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读书笔记6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读书笔记6_第1张图片

第六天:

第八章 放诞俗世做酒仙(公元249年-公元316年)  

非汤武而薄周孔  

越名教而任自然  

分道扬镳的贤人们  

玄学思辨的精华  

第九章被收编的嬉皮士(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回归正统,死于正统


第八章 放诞俗世做酒仙(公元249年-公元316年)

阮嵇二人将思辨力量指向政治本身,此时的玄学主要论证三个主题:“声无哀乐论”“,养生论“,”言尽意论“。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一个品格低下而才情很高的人--钟会。他依附于司马集团,狡猾奸诈,因为嫉妒而害死了邓艾和嵇康。魏晋时期的玄学大多有反叛之心,有着独立自由的品格,但同时大部分的哲学家却无法离开政治,就像现在体制内的人一样,既享受着制度内的种种好处,却也想超然物外,归入山林,矛盾。嵇康的死让我们看到了这是多么的不现实,只要有中央集权的存在,真正的自由根本不可能,即便不闻政事,足够大的才和名也会让你无法独善其身,反而会被列入政权的敌人。

非汤武而薄周孔

作为曹氏女婿的嵇康,在司马氏掌权后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山涛举荐嵇康做官是为了保护这位老友,然而嵇康断然拒绝,并在之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他认为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各安本命。他把”七不堪“”二甚不可“作为自己不适合当官的理由。”二甚不可“之一的”非汤武而薄周孔“更是对汉代后儒教文化的彻底否定,同时他还想为被周公害的人翻案。因此招致司马氏集团的忌恨。这样的不屈服的观点也使嵇康成为了文坛领袖。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们对政治彻底失望,他们热衷于山林生活,随性,放弃名教,彻底拥抱自然,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大转折。”非汤武而薄周孔“,周公创立周礼,是儒家礼仪来源,对周公的反叛必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就如同信仰某种宗教却反对宗教先知,大加鞭挞也会导致整个宗教的倒塌。嵇康的生活态度被打上了政治官方的烙印,其结局可想而知。

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早期思想认为宇宙最原始的物质是太素,太素生阴阳,随后生天地万物和人伦社会。这个时期的他是相信可以把名教和自然结合起来的。在司马氏掌控大权后,嵇康对政治失望,他的思想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认为名教与自然是对立的。他在《释私论》中提出了君子的两个标,可由”越明教而任自然“到”审贵贱而通物情“,这是秦代后文人第一次想要摆脱集团帝国的束缚,寻找真正的自由。阮藉也有同样的思想,但二人归隐自然后境遇不同:一个重养生,一个喝酒泄愤。即便这样,两人也未能躲得过名教的迫害。

分道扬镳的贤人们

阮籍和嵇康死后,”竹林七贤“的小圈子在政治压力下分崩离析。个人自找出路。有出仕为官的,有寄情酒坛的,个人境遇不同结局也不同,可大多都没逃得过名教。

玄学思辨的精华

作者在这一节介绍了”声无哀乐“”言尽意“,两者更有思辨性。”养生“则是设计用于追求长生的具体表现。嵇康在”声无哀乐“中提出了与前代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是自然之声,本身没有喜怒哀乐,只不过是人的情绪借音乐激发出来,对音乐有着纯粹的欣赏的角度打破了汉代的宗教教条。”言尽意论“说明了语言与现实的思辨关系,汉代的机械论被思辨哲学终结了,人们更倾向于研究具体的问题,佛教的传入增加了哲学体系的思辨性。

第九章 被收编的嬉皮士(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嵇康死后,玄学思辨被用来为政治服务。”崇有论“”独化论“,图从逻辑上证明政治的必然性。晋武帝时期对土地、税收、文化方面进行了改革,此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来批判阮嵇、何王等人。这便出现了裴的”崇有论“。

 回归正统,死于正统

西晋政权试图再次儒教化,但对阮嵇,何王等人的批判却不得不力借助于玄学。嵇康对名教的敌视导致整个文人圈子对政府的不信任。”贵无论“也与司马炎的主张”有为“相去甚远,于是便出现的”崇有论“。这个理论有如下几个意思:一是贬斥老庄与道教,恢复儒教为正统,第二是事物的本源并不是无。汉儒自身的缺点使它无法回归正统,思辨与逻辑也根本不适合汉儒。裴所推崇的”有“和”名教“之风最终导致了他的被杀,而社会局势也回归到了旧的轨道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读书笔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