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随手笔记+暑假

几个月前看了《金融的逻辑》,发现有点摘录可以分享一下。

金融的定义,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

对个人有实际意义的两点:

第一,人从年轻到年老,年收入的变化曲线和年支出需求的曲线是不匹配的。年轻的时候最需要钱,但是钱最少,年老的时候最花钱的需求少,但是钱多,可以通过金融工具来优化配置。这是说贷款吧。

第二,各种意外的大笔支出,对任何个人都难以承受,但从时间、群体的角度看,“意外”就没了,所以通过多人、跨时间平均的方式,可以用金融工具抹平。这是说保险吧。

我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关于金融与儒家文化关系的观点,对于这种跨界的分析,我总是觉得很有味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再理解。生产力低下,所以要合作,但又缺乏信任,彼此信任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血亲、宗族是一个好的维系办法,于是有了儒家文化加强这方面的约束。

反过来,儒家文化宣扬的一些东西,导致生产力不会太强,压抑了更广范围交易的需求。

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而不是利益交换场。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让中国文化走出儒家的刚性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运动主张的“打倒孔家店”、解放个人,还必须有家庭之外金融市场的发达,否则,“孔家店”还是无法被打倒。

而现代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这点,又有些纠结。

契约精神,在中国也有,但不是显性的,而是习惯于隐形,比如人情债。

最后说一点中国的股票市场的特点:没有创新、创业精神,中石化、中国银行、工行上市,背后没有任何活生生的创业故事,这是和美国股市很大的区别。

最后,给博客放个暑假,78月份休息一下,天太热了,笔头犯懒,发文随意点,慢慢蓄积正能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的逻辑》随手笔记+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