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都市剧都受到这样的质疑,“编剧的职场体验近乎为零吧”。事实上,编剧大部分会做采风调研,但浮光掠影地见识别人的生活体验,再进行二次转化和想象虚构,距离真实的职场生活就很远了。
近期大火的《欢乐颂》以及《女不强大天不容》都有这样的问题。描述传统行业没有扎实基础做支撑,讲述新兴的行业又缺乏足够认知无从下手,现代都市剧常常犯这样的“尴尬癌”。
北京晚报的微博发了一条这样的剧评“剧中职业也只是模仿个外形,其中银行和报社媒体内部的运作模式完全不符合正常职场逻辑,看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理念洗都洗不掉的陈旧,演员演技不差,但从媒体人的视角来说这剧让人尴尬无比。”
六六的剧虽然精彩,但并没有戳中媒体人的痛点,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不接地气。情节弱化,全靠优质的人物关系来支撑。
前6集非常棒,开篇的时间线选在了2014年,传统媒体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报社女中层郑雨晴临危受命,冒着大雨赶飞机回去接受任命···深夜暴雨的镜头,将时间带回十几年前,郑雨晴刚进报社,冒生命危险去江心岛采访的故事,至此,叙事正式展开。
郑雨晴去江心岛采访,吕方成后来也被安排去江心岛放贷,灾后重建成为两个人共同的主题,后来的“地沟油”事件更是将人物关系紧密地绕在一起。
剧中对反派人物的刻画非常典型,职场中我们会碰到“张国辉”这样的男性小人,他偷懒,会曲意逢迎,也会拿着鸡毛当令箭打压别人;遇到“徐文君”这样的女性也无破解之道,她懂得把身边的男性领导用做自己升迁的资源,作为国企员工,她深谙做派头比做事情重要,而且会用手腕将别人的劳动果实转化为自己的。看完感同身受。
可是,这部剧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尴尬,从制作层面上这是一部有质感的好戏,但后面的情节却越发缺乏认同感,乏善可陈,而且只展现出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表象。
一个大型的报社集团,竟然没有正规的差旅费报销流程,让人看了很是诧异。
剧中的众筹概念模糊,浅尝辄止,银行举办老年人广场舞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老年人受保健品欺骗更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倒是传统的新闻议题如黑煤窑、地沟油等体现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责任感。
而对于90后的塑造更是让人尴尬癌都犯了,是70后对于90后的一种想象,尽管编剧极力把人物塑造得丰满,但还是难逃标签化的影子,潮流、有主见、家境优越、有些自我甚至到没有礼貌的程度。这是杀马特,不是90后。
因此这部剧跟年轻观众之间必然产生隔膜,只有靠着情感爆发赢得好口碑。
同样的,《欢乐颂》中的职场情节也缺乏可信度。5个女孩每个人的职业都缺乏可看度,这同样是靠情感支撑,人物关系取胜的戏。
邱莹莹这样的小打工族,失业后卖咖啡成了小网店主,在网络如此便捷的情况下,老板和店长早该想到这样的营销模式,即使想不到,在这个概念被提出后,也应该好好规划,但现在呈现出一种小打小闹的感觉。至于关雎尔,她的工作状态就更模糊了,都是标签化的东西,用厚厚的文件资料就概括了。樊胜美的工作状态让人不明觉厉,HR给人感觉像是多出来的部门。其他两位金领更是让人看得无比尴尬,年收入7位数的安迪,日常开会只有“市场容量”这一个词来做支撑,编剧成功塑造了包奕凡这个人物,让包奕凡说服了安迪,却显得安迪没有眼光,毁了这个人物,也没办法将剧情自圆其说。曲筱绡的生意也谈得颇为儿戏。
这总归不是正剧,只是披着都市剧外衣的情感戏,任何职业都是其中的一种元素,只是这元素有些乏善可陈,缺乏新意。况且剧情中还充斥着为各种广告专门写的互动桥段。
都市剧的职场戏份是写得让人颇为尴尬的,因为编剧缺乏直接准确的职场生活,他们是以塑造人物为出发点,用有限的精力来编造情节,结果就造成了剧情过于“水”,让人看着怎样都不能产生共鸣,或者认同感。都市剧用意淫的剧情,给观众们带来尴尬癌,如果在这方面的情节肯用心处理,那故事一定会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