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思想和语言。依靠沟通这把利器,人类走在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但任何事的完美和不足总在发展的过程中变化和慢慢呈现。
本书提出了一种沟通方式。即,非暴力沟通。卢森堡博士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和论述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种种内因和外因,推出一种比较实用的沟通方法,教人们跳出自我,用一双冷静而睿智的眼睛,客观地观察和聆听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需要,从而达到一个沟通的理想世界——“依稀间遥望到梦寐以求的美丽新世界。”
我从如下几个方面总结:
一、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和要素
目的: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是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希望他人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
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二、几种异化的沟通方式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暴力的根源在于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把冲突归咎于对方。
①道德评判
重点: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不要把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淆为一谈。
②进行比较
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③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变成了危险人物。
④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三、非暴力沟通的运用
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
四、非暴力沟通模式
一)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具体行为:“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吗?”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②区分感受与想法或判断
被压抑的心灵。人们认为感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各种“正确思想”,渐渐地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样?”
③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做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重视每一个人的需要。关注点是需要。倾听和解读那些能丰富生命的具体行为和请求。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④区分请求和命令
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五、关于倾听
一)用全身心倾听
①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②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③我们可以主动给他人反馈,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③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a.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b.大声地提出请求;c.换一个环境。
二)倾听的力量
①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②倾听和示弱的能力。倾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③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倾听亲人极为困难。
④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六、表达愤怒
非暴力沟通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一)让愤怒有价值
如果我们能够借助愤怒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考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二)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①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②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③体会自己的需要;
④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三)注意
①受到指责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要上。
②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指责他人有时可以使我们达到目的——出于害怕、内疚和惭愧,他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这也意味着我们也是在使用暴力——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制造了新的问题。
③给自己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有时在第三步和第四步之间,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四)练习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而不是考虑他人有什么过错)。比如:“我不喜欢抽烟的人……”之类的想法。问自己“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可以把节奏放慢些,在说话前想一想,甚至停下来,什么也不说。
七、关于惩罚和感激
一)防伪性强制力和惩罚性强制力的区别
目的不同:一个是防卫,一个是惩罚。
注意力不同:一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一个是评价对方及其行为。
二)惩罚的代价和局限性
在非暴力沟通看重每个人选择生活的自由,还强调人与人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并陷入对失败的忧虑。
三)感激
绝大多数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
①表达感激: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②接受感激:不自我膨胀也不假谦虚。
八、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
①当我们不完美时,自责和遇到挫折时,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
②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③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
④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不陷入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⑤自我宽恕。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⑥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全书通读后,看后面的书评,有诸多评说里有涉及本书基于的心理学流派。对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我很生疏。当然能有多少收获也属于我个人的意见。也许明天见解就会有所不同,但记录一个成长的轨迹也很不错。未知的认识是补充,是完善。回顾过往,我通常是满足,不管是不是幼稚。这才叫成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