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吃吃该睡睡”真的是一句好话

1

深夜喝咖啡,熬夜到凌晨3,4点,睡前挣扎了一下,还是调了早上7点的闹铃起床。心里想着,一日之计在于晨,晚起毁一天。结果摁掉了无数次闹铃(iphone每隔9分钟响一次真的是催起魔器),还是赖到了10点多。

今日少吃点,明日维秘我走秀,决定今天一天都吃得清淡些。结果早上喝了麦片粥,中午吃了蔬菜沙拉,晚上吃了两块面包。晚上10点多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打开外卖app点了一堆又油又辣但足够过瘾的夜宵。

生理和心理选一样满足,首选肯定是生理。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只是没必要去做,因为它逆反人类几千年进化而来的生理规律,抑或是逆反了自己本身的习惯。

睡不够(生理规律)却还抱着早起的幻想,结果就是赖床也赖得不舒服。习惯了酸甜苦辣咸的饮食(自己的习惯),却想一天内改变饮食习惯,结果就是变本加厉地吃一堆油辣。

老人常说一句,“该吃吃,该睡睡”,这还真不是一句讽刺闲人的话。这句话背后隐藏的道理是——顺应生理,或者你的习惯去生活。顺应道理,即使做事情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起码自己生活过得是舒心。

2

有人说,我战胜睡意起床跑步,战胜馋瘾成功减肥,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有成就感的事情。

“战胜”就意味着“逆反”。你今天拼死早起,今天拼死不吃荤腥油辣,并不代表明天你也能这样做。“逆反”这一件事就会耗费巨大心力与精力,自己还不给自己激励机制,要凭着信念去加速完成,这基本是必败的定局。连革命都不是一天成功的,生活中的事,更是每件都需要“持久战”。

励志贴里会告诉我们,如何吃如何动很快能减下来。鸡汤文会告诉我们,精挑细选可劲儿折腾我们的生活就会活得非常精致。这些媒体是说故事传播正能量的责任。可怕的是,我们是受众,不是媒体,却把一个个故事当成普适性的道理摁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

别人能100天减30斤,可别人是什么体质?别人能接受一日三餐面包加牛奶,别人是怎样的生活习惯?(潘石屹和他老婆蒋欣的饮食截然不同就是最好的例证)所有我们能看到的结果,之前都有了一大串的铺垫。可怕的是我们只看到我们自己想看的,不愿意辨别,不愿意深究。图一时的快感甘愿变成“愚民”。

3

我们普遍焦虑,普遍幸福感不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大众媒体已经建构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教导我们女生就该有着对生活不依不饶的毅力,男生就该富有热血勇闯世界,以至于我们不能接受现实中的自己在以龟速向前挪动。

落差越大,抑郁越重。每个人都不愿意正视自己,每个人都不愿意承认“循序渐进”才是符合习惯和生理需求的道理,每个人都沉浸在狂欢的气氛里。

如果说,时尚杂志是一群月薪八千的编辑,告诉一群月薪三千的读者,月收入三万的人怎么花钱。广告是一群每天加班的广告人,告诉买不起房子的人,应该像首富一样享受生活。

那现在普遍人的生活是,一群每天都呐喊着迷茫的人,告诉只愿接受,不愿思考的人,要像明星一样生活。

4

没有绝对正确的道理,只有适用的道理。

这个时代呼吁的冒进已经太过,晚睡早起并不是不可以,整日素食偶尔放纵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所有的逆反都要代价,是情绪的代价,是生理的代价。梦想还是要有的。但如果下次有人和我们说,“该吃吃,该睡睡”,他如果不是一个疲惫的过来人,或者就是一个单纯关心我们的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该吃吃该睡睡”真的是一句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