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booth to box
据说是口译的座右铭 “从同传间到骨灰盒” 哈哈哈,放上来,先吓吓你们,做同传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好多微信微博大号或者流量很高的文章中,都提到口译学习揭秘:
1、过硬的双语基本功。
2、广博的学识。
3、娴熟的表达技巧。
4、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5、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点都没错,但句句是废话。
琪妹在做功课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篇内行人的文章。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同传正确的成长道路
勤学苦练跑不了,还要有平台+背景+资源。
勤学苦练
好多人说翻译赚钱真轻松,动动嘴皮子就行。
呵呵哒,你们知道吗,哈佛、剑桥的学生都否认了,他们可不会动不动通宵达旦泡在图书馆,除非是为了交论文或者作报告。
但是哦,我们的北外高翻学院、外交学院的学生们掌灯到凌晨两三点可是家常便饭。
我想说的是:像他们这种正规的专业的培养议员的院校,课业量、练习量非常大,是其他普通外国语院校不能比的。是其他普通外国语院校不能比的。
北外么——为外交部培养高翻,国字口。西外么——人家是军字口的。我们天外呢—不知道,好像没有什么响彻云霄的称号。
当然了,我们学校也有非常刻苦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整体相比感觉还是差好几个档次。
这里说说这些高大上的议员们日常训练的一项:Shadowing。可不是简单的跟读练习,是练习分脑,一心多用的能力。是给外语已经非常流利的人准备的高阶练习,可不是外语小白用来提高口语的。
但是在这里,琪妹讲一点题外话。为什么学生时代从来没有听任何一位老师说起过这个概念。
按理说,英文的发展要超过日语。那么不论是学习方法还是翻译理论都走在日语之前。
但是,在校学习的7年时间里面从没听任何一位老师说过,也没在任何阅读过的书里面看到过,不禁怀疑是两个学科相互借鉴太少,还是自己涉猎的太少。
在一场大型会议之前,议员要查很多资料。包括发言人的背景、著作、学术成果、相关报道等等。现场可能是有稿的也可能是没稿的,还可能发言人脱稿即兴发挥。为了应对种种突发情况、棘手的术语、各式各样的语音,议员们要做的功课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平台+背景+资源
光外语好可没有用,必须报考名校高翻学校(而不是为了扩充生源,美其名曰满足市场需求而增设的MTI),接受最正统的训练,拿到最根正苗红的背景资历,拜行业内最牛的大师门下,才能修得好本领,继而被老师慢慢带入行。
我们学校的修神可是业内的大佬,可是老师喜欢的学生就那么几个。这跟单位里面领导说你行你就行可不一样,如果没点真本事,估计会晕倒在booth里面的~~
没有名师带你入行,想单枪匹马传进行业内,你说可能吗。
只不过琪妹学艺不精,根本没有过类似经验,而且学校档次一般,身边也没有走在同传、交传最前沿的同门们,在这大放其词的话有吹牛逼的嫌疑,所以到此为止吧。
市面上多见的是单位里面的小翻译,除了翻译也做点其他的业务。就像琪妹,以及琪妹上下几届还混迹在日语相关行业的同门们都是这样的。
此外还有一些靠自己积累的人脉,接应各种中大型会议的翻译工作。这种有的被说成野鸡会场的翻译,说法着实难听,估计是讽刺那种参加过两次高端会议、见过两个大领导的就当自己是同传的人吧。
总之呢,翻译是个苦差事、难差事。
把它做好了谁敢说你那不是专业?
现在同传有点被大家说的神乎其神了,现在就有很多家长教育小孩好好学英语,以后做同传。
感觉就像天桥贴膜的小哥,缝人就说自己的梦想是打造第二个华为一样扯。
咱们下次再谈谈报什么心态学外语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