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1张图片

        闫景阳,字逸石,现为黑龙江省画院专职画家,黑龙江省画院艺术教育培训学院院长,黑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黑土画派创研人,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文化部文化使者。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2张图片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3张图片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

                      作者:闫景阳

      《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中有云:“古人写山水皴分十六家。曰披麻,曰云头,曰芝麻,曰乱麻,曰折带,曰马牙,曰斧劈,曰雨点,曰弹涡,曰骷髅,曰矾头,曰荷叶,曰牛毛,曰解素,曰鬼皮,曰乱柴,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家山石名目,并非杜撰。”

       在中国画的山水画中,皴法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因为它说明在当时,山水画家已经有了主观处理画面的意识,如何用笔墨更好地表现所绘的风景,这是古往今来的山水画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环境特征;不同的山石植被,组成了不同的山水景色。我国古代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景色中各种不同的地质结构形态以及植被覆盖状态,加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而创造出了不同的皴法。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4张图片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5张图片

        如马远的《踏歌图》中运笔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的斧劈皴,用以表现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运用灵活多变参差松软的披麻皴,表现土质疏松的山岩。郭熙《窠石平远图》中运笔崎岖迂回,似“夏云多奇峰”的云头皴,表现山水的烟云浩淼,奇峰多变。从古人的例子中可见,创造合乎情理的皴法要考虑具体的地域地貌特征。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我国位置最北、最东,经纬度最高的省份。它的地形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偏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其中位于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以及西部的松嫩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东北平原的一部分。

       在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既有着兴起于大兴安岭的鲜卑族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同时又有着大陆文明人民勤奋务实的文明品格,二者互相补充又互相生发,丰富了黑龙江的文化底蕴,对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老的农耕文明哺育了这片土地的人们。在广袤的平原之上,人们代代繁衍。平原上纵横交叠的地垄,记载着人生活的“痕迹”,有人生活着的土地,才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6张图片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7张图片

        古人多描绘山石地貌,如何表现平原地貌?这是在描绘黑龙江景色需要考虑的问题。

        黑龙江的平原大多为耕地,土地上的一行行地垄,记载着人民劳动的痕迹。黑土画派的地垄皴就是根据黑龙江平原的地貌形象特点应运而生的。

        在用笔上,地垄皴吸取了魏碑中方笔的运用。其中点的运动构成线,线的交织组成平面,长短线的错落形成平原的地貌变化,这种变化是符合易经中的阴阳变化的。直线曲线的曲叠组合,构成画面中自然景物的形态,符合天地造化的易学表现。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8张图片
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_第9张图片

       在用墨上,它主要以重墨、焦墨、宿墨为主,浓重的墨色体现出黑土地朴厚深沉的地理面貌特点;淡墨为辅,与重、焦墨衔接,产生黑土地地貌的自然形态与变化。

       这种皴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古代先辈们一脉相承。但是表现的风景则是黑龙江所特有的地域地貌,画面风格苍厚、雅拙,具有浑朴自然的大气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议黑土画派的皴法——画家闫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