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六朝美学》作者:袁济喜
001、六朝美学从理论本身的发展来说,起源于汉末的人物品评。
002、审美受伦理观念的影响和道德观念的制约。
003、儒道两家均把“善”化为美的内涵。
孔子说“里仁为美”,把仁义道德作为衡量人格美的尺度,在批评作品时,提出“思无邪”的观点,也就是说思想感情要符合道德规范。
孟子倡导“充实之为美”,也将道德修养的完善作为美的内涵。并用“亲亲、仁、孝”等道德原则来批评文艺作品。
汉代也将儒学作为道德行为准则和选拔人才标准,人物品藻亦如此。“发乎情止乎礼”的正统美学观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004、汉末政治动乱,大一统帝国的崩溃使得儒学日渐衰微,人们开始打破旧的儒学道德标准,从传统的道德观念下解放出来。
曹魏集团为了达到自己的招贤目的,顺应潮流,提倡“唯才是举”。同时,文学批评开始提倡“文气说”,即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开始尊重作家的创作个性,把内在的才能、气质、个性作为人格美的内容。
这是文学自觉的表现。
005、魏正始年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物品评的价值观又由曹魏时代的推重气质才干转变为崇尚内在神明,并催发了“传神写照”美学思想。
006、杨雄在《法言·吾子》中说,像贾谊、司马相如依傍《诗经》做赋。恪守道德法度,所以有审美价值;而景差、宋玉、枚乘那样的辞人违背了法度,文辞烦滥华糜,不足以道。
汉武帝时,统治力量强大,开始希望调整统治秩序,制定新的伦理规范,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轮”应时而生。
东汉通过“白虎观会议”正式启用封建礼仪教化人民。班固执笔的《白虎通义》提出了三纲六纪。
007、在人物品藻有一套由表及里的识鉴方法,就是所谓的“相术”。
孔子提出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察人的重点在听其言后要“观”而非“信”。
曹植和王朗均有《相论》传世,并开始除去迷信荒诞,注重从人的外形推察其内在的德行、才华和个性气质。
人物品藻在先秦时已经存在,但与人才选举的正式结合是在汉代。
曹操为求品藻专家传名还有故事流传哦。①
008、这种对名誉的追求,一方面可以砥砺士人的人格,另一方面也培养出来许多“纯盗其名,无益于用”的假名士。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集团争权,在互相残杀罗织罪名的时候,都用了“名教”罪人的恶名来抨击对方。
东晋的葛洪在《抱朴子·名实篇》里揭露了这一现象。
当时的民谣唱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也对这些丑闻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一直到汉末李膺、陈蕃等人为首的“党锢之祸”,人们的伦理观念和审美观念才逐渐转变。
009、在东汉时流行以经明修行作为人格美的价值观念,对人物的评赞,常用“五经纵横周宣光”、“解经不穷戴侍中”、“道德彬彬冯仲文”等赞语。
“党锢之祸”中出现的任务品鉴,则崇尚人物在反对宦官门争中出现的胆略和勇气,但他们所遵循的仍是儒家道德范畴。
后来有一些思想大家抛弃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从先秦诸子中寻找新的思想资料,探讨人物品鉴问题。如徐干、仲长统等人,他们后来加入了曹魏集团,这些思想家人物选举人才应该重视真才实学,鄙弃虚声美誉。
徐干把管仲、张良这些权谋之士作为道德楷模,开启了曹魏人物品鉴思想观念的先河。
010、与这种伦理观念的变更相对应的,是审美心理的变化带来的文学转向。东汉末年的文学创作,不再是歌颂帝王的统治。
一部分转向了对社会的批判,如赵壹作《刺世疾邪赋》、蔡邕作《述行赋》;
另一部对现实不满的人,有了归隐解脱的倾向,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仲长统的《述志诗》;
当时流传的《古诗十九首》则表现了另外一部分四处游学求官的下层人士的种种人生感叹,他们饱尝了人间冷暖,世道艰难,愤然喊出了“涤荡放情志,何为久拘束”、“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心声,在表面的放荡堕落中,蕴含了对儒学的的公然蔑视,表现了对人生的重新思考与追求。
朱自清评价,东汉赋才是真正走上了“屈原赋”的路。
①曹操少年时任性放荡,声明不好,乔玄让他去求品藻专家许劭的品题,许劭本不想品评,可耐不住曹操的纠缠,终于对曹操做出了“清年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价,使曹操的名声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