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王略帖》欣赏,结字峻美,笔意练达!

偏爱是不可免的,其实我对米的偏爱不是直接的,还是从追求二王开始的。所以我喜欢的,也是最理想的就是《米临右军七帖》。《米临右军七帖》它有两个本子,有一个它比较像古人,在米芾来说像古人;有一个笔意清楚,就是《戏鸿堂帖》里面刻的,我认为是最好的。我在启老那里第一次接触《戏鸿堂帖》,启老要送给我,我没要。他那木刻本,比整套的《戏鸿堂》石刻要早。太好了!我不能夺人之爱。以后我在琉璃厂买到了《戏鸿堂》石刻本,也是蛮好的。我理想中的行草书的标准,侧重于《米临七帖》。因为《米临七帖》有的写得很连贯,最后一帖写得近乎真书的行书。我非常喜欢《米临七帖》。《米临七帖》一直是我崇尚的最高理想。

我承认这是一种偏爱。

王羲之草书《王略帖》欣赏,结字峻美,笔意练达!_第1张图片

关于王羲之《王略帖》

王羲之草书《王略帖》欣赏,结字峻美,笔意练达!_第2张图片

【晋】 王羲之 王略帖 


《王略帖》又名《破羌帖》,草书,9行81字。《宣和书谱》著录,刻本见于《绛帖》《澄清堂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戏鸿堂帖》《玉烟堂帖》等。米芾曾以跳江相逼,让友人蔡攸将此帖与自己交换,更在《海岳名言》中赞其为“天下法书第一”。《王略帖》的书法成就自然不容小觑,而细读尺牍,更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立体的王羲之——那是一个虽然身不在朝堂,却心系天下的书圣。

桓温北伐胜利(公元356年),收复洛阳,举国振奋。此时已经辞官归隐的王羲之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知虞帅书,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重创,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书示君。

王羲之辞官后,平日联系最多的就是好友,隐居躬耕,悠游服食,品藻吟诗,尺牍往来,也算忙得不亦乐乎。写信则都是遵循“王太保家法”,不欺三行尺牍。在这封信中,常见的“羲之顿首”不见了,对好友的问候也放在了信的最后来说。可见桓温北伐胜利才是他在这封信中最关切的内容,此一细节说明王羲之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超过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王羲之约6岁学书法,7岁没了父亲。史学界对其父亲的死因尚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其失踪或战死,另一种则认为其投敌。笔者以为,王旷是战死而非投敌。因为投敌会遭人侧目、波及后代,若王旷投敌,世人皆知,就不会有羲之13岁受周顗礼遇一事,更不会有举世闻名的东床快婿的典故。试想便知,太尉郗鉴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一个罪臣之后呢?且王羲之的誓墓文也提到了“二尊”,说明父亲已死。同去的将军也都殉国了,所以,王旷的境况必是战死。应该说,一个没有了父亲的孩子是不幸的,这是时代酿成的悲剧。幼年丧父的王羲之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甚至有时取向消极。《兰亭集序》中有这样的话:“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是王羲之一生的痛,也是造成他逸民情怀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王羲之草书《王略帖》欣赏,结字峻美,笔意练达!_第3张图片

【宋】 米芾 王略帖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羲之草书《王略帖》欣赏,结字峻美,笔意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