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最好的爱是看见——《当我遇见一个人》

2016-12-21最好的爱是看见——《当我遇见一个人》_第1张图片

我的书单一直一直很长,有很多书等着我去填,但在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决定把它的优先级提到最高,立刻马上开始。

我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去读,一来,大块的阅读时间很难保证,二来,这书有很多地方需要边读边思考。

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我决定再开一个本子,作为内省记录。

————

母婴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

其实,母婴关系,很多人在谈,在研究,各种精神分析,行为主义。

因此,各种理论也很多。其中有一种,最近很流行,那就是哭声免疫法。所谓的哭就放下,不哭才抱。所谓的让他哭吧,那样他才知道哭是没用的,这样才能独立,才能不黏人。

但是,这种方法真的科学吗?虽然很多妈妈说,用了这种方法后宝宝的确变乖了,但是这种乖真的好吗?

在我看来,答案绝对是不。

虽然孩子的确看上去“乖”了,变得“独立”了,但在这背后,孩子的生命力与精神世界也因为压抑而坍塌。

在婴儿时期的各种链接断裂,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后的一生中,他们都会不断重复着曾经经历过的一切。被伤害的不敢再去爱,被忽视的也看不到其他人的存在。身体内在的小孩,不停地在为儿时经历的一切痛苦哭泣着,流泪着,慢慢生出了刺,如刺猬般想要靠近别人而把自己把对方扎的鲜血淋漓。


最好的爱是看见。

我与你,我与它。当你是一个与我一样的人,当你与我一样平等的时候,你才是你。而不是它,一个没有人格的东西。

看见你的存在,看见你就是你,看见你的与众不同,看见你的感受。

当你用心去看到孩子,去感受孩子,只有这样,你才能建起与孩子之间的心灵链接。


孩子再小也是人,是你不是它,他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需求,温饱需求、情感需求、各种需求。

所以,当你与他一起的时候,不能只问吃饱没,很多时候,孩子的哭闹也并非只是因为没吃饱,更多的时候是情感上的需求——想妈妈了,要抱抱了,这时,就及时诚实地回应孩子吧。

能抱就抱抱他,不能的时候,也要告诉他,是妈妈的原因所以才不能抱你,别看他小,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听懂的哦。

如果只是让他一个人在一边哭,可能很快他就不哭了,但不是因为变乖了,而是他已经绝望了,绝望的人是不会也不敢发出声音的。


而母乳喂养,很多时候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他是孩子与妈妈沟通的桥梁。

饿的时候管饱,渴的时候解渴,难受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得到安慰和满足。

而其中这种安慰奶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只怕很多妈妈就会因此得出结论说,宝宝大了我的奶不够了。但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安慰奶的缘故,所以宝宝才会时不时地要吃,而非真正的奶量不足,追奶也不仅仅是追奶量,更是追母婴之间的情感链接。


看到孩子,看到他的需求,与他一起成长,轻松快乐哺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12-21最好的爱是看见——《当我遇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