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天 3 场发布会说起,聊聊那些社交产品是靠什么火起来的

稀里糊涂的,社交领域的创业产品,在投资圈似乎又火了。

先不说那个卖弄情怀的「微脸」,抄成 facebook 的简化版,乏善可陈,属于典型的刻舟求剑。后有马桶、多闪、聊天宝(「原子弹」短信)一天 3 堂发布会。刹那间,好像风水轮流转,仿佛大家一直追随的风口,又吹到了社交领域。

是么?仔细找几个投资圈人士聊聊,其实无非是互联网红利消失殆尽,诸多曾经火热烧钱不止的风口,失去了往日的劲头,只留下雾霾笼罩在创业者的寒冷空气里。大家突然发现,还是社交领域好,不要花钱烧供应链,不需要花大价钱补贴用户,几杆枪好像也得占个山头闹革命——什么,聊天宝也补贴?哦,当我前面一句话没说。

社交创业还有没有机会?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残酷。不是对那些刚在这个领域气势汹汹,想大展拳脚的「新人」们,也是对那些曾在这个领域前扑后继,堆满尸骨的「老人」们——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们曾经都相信,社交领域的大机会是在的,可事实给了我们无情的耳光。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这辈互联网人,都熬成了古典互联网从业者,可这古典互联网领域里,社交的创业产品可以说是最多的,但其中成功跑出来的创业公司,确实最少的。

「你要看这个 Down side 很低,up side 却很高,便宜就投嘛」——投资人这么说。

我自己也曾是社交产品创业大潮中的骨灰之一,运气好拿了知名机构的投资,却未能走向 up side,最终 down 掉,简直给湖南籍的产品经理蒙羞......

作为一个空有经验而无成功结果的过来人,给前扑后继的新人讲讲做社交产品,从产品工作所要照顾的几个方面经验见解,看看社交产品领域,机会和挑战,到底在哪?

产品定位

项目能不能成,其实立项时,就决定了一大半。除非团队很牛逼,可以转型去做其他的,否则方向错,团队再牛,做不成的事情,也还是做不成。你没见阿里当时推「来往」多么认真,努力嘛?当然也有战术上的问题。可战略上的问题,要用战术来弥补,则对战术规划要求高太多——西楚霸王再能战,最后还是输给了刘邦不是。

「定位」这个词最早火自营销大师斯特劳斯的书。然而「定位」这件事,本身是企业战略,产品研发最早需要确定的事情,后面的营销推广,只是产品拥有良好的自身「定位」之后,相关策略的自然延续。

社交产品机会要从哪里切?是无数创业者都在考虑,以及投资人也使劲问的问题。以往人们的认知总是懒惰的,所以看以前的社交风口,总习惯打标签,做分类,然后从分类当中去找机会。所以那些年,曾出现过无数的名词/分类:

LBS 社交、图片社交、语音社交、匿名社交、二次元社交、兴趣社交……各种类别,各种新概念五花八门。

# 我们先聊聊社交产品的分类

作为一个羞愧的「社交大拿」,你要问我社交产品怎么划分类别,之前我会认真的告诉你,社交产品应该以关系类型来划分

「龙神」在微信公开课中曾告诫我们,人类本质的社交需求,这么些年的变化其实很小。

所以社交产品的定位,还是依照所要服务的关系类别来设计。简单可以分为成:

通信工具

社交平台

内容社区

简单总结,你可以说熟人社交,基本以通讯工具为主;陌生人社交,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各类社交产品,陌陌、探探乃至世纪佳缘;广义的社交产品,还包括带有关系链的社区以及媒体,微博、知乎,乃至快成为化石的豆瓣……

如果要把社交关系做细致的分类,还会有更多:

熟人关系,微信、QQ亲密关系,小恩爱职业社交,Linkedin 异性交友,陌陌、探探、Soul、Soda 婚恋交友,世纪佳缘兴趣爱好,微博、抖音、铁血军事论坛、懂球帝、汽车之家。(理论上说,社区媒体类,都不算社交平台吧)

对社交产品的分类,基本是按照关系的亲疏来做的。

从一天 3 场发布会说起,聊聊那些社交产品是靠什么火起来的_第1张图片

△ 图片摘自网络

然后你会发现,所有曾经出现过的那些社交产品的标签概念,不过是随信息平台的进度,产品形式的一些演变和进化,本质上做的事情,还是依照关系类别,会有根本性的差异。

# 不同的社交关系领域有不同的产品竞争壁垒。

内容社区,社交媒体,需要强力的运营,所以腾讯微博也打不过新浪微博,主题社区即便老一点,只要是能较好商业化的,也有资源努力迭代,自我进化。很多老的社区,更新产品形式,从 PC 端到 App 也没有受到那么大挑战。

陌生人社交,因为追求的是新,所以最多的创业产品,是从这里切入;年轻人,也是陌生人社交需求最旺盛的群体,是创业者心中,最容易获取的用户群体。而由于陌生人交友,存在很多不同的线上、线下场景和交互模式,所以是被赋予名词或者新概念最多的地方。

毫无疑问最难的是熟人社交的部分——通信工具。熟人社交,是网络化效应最明显,是用户需求频次最高,迁移成本最重的。所以「字节跳动」这家公司,即便坐拥最强的视频社区「抖音」,依然要向通信工具领域发起重逢,做年轻人亲密分享的「多闪」。

微信做聊天 App 不是最早的,当时模仿 WhatsApp 的多了去了,米聊、个信什么的都比微信早,为什么微信最早跑出来?因为熟人社交最仰仗关系链,微信继承了 QQ 的关系链,又早早读了通讯录,所以能够最早依靠熟人的关系数据,建立起门槛。当然,同样得依赖于龙神在产品上的克制,保证微信走的稳当,形成雪球效应,微信甚至捡回了当年 QQ 丢失的部分用户群体。那时还有机会的人人,本来抢占了大学生这一块至高地,且错失移动平台迁移的机会,最后连自己的阵地也守不住。

可是不管是「多闪」还是「聊天宝」,第一,用户不会那么痛快交出手机通讯录了,甚至说现在手机通讯录都没以前有价值了,因为很多熟人关系直接通过微信关系保存了;第二,没有其他产品的用户关系可以继承,也很难通过线上途径获取有效的用户关系。

所以,想做熟人社交的通信工具,往往只能从其他场景硬磕,往微信、微博分享拉好友,又或是其他线下场景,来积累导入好友关系,注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社交产品最大的机会,在「年轻人」。

然而为什么大部分我们看到的社交产品,都是向年轻人下手?

就连小马哥都感叹,互联网人做社交产品什么都没错,唯一就错在自己变老了。我们关注年轻人,是因为在陌生交友领域,年轻人的需求最旺盛;年轻人的所谓熟人关系网络,尚不稳定,是迁移成本最低的。

我们再来回想一下龙神那句话,人类的社交行为,本质上是没有那么大变化的。

# 社交产品,什么分类什么标签,并不重要

产品面向哪个年龄段位怎么样的社交需求,才是根本。

人这一辈子,社交的需求,是随着成长阶段不断变化的。年轻人好交朋友,尤其是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社交关系要重建,荷尔蒙要释放,用交友软件兴趣最强;30 岁左右的姑娘怕成为剩女,也怕家里唠叨,所以是婚恋网站的主力付费用户;而结婚成家的人,就难有动力去结交新朋友,社交关系稳定,微信解决大部分熟人沟通问题,大城市里的人,甚至还有所谓社交压力(对所谓北京五环外的人来说,不存在的);有闲暇时间,找点兴趣爱好,看娱乐八卦,讨论踢球的,军事,吹牛显摆专业知识,牛逼经历。

我说这些,你是不是都能想到差不多的社交产品了?

所有产品定位的差异,都应该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差异,跟那些花里胡哨的名词概念,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个用户群体的大小,需求共性的多寡,决定了市场空间。

虽然产品的演变,也可以向其他用户群拓展(这个我们在运营规划会提到),但除非推倒重来,产品的初始定位,绝了发展路径。

年轻人里有喜欢二次元主题内容的,所以可以有二次元社区;但是喜欢二次元的年轻人,和其他年轻人有多大本质差别?所以二次社区用户群体,大不过年轻人的社交产品用户群体;也很难有二次婚恋网站,二次元交友平台。

社交产品的分类本质,就是你究竟想做哪群人,解决他们哪方面的社交需求。其他载体形式的差别,都取决于是否能服务好这个主题,是文字、图片还是语音、视频,是单向关系、双向关系、群组,都是取决于服务场景,取决于用户习惯和接受程度,做产品设计,自然而然的决策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周一天 3 堂的发布会,也就「多闪」说,我们要做年轻人亲密关系的沟通工具,这个定位稍微靠谱点——只是亲密关系,这个定位的不是很恰当,容易想成男女朋友,否则所以哥们儿至交,一般就那么几个人,张一鸣肯定不想,每个多闪用户就那么十几个好友吧。

你要说做年轻人朋友之间的全新沟通工具,更好,毕竟年轻人的朋友,随着生活环境一直在变化,迁移关系链的成本小。新的朋友积累起来,社交关系稳定了,迁移成本就大,从而形成稳定的用户群。

只是,图片视频聊天这个主体形式,也是有无数创业项目趟过的路,别的小公司做不起来的事,为什么字节跳动会能做起来?绝不可能仅仅因为它更有钱,而更可能的是,它依靠自己的 App 矩阵,积累起来的用户数据,能够「拼」出的关系链数据,以及新的流量巨头要对抗腾讯的决心。

产品设计

有资深的产品经理们讨论「多闪」的产品设计的时候,会奇怪于它核心两个 tab 的选择「消息」和「世界」。在他们看来,主打通讯工具的产品,做的是熟人社交的产品,不应该把推荐陌生人的广场类功能,放到如此先要的位置。

可是年轻人给自己做的产品,自然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哪怕是从通讯工具的角度,早期也怕没人用,难破冰。用广场类的功能,给用户示范,甚至推荐陌生人成为尝试聊天的对象,未尝不可。尤其是对充满社交欲的年轻人,先认识陌生人,聊成朋友也未尝不可。

微信作为一个通讯工具,最早火的功能,不也是「附近的人」么。而你所不了解的是,主打「附近的人」陌生社交平台的「陌陌」,在十八线小城镇,这个功能就是最快找到朋友聊天的办法。

所以我们产品设计不免会牵扯到运营规划,因为产品会随着用户的发展而变化,产品的设计和运营的规划,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产品的设计,通常包含一条主线,和若干付线。

主线,就是满足产品定位的核心功能。倘若我们本身基于用户需求做好了准确的定位,产品的设计就是组织好核心功能的使用流程。尤其是对于执行层面的产品经理们(产品设计师们),重要的是理清流程,对功能研发理清优先级,规划好对应的信息架构,设计页面信息的呈现。

产品的辅线,则是为了让用户在核心使用流程的过程中,得到更完善体验,所需要做的各种提示、引导、激励、帮助。

从做社交平台来说——主要是指帮助陌生人认识的交友平台,最重要的是设计或者发明一个玩法,让不认识的用户之间可以快速破冰,或者是添加某些激励,让用户得以迅速开始互动——这应该是主线。

辅线则是,对用户的好友推荐/熟人关系的导入,核心流程的引导提示,提供参考激励作用的其他用户样例展示、拓展好友关系的发现机制。

很多社交产品,是从生产内容的工具出发,短时间能获得巨大用户;但如果无法把用户引入更好的互动场景和互动功能,建立更多老熟人或者新朋友的社交关系,积累的内容又不足以形成社区公开给用户消费的话,则只能是昙花一现——足记、脸萌就是不幸的例子。

Instagram 的成功,在于它作为标杆滤镜功能,极大提高了照片分享的质量;另一点也在于,facebook 开放平台的关系链,帮助它快速建立好了用户关系,成为好友可以通过图片分享来进行社交互动的优质平台。国内的效仿者都失败了,不是滤镜功能做的不够好,而是国内的社交平台并不能对外属于关系链数据,所以难以有良好关系链能加强互动的分享社区,只能止步于图片社区。

类似滤镜,有很多产品层面细节的创新,关键在于贴近目标人群习惯,帮助用户在使用核心功能,获取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得到惊喜或者服帖的体验——不过年轻人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好奇心,新玩法最容易获得他们的接受,也最需要新鲜感。

目前在我看来,多闪的视频互动滤镜,是非常符合针对年轻人互动的细节创新,这也是微信作为一个大众通信工具,最难突破尝试的地方。

产品定位过于相似,产品设计没有创新亮点,则只能纯粹靠市场运营比拼,是非常难超越老产品的;但如果为追求独特,而成为一个非常小众用户才能接受或者低频使用的产品,也是死路一条。

但产品的功能设计和创新,有的时候和产品定位——产品所处的市场环境高度相关。例如同样做社区,文本、图片是展现基本形式,到了 4G、5G 时代,才能出现抖音这样的纯视频社区,产品设计为适配视频的高清浏览效果,才敢全屏翻阅。以前的微博、快手都不敢这么做,是信号带宽和手机性能都支持不了啊。

张一鸣对带宽发展、视频应用的判断,下重注促成了抖音这个视频社区的诞生,养成大批用户对视频消费和生产的使用习惯;所以下一步,注定是着重视频交互的通讯工具——多闪。

运营规划

很多同行,对做社交产品开发布会的做法嗤之以鼻。

以往的经验是,做社交都是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对于社交产品的口碑传播和营销,非常依赖早期的用户质量和氛围。所以对于对于产品运营的早期阶段,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引入产品定位相符的「高质量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或贡献高质量的内容,是最重要的——甚至要避免大众用户的涌入。

看看知乎,早期要靠邀请制,让那样有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的人,先进来做高质量的问答社区,才能一步一步吸引用户进来,直到今天下沉到各种体验式回答、主观看法式表达(这在知乎早期都是不允许的)的泛问答社区。对于微博是明星,对于陌生人交友的是帅哥靓女——所以探探能崛起,是因为早期 P1 街拍积累了足够多的优质用户。

开发布会,或许很难对产品的早期用户运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尤其吸引来的互联网「产品观光团」原本是很多新产品避之不及的群体。也许,只是时代不一样了。这样一个互联网用户红利殆尽的时候,任何有效的创新,都会被有实力的巨头们觊觎,估计怕等不到形成爆发,就被巨头抄走。诸如 http://musical.ly 其实比抖音更早做视频社区,在国内却敌不过字节跳动的发力,只能乖乖被收编。

但对于字节跳动或者锤子这样的公司,选择高举高打的路线,似乎又合情合理,高手过招,也是唯快不破吧。

好的运营活动,需要在产品积累用户的周期上,吸引优质的种子用户,引导用户完成必要的体验,获得激励反应,形成使用的长期动力。

简单说,运营活动的设计,要和产品的核心玩法一致,起到阶段性促进。

举个例子:注册送鸡腿,被大家谬误认为是校内网(后被 5Q 校缘网合并,成为人人网)的推广活动,但其实,这是当是校内网竞争对手 5Q 校缘网为了拉用户做的活动。但其结果就是,很多学生注册完用户要到鸡腿,就失去了访问的动力——甚至想吃鸡腿的时候,借同学身份注册,之后完全成为僵尸用户。

校内网曾做过的大巴送站活动则要高明一些。那时正值寒假回家,只要在差不多同一时间要去火车的同学们凑齐一车注册用户,校内网就提供免费大巴送站。同一时间,为了凑齐一车人,光靠同班同学是不够用的,而且需要找系友、校友一起,并且同一趟车,甚至同乡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一车的注册用户,能成为校内网上的好友,会通过网站继续互动的概率,要大很多。

所以聊天宝的运营活动中,大量的奖品,需要用户之间「换」,这样能促进用户拓展好友,并开展交流。其逻辑,和支付宝的凑五福得奖金类似,都是需要好友一起参与的,能够通过运营活动获取有效的社交关系。

但是,做社交关系,不能依靠粗暴的 KPI 驱动,而到看到运营数据的实质。

Facebook 做用户分析的时候,发现一个规律:当用户的好友数量达到 15 个以上的时候,其留存率和活跃度或大大上升。

于是乎,国内的很多社交产品,将这一原则奉为圭臬。公司老板们,将用户的好友数量视为核心 KPI,鞭策着产品经理们用尽各种奇淫巧技来给用户们增加好友数量。马爸爸当初力推自己的社交产品「来往」时,也是号召所有员工发起疯狂「拉好友」运营,并和年终考核绑定。

殊不知,这一原则起效的真正原因,是在社交平台上,当用户有了真正有价值可以互动的对象时,才会提高留存率和活跃度。产品上 15 个毫无意义的「好友」并不能达到这个效果,150 个也不行。

所以阿里的员工越是疯狂的完成 KPI,「来往」的社交价值越差。你不管张三李四都使劲加好友,并不带来有效的互动,只会增加「噪音」。越差的社交关系和内容产出,越会降低用户的访问价值。

所以微信能够发展的这么稳定,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张小龙的克制。微信朋友圈一直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评论,而不是一个人好友的评论,也是遏制了微信用户过度拓展二度关系——而这个,在其他社交平台,都是被鼓励的。

社交即交易,不管是交友互动,还是社区内容,做社交平台都是在打造一个群体交易的生态。

这个观点我之前有篇文章写过。用户能产生有价值的互动,在于其背景有互相吸引的价值点——基于荷尔蒙激励的,有价值内容吸引的,个人背景利益驱动的;或者更低的交易成本——有过往交情的熟人关系。

建立交易平台的基础,是双边市场都要足够大,供给市场都很充沛,然后借助高效的匹配机制帮助攻击双方达成交易。社交平台就是在要在这个交易上,提供更高效的辅助工具,促成交易的产生。

你可以把每一次互动看作是交易的产生,基于工作任务的,信息传递或是情感需要。

做通讯工具,文本、语音/图片、视频的演变,带来了信息传递交易效率的递减,也带了情感表达属性的增加——你可以看作交易价值的提升。而滤镜、语音识别等技术,也在不停改善效率来改变交易效率和交易的价值。

但陌生人社交平台,还需要「破冰」。破冰也是陌生人社交平台,最为重要的功能——第一次匹配交易成功,总是最难的。

所以「陌陌」成功,因为「附近的人」这一功能,会让用户认为更容易产生实质接触互动的可能,提高了第一次打招呼的刺激,以及破冰的话题;其他社交产品的破冰,有看脸的匹配,小游戏的乐趣,或者是兴趣标签的机缘,自我表达的互动。

陌生人社交或者社区媒体,则要在优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平衡。

女性用户需要更多的关注,但又不能有太多的恶性骚扰。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则需要更多的流量,以及商业变现的机会。

所以产品设计中,是要努力吸引扩大优质用户群体,并给予保护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基于优质用户更多奖励措施之外,反垃圾、反骚扰等机制的设计也同等重要。

最终市场能做多大,就取决于你的这个交易市场能照顾的供给双方市场人群有多大。

只是,一口难吃个胖子,很多社交产品,也都是从一小群用户切入,随着产品的变化,不断向其他群体扩散。做产品的一定要去看看《引爆点》这本书,里面有多引爆流行的要素和群体划分,有很详细的阐述。

而从小到大,可能也有无数的鸿沟需要跨越,需要产品在功能上不断演变。

知易行难,讲社交产品的这些逻辑规则,希望可以启发在这个领域前扑后继的产品经理,找到有效突破创新的路径。

本文作者:李翔昊,互联网产品经理,曾长期从事过社交产品工作,自己服务过上市公司,也做过创过项目;期待跟着传统互联网,走向各行各业再获新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天 3 场发布会说起,聊聊那些社交产品是靠什么火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