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多年的朋友和我聊天,说他被公司裁员了,我听了非常吃惊。
我这个朋友之前在一家著名的外企公司已经工作10年以上了,级别也还不错,算是中高层了。
前几年创业最火爆的时候,我和其他人想拉这位朋友出来一起干,怎么诱惑、怎么画大饼他都不动心,他说估计会在这家公司干到退休了。
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今年这场不可预料的疫情,对朋友公司业务影响很大,公司裁员,然后就裁到我朋友的头上了,哎。
被裁员之后,朋友又气愤又无奈,言语中透露出:
“我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对公司这么忠诚,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公司,现在没想到公司这么绝情。”
“以后再找到和现在职位、薪水差不多的工作,就没那么容易了。”
和朋友聊完之后,说实话我心情挺沉重,想想他、再想想自己……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到底是公司养活了我,还是我养活了公司?
在我父母那一代,一个上班的职工,往往可以在一家单位干到退休,名副其实的“铁饭碗”。甚至更早之前的年代,职工的子女还可以接父母的班,在一个厂子里,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干下去。
现在时代变了,这种终身雇佣制的公司单位,已经越来越少了。
更别说在国内,很多中小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 2、3 年,因此就算你再怎么忠心,也很难在一家公司干到退休。
你入职一家新公司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欢迎语“欢迎加入大家庭”。
请问,如果是家庭,你见过哪个家长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对你不满,我们家不想要你了,你去其他家庭看看吧”
这就像在职场中存在的两大谎言:
“公司和员工是家和家人的关系”,以后再有人给你灌这种鸡汤,你要当心了,分辨一下是不是毒鸡汤。
市面上大部分公司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公司通过发工资的方式购买了员工的时间、劳动力。
铺垫完前面两点之后,说下公司和员工到底谁养活了谁。
之前的文章说过,我在手游公司干过,当时公司里有多个游戏团队,可以把这些团队分为两类:
当时A、B两类团队的日子过得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A类团队奖金多、团建多、加薪多,是老板眼中的大红人。谁让人家是现金牛呢,一个月大几百万、上千万的收入摆在那儿呢。
B类团队就惨多了,如果收入长时间没有起色,等老板失去了耐心,可能面临的就是游戏项目叫停、团队成员分配到其他团队,甚至是团队解散裁员。
对A类团队来说,是团队养活了公司;对B类团队来说,是公司养活了团队,甚至可以说A类团队养活了B类团队。
这里插一句,我以前和读者们说过,不要盲目的去大厂,争取去做核心业务、赚钱的团队。同一个公司,不同的团队,有时候真是差距很大。
团队如此,个人也是如此。
如果你创造的价值抵不上你的工资和其他成本,就是公司在养活你。
如果其他人能和你创造相同的价值,但是他的成本比你低,也是公司在养活你。
通俗的说,如果你离职后找不到比现在收入高的职位,或者低工资的年轻人快把你的饭碗抢了,那就说明公司在养活你,公司处于主动,你被动。
反过来,如果你很难被人取代,或者你创造的价值远大于公司给你开的工资,就是你养活了公司。
很多老板脑子中都认为是自己养活了员工,员工们要珍惜这份工作,好好干活,多为公司奉献,不要总想着涨工资,996 是福报。
前面说了,老板给员工发工资,工资购买了员工的时间、体力、智慧,双方是雇佣关系,是一种交易。而且,也没有绝对的谁养活谁。
公司本应该是一个平台,一个让大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彼此协作产生更多价值的平台。
拿互联网 App 来说,假设你是一个技术很厉害的全栈程序员,你能自己开发出一款日活一万的 App。如果这时候你能找到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一个优秀的运营,你们三个齐心协力,这款 App 日活可能会达到十万。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大家聚在一起应该产生 1+1>2 的效果。
在互联网公司,要做出一个好产品,往往需要开发、测试、UI、DBA、运维、产品经理、运营、市场等等各种专业人员一起分工配合。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公司和员工双赢:
大家在公司这个平台上,通过多人配合,每个人都能挣到比自己单打独斗多的收入;自然而然的,公司也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UEXPKCfi-1588040272584)(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2459598-60e8b54db12c74b0?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马蜂窝2月降薪50%;
哈罗出行裁员不赔偿;
随手记全员降薪30%,裁员20%;
蛋壳裁员,自如裁员;
宜信裁员降薪;
爱奇艺裁员;
阿里飞猪裁员;
顺丰裁员;
猎豹移动裁员;
美菜裁员;
同盾裁员;
以上是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的裁员降薪的互联网公司名单,你是不是感叹怎么这么多公司?真相是,为了省篇幅,我只粘贴了四分之一。
说实话,四猿外我工作十几年以来,还没遇到过这么大范围、这么持久的裁员潮。最让人心里没底的是,完全说不好这股裁员风,会吹到什么时候。
我们公司最近一年也裁员(有补偿的裁员),据我观察,被裁员工有两种表现:
不用说,显然第二类是公司养活的员工。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以前总以为裁员离自己很遥远,以前我们还年轻,以前是互联网红利期,机会多、公司多、岗位多。
现在不一样了,无论是否年轻,希望大家都不要成为被公司养活的员工,这里随便给大家说几点:
不断学习
学习贯穿于程序员的一生。IT行业更新换代非常快,技术的更新迭代,全民素质的提高与思想的先进化都会让原来的技术或者功能变得落后。一旦自己拥有的能力被社会淘汰后,没有新的能力作为补充的话就会很难生存。此外,随着经验的增加,除技术外,为人处世、领导决策等很多能力都需要不断学习。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不会被淘汰,尤其是我们这种行业,迭代速度太快,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技术冒出来,好的学习,不是特别完善的可以借鉴,这就是我们自己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学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错了,事倍功半。
那么方法是什么?方法就是合理的时间安排,系统好的学习资料,明确的学习路线图,下面的资料是我这些年搜集的一些 感觉比较好的,比较全的。图是我耗费3个月做出来的,现在在这里分享大家,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然后确定一下自己的学习路线。
需要高清架构图以及视频资料的可以 点击下面链接直接领取哦。
Android学习PDF+架构视频+面试文档+源码笔记
如果你有其他需要的话,也可以在 GitHub 上查看,还有下面的资料也会陆续上传到Github
提升技术能力
程序员的工作是一门技术活,编码技术是程序员的基本功。在企业中程序员一定要跟着产品或项目将自己的基础知识练扎实,同时根据项目中涉及到的技术拓展自己的技能领域,建立自己的技术生态。只有技术过硬,面对各种高大上的需求设计实现才能信手拈来,而自己也会慢慢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想要作为公司或者部门小组的核心成员,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定要强,这样别人才会以你为核心,在同时面前才有威信。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记录错题集一样,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一定要记录下来并找出解决办法,形成一套bug解决集。在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就更容易解决。
提升对业务的理解
不管是行业软件还是互联网产品,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足够了解才能做出好的产品。做项目前多了解用户的需求或者政策文件,熟悉行业的业务逻辑和标准。做完一个项目后应该对业务进行再梳理并记忆,根据总结的业务拓展出新的创新点子。如果你只是专注于如何复制粘贴或者局限于项目中某一个功能,那思维就会被禁锢。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疏通去考虑每个业务的逻辑规则和联系。只有当对业务理解能力透彻的时候,你才能跟用户去pk需求。对业务理解能力变强之后,你就是小组的leader。
提升效率
公司的根本是盈利,员工的根本是赚钱,只有前者达到,后者才能随其达到。而利润的很重要一点就是效率。在做项目前,对需求、资源配置、项目风险都需要认真分析,尽量考虑到所有会出现的风险状况并做好提前预防雨解决准备。对项目定期做好评审并对偏差的模块及时纠正路线。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止问题的发生,就算出现问题也会有快速的解决办法。同样的配置,当你效率提高后,成本自然就降下来,领导自然也会对你非常看重。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TT8YANtg-1588040272598)(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22459598-8c3009ee5cdc6f01?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这波裁员,很多公司非常没有人情味,尤其是在补偿方面,表现的更是霸道,对不听话的员工使用各种手段逼人家妥协。
公司想省钱,能理解,但是好聚好散不是更重要吗?前员工也是公司的资源。
雇佣关系结束,不代表公司和前员工没有关系了。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社交媒体影响这么大,前员工能在网上夸公司,也能在网上黑公司。为啥不能维护好这个关系,让前员工帮公司多传播点正能量。
再理想一点,既然能给在职员工设立推荐新人入职奖励,为啥不能给前员工也设立类似的奖励呢?
以上说的绝对不是 yy,我之前有家公司就有一个离职员工群,群里有原公司老板,平时群里气氛挺活跃,逢年过节老板也经常发红包。别说帮老板推荐人才了,甚至还有好几个人又“二进宫”回去上班的。
就写到这里吧,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想想是公司养活了你,还是你养活了公司。
最后开个玩笑:
以上说的都不对,公司赚的钱是顾客给的。
是顾客养活了公司和员工
你看海底捞就没看清这一点,居然敢向顾客涨价!你不知道大家现在都很穷吗?
没几天海底捞又乖乖恢复了原价,估计该打员工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