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过去当作朋友

七月初,似乎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七月的雨不比三月的梅雨时节,雨一下,便是倾盆大雨。下雨,就意味着很多工作都不能做了。人一旦闲暇起来,就容易陷入深深的沉思。我便是其中的一个。

看着窗外大雨如注,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烟雾弥漫之中。雨滴打在窗外的玻璃上,韵律显得非常凌乱。窗下的道路变成的江河,像短跑运动员急速的奔向低洼处。天也阴暗了起来,几百米的建筑都模糊不清,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嘶吼、哭泣。正值午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敢再点外卖了,因为我担心送外卖的小哥容易出交通事故。因此,只能自己做饭了,可是我很久没有买菜了,之前也并未筹备,只剩下一些大米,显然这顿饭是索然无味的。我没想到下雨对我的生活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以至于我整天都要忍饥挨饿。

天气的变化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这种影响可能并不致命。可是,在人生的长途中,有很多事情的发生,对我们的人生的影响却是相当致命的。例如高考、婚姻、职业选择等等。而这些事件就像眼前的这场大雨,当我们身处此时此刻之时,很有可能变得视线模糊不清,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曾经的新东方老师,现在中国的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有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观点:人要活在未来。这意味着当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这种观点比“活在当下”的人生时间跨度更大。如果要论人生价值最大化,根据我们掌握的高等数学中的“全局最优”的概念,我们即可理解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人生价值观。可是人若只顾“活在未来”,可能会导致我们在选择未来方向的选择之时,产生迷惘。而只有结合“过去”,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活在未来”的方向明晰。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的便是其中的道理。曾经有幸去了一次建川博物馆,就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在正面战场馆,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子弹壳,看着那些纸张暗黄的文件,看着那些牺牲军官的遗照,历史的厚重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联系到现在,而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那你会心生敬佩、你会珍惜现在、更会想到为了使自己的明天更好而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在红色年代馆,陈列了当时各种文件、生活用品、教科书等等,五十多年前的社会风貌仿佛就在昨天。感慨当时民风之纯朴,亦会感叹民众之狂热。你若身临其境,处于五十年前,你觉得你会怎样呢?曾经有人说:“读历史,当你体会到当时人物的那种无奈的时候,你才算读懂了。”是啊,那么对于五十年后,等我们老了再回想今天,我们会不会做出无奈的感慨呢?我的答案是肯定会。既然无奈,那么“活在未来”也许会使这种感慨少一些吧!因为亲身为目标、为未来而奋斗过的人生,才会使回忆增添一丝甜意。这就像08年地震时期,那些受灾群众、那些参与过抗震救灾的人,他们为了活下去而做的最后一点挣扎、为了救活一个人而流血流汗、日夜未眠。我想当他们回忆这段历史,至少会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心里也至少有一丝慰藉。作为四川人,我在抗震救灾馆,就有泪水萌动,心血澎湃的体会。当我看到那些在废墟中找到的书包,和杂物;看到那辆载过“亡妻”的摩托车;看着安然入睡“猪坚强”;看着那些已经破损的大型救灾车辆······它们的曾经却是如此的悲壮,而如今,他们只是静静的陈列在博物馆里,只是凝结了过去的一段历史、一段情结。

曾有报道:绵阳市成为中国第二大拥堵城市。有人对我分析道:“绵阳的交通如此拥堵,是因为地震过后大家都想开了,大家觉得人生该及时行乐了。”我不知道他的分析是否有数据的支持,但如果你作为绵阳人,你也会及时行乐吗?

历史只是让人缅怀的。而这种缅怀不是让我们背上沉重的包袱,活在当下,而止步不前。相反,历史应该成为我们的朋友,时刻提醒我们那些曾经屈辱的、悲伤的过去,并且这种提醒应该是砥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过去成为朋友,是因为如果有一天,我们面临类似的选择时,能多一些思考,而这个朋友用他那振聋发聩的声音给我提一些建议。如果和过去成了朋友,就算眼前的大雨让我视线模糊,可是我意识里真实的知道,山丘的那边是一所绵阳中学,绵阳中学的那边是涪江,涪江之上有一条大桥,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过去当作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