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志强: “牙内饭粟化为血”解

人色若菜,牙内饭粟化为血。

前一句比喻,后一句夸张。

粮食珍贵到吃到嘴里的时候,不停歇地含、嚼、吮、咂,看那样子,就算搞出血来也舍不得下咽。估计各位没挨过饿,挨饿的时候如果吃到一丁点好东西,即便往下咽到自己肚子里,也都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为什么?口舌能辨其美味,所以不舍的轻易下咽。所以,这两句,第一句用比喻,属望其色,第二句用夸张,探究极细微的细节。

另一个根据是:把这句理解为夸张,与整句句意贯通,因为六畜不蕃,导致人们面若菜色,能吃上一点事物已经到了无比珍惜的地步。

再一个根据是,这么理解,也就跟与“使突厥”的身份合拍了,为什么叫你“使”?你的任务就是看动静去的,就是观察敌人情况去的。

观察这么细致,判断这么准确,说明既能高质量完成任务,又能根据现象做出预判,属于人才,所以,就必定升了官。

修辞并举目的一致、出使身份与任务一致,且句义一贯。总而言之,“出血”句,是一句现代人不太理解的夸张句。

至于“牙内”做何解,其一,我估计,“牙内”是个当时的口头语儿,使用这个语词时,带有一点市井气,表示轻蔑。就如同“头部”的口头语儿是“脑袋瓜子”,如果一说某个人做了违背常识的傻事,就会被讽刺说:☞你那脑袋瓜子长毛儿啦,这事都办砸咯。可是,不会说☞你的头部…………。

其二,内,亲近。说的是他们那帮人的牙只要一沾上点吃的,你看他们对吃的那个亲呐,那个渴盼呐,恨不得含嘴里一辈子。

最后,从整句话分析,“六畜不蕃”属于判断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他从人的“面如菜色”“牙内”这个现象推断出来的。大牲口是古代战争最关注的战略资源,所以,关系紧张的两国,不可能向对方暴露,除非因为敲诈故,又因为突厥内虚,所以,更要掩盖其虚,所以,这个“使突厥”的人要摸底细,是不可能直接看到马牛羊的,只能看人而推知战略能力强弱。

有人反问,你拿出你臆猜的证据我就信,然而,你事先假定它不存在,却要求我证明其存在,未免可笑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谷志强: “牙内饭粟化为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