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码字小白的你我,这些技巧还是有必要知道

拜读了一本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写稿赚钱18计》,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有一点对我的触动特别大,那就是文中提到的写文素材。

很多人写文章,迟迟不敢下笔的原因就是没有素材,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困扰到普通人,那些大家们,很多时候也在为寻找好的素材苦恼不已。只是他们能做到,通过对观察事物的敏锐度,从细微之处挖掘表面现象背后的故事内容。此书提到,很多作者是通过大量查阅或搜索各种新闻信息,从中找到有感触的一些事例,拿过来为我所用。

资深编辑夜妖提过,她把很多年的《知音》都一一看过,从中研究书写风格,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别人眼里很平淡的一件事,写出新意和独特视角。

作家莫小米说:自己的经历毕竟有限,再曲折复杂,也有写完的一天。后来,她专门抽时间看大量报纸新闻,哪一条悄然触动了她敏感的心灵之弦,就会马上用两三百字浓缩下来,然后用最经典、最富有哲理的语言收尾,就这样,一则则新闻又成了她一个个“阳光下的宝贝”。

由此看来,我们需要做个有心人,保持着对环境,对事物的灵敏度。

怎样才能成为有心人呢?《写稿赚钱18计》中就提到了好几条法则:

法则一,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稿(包括散文)的选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在自己的身边被发现。这一点对大稿、小稿的写作,都非常适用。大多数人经历都比较简单、平淡,似乎没啥可写。那就请多关注一下身边的故事,包括他人的一些见闻。

面对浩如烟海的资讯,有的人会觉得新闻遍地,写也写不完(比如像莫小米那样,只觉得阳光下到处都是宝贝);有的人望着满眼风景的绚美世界,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出现这两种境状,最主要的分别是:眼光、经验和判断能力。

当你觉得自己的经历没啥可写时,不妨“向外求”。外面的世界很大,信息很多,值得写的也很多。很多值得一写的新闻,往往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法则二,逐步锻炼文笔和立意,化腐朽为神奇。

有的人问:我的经历很简单,生活非常普通,没有大悲大喜,没有曲折传奇,我的文章怎样才能出彩?还有,我的眼光也不够,我能写些什么呢?

其实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当你觉得实在毫无“新奇、传奇、猎奇”可写时,不妨就近观察一下,写写自己身边那些貌似普普通通的生活。朱自清在《山野掇拾》中说:“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怎样在平常中写出无限神奇,关键在于提炼。纵然是极普通的生活,只要剪裁得当,布局合理,“俗”到极处,往往也便“雅”到极处。

从最普通的遭遇中,写出人性中最质朴的共同感受来,也就能写出属于你的好文章。

法则三,学会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亮点。

很多时候,过程漫长,精彩瞬间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没了踪影,这需要有很细心的观察能力去捕捉。稍微忽略一下,过后就再也寻不回来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真理中的真理,把它记下来,一旦用到,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法则四,另出机杼,变废为宝。

别什么都不在意,很多宝贝就是藏匿在看似毫无价值的一些资料中。就如废品到了垃圾收购站就是宝贝,假如正好被派上用场的人发现,原本一文不值的垃圾就摇身一变成了有价值的东西。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写稿时我们要分清报纸和杂志的区别何在。它们提现在报纸是以最快的方式,告诉大家最多的信息量,而杂志则大多关注新闻背后的人性力量。

我们该怎样才可以很好的获得素材呢?《写稿赚钱18计》中列举了三个的途径:

1.看报纸,觉得哪条小新闻背后有东西可挖,就可以追踪采访;

2.浏览各地的网络新闻,现在新闻上网都挺快的;

3.做有心人,无论在哪里,听说有感人的事就可立即追过去。

露出海面的冰山,往往只是整座冰山的十分之一,下面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这需要我们去好好挖掘一下,以至于发现表象背后的更多素材。

另外,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的同时,需切记,要不断随时记录脑中灵感闪现的内容,以便不让稍纵即逝的火花丢失。俗话说过了,多看多想多写,学会捕捉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亮点,你写作的题材一定会拓宽许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于码字小白的你我,这些技巧还是有必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