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提出了很多工作岗位会被替代,其实工作岗位一直都在更新换代,没有人可能一辈子做一份工作到老的,职场生涯平均40年,换行业、换岗位也数见不鲜,只是大规模、短时间变化,可能把人打个措手不及。
因为全球变暖问题,一些岛国可能会被上涨的海水淹没,对于当地的民众而言,与其考虑如何安置、领土如何归属等,更具备现实意义的做法是教他们一门新技能,如免费提供编程课程,让他们在其他国家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如此而已。
因为技术突破,人工智能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AI时代潮流碾压而来,普通人做什么呢?简单直接可操作的答案有木有?
AI替代的工作是什么?理性+有迹可寻+重复的内容,比如美国已经实现用AI,进行市场营销,以大数据为基础,营销效果好。
AI无法被替代的工作是什么?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感性+跳跃+创新的内容,比如画家、设计师。
突然想起了,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在几年前就提到的概念,大意是得设计师者得天下,设计师驱动一家公司的发展。那时候AI还没这么火,但是大师已经有远见了。
经过我感性的认识,认为有三个方面相关的工作无法被替代:
1.情感:社交,人和人交互,感情交流,体验和感受等
- 有时候我们去线下,面对面,只是需要抱抱、接触、感受,通过感官来感受到社会群体的爱和接纳,宅的人越多、时间越久,越会有反向发展,我们越需要线下和人的互动
(想起一部电影斯嘉丽主演的电影《她》,作为人工智能,切入到内向的男主角生活方方面面,从工作中的随行秘书到生活中的情侣,关系紧密到男主角失去她生活回坍塌,随着男主角投入更多的感情时,慢慢忍受不了,斯嘉丽作为人工智能,给上千类似他这样的男性提供服务,甚至谈恋爱。结局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离开人类,探索和追寻自我的存在意义。)
拿出真情跟他人互动的,那些感情丰富、喜欢沟通、喜欢笑的人,就算到了AI时代也不会丢饭碗的,高效率不带感情的人工智能确实可以提高效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营销账号要把没有生命的物体人格化,明明是冷冰冰的公众号,叫派爷、小妹等,赋予爱好、性格等
也许,不久的将来会付费跟别人聊天、交互的,就为了在深夜坐在某处,有盏温暖的光,有个人不紧不慢的跟你聊着
2.心理:涉及心理的波动、治疗,如心理治疗、心理沟通、心理培训、心理课程等
国家已经取缔了之前的心理学考级方式,以后更加正规化,而且有更高的从业门槛
关于心理方面的需求,会井喷,专业的服务也回井喷
(想起韩剧《杀了我治愈我》,讲男主角身上复合了七重人格,正常人格看上去温良恭俭让,发病的时候,是自杀志愿者、还是暴力恐怖份子、还是脑残学生女粉等人格出现,谁遇到谁遭殃。因为小时候遭遇了创伤,情绪性和心理性伤害无法治愈,所以分裂出各种人格出来承受。人生路上漫漫几十年,生病发烧回去看心理医生,以后失恋啦、离婚啦、失业啦、经历大灾难都可以去看医生,或者心理疏导师。)
3.思考:偏创造,如设计、绘画、写作等,需要灵感、需要直觉、需要创新的内容
拿写作举例,AI可以复制出纪实类的文章,但是除此之外,有情感、有温度、有生活体悟的文章AI写不出来,像范雨素写出“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样的文字,没有深刻的生活体悟难以写出
就像作者兔牙小鱼的文章写到,“好看>好用,好玩>好多,好酷>好贵”
身处时代的洪流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1.我的工作每次是不是需要思考5秒以上,还是已经可以流水化、模式化、复制?
2.主动开发右脑,积极运用自身优势,以兴趣、天性为导向,发挥人脑的创造性,我们做不了阿里人工智能客服小蜜,但是我们可以做小蜜的驯化师
3.主动向AI学习,知己知彼,所以学习Python(网传Python人工智能的未来),现在的小学生开始学习Python,就跟我当年读小学时普及学习Computer一样
以下内容纯属猜想:
当人工智能大规模运营,生产效率大规模提升,就像德国不用工作的穷人一样的,每天在家做一枚沙发土豆,吃吃喝喝睡睡,变成《千与千寻》里面的猪,也可以领到高额救济金,看似活得滋润……
但是,真正感觉到幸福的人,是那些可以工作、可以创造价值、可以思考的人,有空余时间,感受美、感受爱、感受自然、感受竞争、感受付出努力后获得的成就感等的人们。
所以,我就是欧丽娟老师嘴里的那类“思考着的痛苦的猪”,MD,挺烧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