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编程 点击右侧关注,免费入门到精通!
近日,有微博网友“陈利人”爆料,携程疑似再次出现“大数据杀熟”现象,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用户“陈利人”表示,自己日前在携程购买机票,总价格17548元,正准备下单支付时,却发现没有选报销凭证,于是退回去,修正一下。
然后,再去支付,就显示已经没有票了,让回去重新选择。重新搜索选择之后却发现,价格居然变成了18987元。莫名其妙就涨了1439元??
于是“陈利人”下载了海航的App,看看是否真的没票了,价格如何。结果一查,有票,而且价格比携程便宜不少,只要16890元。比第一次在携程购买还少658元。
针对此事,携程回应:绝不存在任何“大数据杀熟”行为,是程序中存在Bug。程序君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而早在之前,18年10月份知名作家王小山在微博撰文称,同一张机票,在别家订的时候仅1300元,返回飞猪却变成了2322元。此外,王小山还指出飞猪App存在欺诈消费的嫌疑,“一张机票,查1104,到订的界面变成2322,过几个小时变成2796。”
尽管平台否认没有大数据杀熟行为,但是相信广大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中也有许多遇到过这种情况,并且质问为什么每次出现所谓BUG,价格都是增多而不是减少。真相了...
这类事件,到底是程序BUG,还是商家有意为之,说实话,没有绝对的证据之前,我们也都只是猜测。相信大家自有判断。
大数据杀熟现象近几年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如果追溯起源,自古就有“杀熟”行为,这是商家的一种定价策略,生活中或许每个人都经历过。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的看法也有不同。有人说它违反了《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和新近生效的《电子商务法》。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否属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家毕竟不是福利机构,依据顾客的具体情形追求利益最大化又何错之有?
引起网友愤慨的,或许不是这种现象本身,而是商家的欺骗。
像一罐可乐,在超市卖2元,在五星级酒店能卖到30元。这样明码标价,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反感的,大抵是那些暗地里溢价,欺骗消费者的无良商家。
从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来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你有抬价的权利,却没有权利欺骗,你可以区别对待,我也可以多项选择。
携程这次事件,如果没人爆料,或许会有更多的受害者。事件爆发,严重的不是赔偿,而是携程的牌坊。
杀“熟”,称得上熟的,都是有信任感存在的人。
被信任的人欺骗,这几乎是不能容忍的。
而“杀熟”,杀的就是公众的信任度。
大数据杀熟,简单来说就是大数据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一一记录下来,再利用计算机的分析能力,“看人上菜”。
一方面讲,这确实可以理解为大数据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不愿接受也无可厚非。但这种现象确实确实是不可避免,无法杜绝的。
但如果实在不愿接受,规避大数据杀熟,我们也不是完全无可奈何。程序君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NO.1我们首先要学会避免过度依赖一个软件,同时也能保持对事物的一个更新能力。
NO.2,在搜索商品时,多放烟雾弹,用无关数据掩饰真实意图,迷惑大数据算法。
NO.3“货比三家”,总有一家性价比更值得你挑选。
总之,自古行商以诚信为准则,大数据背景下,可以接受价格针对,但绝不迁就价格欺骗。
信任建立的过程很慢很难,但崩塌却能在一夕之间,切不可随意践踏。
而这背后,还有着关于涉嫌侵犯泄露个人隐私的问题,这一切,也绝不简简单单只是飞猪和携程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背后存在的一些现象,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总之,这一次,望携程且行且珍惜!
推荐↓↓↓
长
按
关
注
?【16个技术公众号】都在这里!
涵盖:程序员大咖、源码共读、程序员共读、数据结构与算法、黑客技术和网络安全、大数据科技、编程前端、Java、Python、Web编程开发、Android、iOS开发、Linux、数据库研发、幽默程序员等。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 好看” 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