的内容也许更重要。这个环境包括所在城市、学校氛围、同学、老师等因素,这些潜移默化的力量可以为孩子开启不一样的人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再浅显易懂不过。国家虽然在努力均衡发展,但现实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越拉越大,这一趋势短时间内难以逆转,各种优质资源和人才只会越来越向发达地区集中。因此,在报志愿时如果还在纠结于哪个专业更有前途,未来是考验、还是就业、还是考公务员,不如按照城市先于学校,学校先于专业的原则为孩子选择更开放、更发达、更多元、更多机会的成长环境。


再提几点个人偏见:不喜勿入

1. 考试成绩比预期好要防止报考冒进,多考出来的分数应该用来加保险、选专业,切忌去搏原本就觉得自己够不着的学校。

2. 选专业实在不知道选什么好就选基础的、为于学科上端的,或者应用广泛的,尽量不要选局限在摸一个领域或具体应用的学科,还有就是慎选新出现的交叉学科。比如:宁学金融、经济不要学会计,宁学物理、机电不要学生化,宁学普通药学不要学海洋药学。

3. 还有一些个人认为不要轻易踏足的领域:

军校、警校,看似稳当,但限制很多,体制内并无坦途,而且没有回头路,如果真有志保家卫国,政法等专业学习后一样可以加入。说得过分一点,穿上制服有保障、很威水,但也就成了国家鹰犬,被拴上了链子,没了人身自由。养鹰养犬当然会好吃好喝百般维护,磨牙利爪,但在这之前肯定是先栓上链子,磨掉性子。

中医药类专业不要碰,“中医伪科学”(从学术角度),折腾几年既当不了老中医也搞不出好中药,耽误了。

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这些还是以后在工作中根据需要自学的好,本科还是多学点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如何识别不靠谱的专业,看有没有相同专业的硕士、博士点,如果这个专业在本校都没处考研,可想而知它在这间学校的水平和受重视程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高考志愿选择的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