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抗疫、成功预测新基建,投资 280 家企业的光学博士到底是谁?

受访者 | 米磊

记者 | 胡巍巍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我不希望她未来再生病的时候还要这么痛苦。”

回忆起八年前女儿输液扎针难的一幕,电话那头米磊的声音突然柔软起来。

2015年,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TED演讲中提到了女儿。

有一次女儿生病,米磊带她去医院。

医生让孩子输液,护士扎针的时候,总是找不到血管,扎了好多次,都扎不进去。

孩子疼得哇哇哭,后来只好勉强扎在头上。

作为父亲的米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但又不能怪护士,因为人家真的尽力了。

回去后,光学科班出身的他,开始陷入思考。

既然有些血管,不能被肉眼看到,那么能否借助外力,来找到血管?

答案很快就被找到——红外光。这种光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它甚至可以看到藏在皮肤底下的血管。

确定理论基础后,米磊和同事立项,开发出来一款血管成像仪。

血管成像仪

血管成像仪的原理是:由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红外光的吸收率较高,当把红外光打到皮肤上,血管就会吸收部分红外光。

这时,通过血管成像仪中的摄像头,就能看到血管吸收红外光之后,呈现出的和皮肤其他部分的颜色差异。

这款仪器,就好比护士的另一双眼睛,通过这双“机器之眼”,护士可以更轻松地找到血管,也能让患者免遭多次扎针之苦。

让血管清晰可见

多年后,女儿长大,在听闻爸爸因为自己做了一款产品时,虽然感觉它是个奇奇怪怪的东西,但很是为米磊感到骄傲。

《孟子·梁惠王上》有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今,隶属于中科微影的这款血管成像仪,已经飞到世界各地。

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时,中国医疗队就携带两台血管成像仪抗击疫情。

由于外国护士的扎针水平普遍不如中国护士,也因此,血管成像仪在国外的用户,比在中国的用户还多。

而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米磊带领中科创星及相关企业,共向一线医疗队捐赠56台、价值672万元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定向支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武汉市汉口医院、西安市第八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定点医院,以及陕西省援助湖北医疗队、河北省援助湖北医疗队两支医疗队。

他说,疫情期间的护士,更加需要血管成像仪。

因为护士在戴上护目镜后,镜片起雾会影响视线,而戴上手套后、找血管的手感也会降低。

有了血管成像仪,就会为护士带来一束光、一束找血管的光。

本次疫情中,正在使用血管成像仪的医护人员

英国军事理论家托·富勒曾说,“光是上帝的长女。”

作为投资人的米磊,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位凿光者。

2012年,米磊开始关注激光雷达,这是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配件。

但在当时,一个激光雷达动辄几十万块,昂贵程度堪比一辆高档汽车。

米磊意识到,如果激光雷达不能降到几千块,无人驾驶就无法真正走向老百姓。

那时,Google是全球无人驾驶研发的领头羊,米磊还和谷歌自动驾驶项目的创始元老之一朱佳俊做过交流。

彼时的国内,虽然有机构在做无人驾驶,但跟美国还有较大距离。

不同于几年前自己动手做血管成像仪,这时的米磊,希望支持一个最有能力的团队。

恰好这时,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打算出来创业做无人驾驶。

米磊很感兴趣,通过朋友约了吴甘沙,看完吴甘沙公司的进展,他感觉,时候到了。

2016年,驭势科技天使投资方名单上,赫然出现米磊公司中科创星的名字。

2020年,驭势科技拿到德国博世集团的战略投资,科研出身的米磊果然没有选错种子。

对于最近的米磊来说,更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他一直强调的硬科技基础设施光电芯片支撑的5G和物联网,成为2020年新基建概念的重点领域。

2019年,米磊曾做过一场名为《光电芯片引领5G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演讲。

演讲中,他提到,5G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光电芯片是5G的基础设施,没有5G时代的万物互联,就没有人工智能。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米磊做出这样的预判,正是基于他对历史有这样的研究。

19世纪60年代,美国开启了第一轮基础建设铁路大基建,并借此彻底超越英国。

二战结束后,美国开搞第二轮基建——修建高速公路,让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三十余年。

危机,可以是危险,也可以是机会。

美国的第三轮基建,始于难保第一宝座的恐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直追美国,为稳固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于九十年代,开始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即修建光纤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金刚钻准备好,美国开始揽瓷器活儿。

千禧年前夜的互联网繁荣,正是受益于这次基建。

有一说一,美国当前的实力,之所以仍然雄踞全球第一,就是因为他很擅长打科技战。

人类的悲欢,或许并不相通。

但是人类的进步,却基本相似。

中国能有今天的成绩,也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建方面,我们最初是建铁路、然后是建公路、再然后是建高铁。

“铁公高”这些传统基建准备停当后,就得准备5G和物联网等新基建。

而5G新基建好比一个开路先锋,有了它,人工智能才会迎来真正的繁荣。

讲起近代科技史和新基建的关系,米磊如数家珍,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输出观点。

2010年,他曾提出硬科技概念。他认为硬科技是一个历史、动态和发展的概念,在当前科技与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最具代表性的硬科技主要体现在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

2013年,基于硬科技,米磊发起了专注于硬科技领域项目投资的天使基金,目前平台基金规模53亿元,已投资孵化280余家硬科技企业。

而这一切,还远未结束。

认识一个人,可以从他的产品切入、可以从他的公司切入、可以从他的观点切入。

米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成就是否可以复制?

答案是,规律可以复制,经历无法复制。

初中时的米磊,成绩优秀,但到了高中开始贪玩。

高二暑假时,突然开窍,心想再这样下去不就废了吗?

由是开始奋发图强,不到一年从年级600多名升至前二十名,最终考上西北工业大学。

那时,很多专业都在名字上加一个“自动化”,当年远居小城、信息闭塞的高中生米磊,看到机械专业后面也加了个“自动化”,就以为这个专业很时髦,误打误撞学了机械。

本科毕业后,最热门的是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这次米磊慎重考虑要换一个有长远前景的方向,他听人说,21世纪是光的时代。

嗯,这次“听说”听得很对,几年后,西安光机所多了一位米磊博士。

后来,他留在光机所做产业化,从工程师做到总经理,跑通了整个产业,甚至远赴硅谷去学习产业化。

而中科微影血管成像仪和驭势科技等产品和公司,正是米磊交出的成绩单上的小明星。

其实,中国并不缺创业者,中国也不缺投资人,中国缺的是像米磊这样愿意站在前人肩膀上学习的创业者。

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你踩的坑,前人早已踩过;你悬而未解的问题,前人多数已经找到答案。

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在做事前,去捋一捋先辈的错题簿。

作为“百万人学AI”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 AIProCon 开发者万人大会将于6月26日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让开发者们一站式学习了解当下 AI 的前沿技术研究、核心技术与应用以及企业案例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可以在线参加精彩多样的开发者沙龙与编程项目。参与前瞻系列活动、在线直播互动,不仅可以与上万名开发者们一起交流,还有机会赢取直播专属好礼,与技术大咖连麦。

 

评论区留言入选,可获得价值299元的「2020 AI开发者万人大会」在线直播门票一张。  快来动动手指,写下你想说的话吧!

热 文 推 荐

编程基础知识真的是九阳神功吗?

在家办公的我,砍需求砍得更狠了

科技公司都是如何应对 COVID-19?

瑞幸咖啡自曝虚假交易 22 亿,App 反冲 TOP 1

在Kubernetes上部署一个简单的、类PaaS的平台,原来这么容易!

旷视提双边分支网络BBN:攻坚长尾分布的现实世界任务 | CVPR 2020 Oral

2020年,这20个大家都认识的加密交易所过得怎么样?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外光抗疫、成功预测新基建,投资 280 家企业的光学博士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