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敦力亚太区总裁李希烈:外企里的鄙视链,你在哪一层?

作者:李希烈(Chris Lee)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

- 27岁出任跨国公司总经理,成为这家全球制药公司最年轻的高管

- 如今掌舵全球最大的医疗科技公司的亚太区,暂兼美敦力大中华区总裁,并成功跻身美敦力全球执行委员会

- 30年内在包括拜耳、百时美施贵宝在内的四家全球知名医疗公司担任高管,任职轨迹横贯三大洲十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 曾出版畅销书《感性管理》和《营销工作》,创下当年管理类书籍的畅销纪录

今日话题

今天的话题开始之前,老规矩,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我担任总经理的国家遭受严重的金融危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总部决定除销售人员外,其余员工全部减薪40%。

这个决策在我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我坚决不从。总部不断给我施加压力,还派我的上司——亚太区总裁专程飞来做说客。在这场艰难的谈判中,我问上司,“如果现在给你减薪40%,你愿意吗?”他愣了一下,奇怪地看着我。我猜他心底在想,“我是总裁,当然不一样了。”

我直言不讳地说,“要么都减,要么都不减。一旦区别对待,其他部门一定会和销售部门形成对立。销售团队得不到支持,公司的内耗和低落的士气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隐形成本。一旦员工伤了心,整个公司的元气将很难恢复。”经过各种博弈,公司最终决定不仅不减薪,还给员工增加了一些福利。那一年,我们取得了行业最高的增长率,而员工流失率为行业最低。

这场博弈之所以赢的那么艰难,是因为职场里的“偏见”和“鄙视”几乎是根深蒂固的。在一家公司里,大家往往会觉得销售部和市场部更强势。显然,他们是直接带来收益的部门,天然受到公司高层的关注。而那些所谓“花钱”的部门往往自带谦卑。于是这条鄙视链就形成了:销售Diss市场,市场Diss研发,业务部门Diss职能部门,甚至职能部门之间也会互相Diss,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

在跨国企业这么多年,我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种常见的组织文化现象,但这种现象无论对公司还是对个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今天我要传达的观点是:

每一个部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一定要放下“偏见”和“鄙视”,学会真正的尊重。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美敦力大中华区有5000名员工,有近40个部门,在我眼里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同等重要,缺了任何一个部门,公司运营都将面临风险。

通常人们凭直觉认为销售和市场在公司的地位最高,因为他们获得的奖励和认可似乎更多。其实,公司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常年在一线客户处奔波,遇到的挑战更多,也不能享受安定的生活,这是对他们额外付出的补偿,而不是谁比谁更重要。

所以,我要求员工必须尊重别人的工作,不仅仅是出于礼貌,更要花时间了解。对于那些有职业追求的人来说,这样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职业附加值。

假如你的职业目标是高级管理岗位,理解各部门的立场,能帮助你建立大局观,这是每个高级经理人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输12

很多人的职场目标是管理(general management)工作,管理工作对人才有非常不一样的考量: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大局观是重要的考量因素。除了本职工作,懂不懂人事管理,能不能看懂财务报表,有没有政府关系的敏感度,是否擅长沟通,这些貌似不太重要的东西,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其实是必备要素。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销售人才,最后只有几个得以晋升成业务部门主管甚至公司高层,区别正在于此。所以不要输在这些你平时看不上眼的事情上。

职场中还有这样的现场:公司一旦换上某个单一背景出身(比如销售,市场,财务等)的总裁后,大量相同背景的人员便得到提拔。渐渐地,公司里不同的声音少了,管理和战略开始失去平衡,最终导致商业败局。这种行为的根源,就是心态狭隘,只容得下一份工作和一个部门。如果你希望在大公司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最好还是将这种心态卸载。

假如你的目标只是成为本领域的专家,那么尊重并且了解他人的工作内容,建立良好的合作,可以给你带来各种资源,更好地达成你的目标。

输12

我当年在读MBA时,有市场营销和财务两个方向可供选择,我选择了前者。当时的我心中也存有“偏见”,即做市场更容易晋升,甚至有可能成为CEO。而财务人员给我的印象是僵化,过于专注数字等,说穿了,就是“鄙视”财务。

毕业后从事市场工作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一个不懂财务的市场绝对不是个好市场。规划市场预算,计算投资回报率,评估市场项目的成败等等,都与财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我主动挑战自我,申请去做了一段时间的会计工作。那段时间大概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时期,挫败感深重,我这才理解了财务工作的难度和专业性。

虽然最终还是回到了更擅长的市场和销售岗位,但是那段经历教育了我,再和财务部合作时,我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的专业。

即使你对职业发展没太大想法,只想做好手头工作,那么仅仅从增加工作的幸福感来讲,跟其他部门搞好关系,减少冲突,可以让工作更容易更轻松。

输12

职场就是个生态圈,各种部门环环相扣,相互成全才能维持生态圈的运转。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最后全体获益。“朋友多了好办事”,生活中有用,职场中也一样。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自我为中心几乎是人的天性,怎样才能克服“偏见”磨砺格局呢?

  1 

如果条件允许,那就尝试轮岗吧,这能让你从狭隘的专业领域跳出来,真正学会理解他人。

早年我在一家药企的澳洲分公司工作时,手下有位“超级销售代表”,公司有意提拔他担任该业务部门的销售及市场部负责人。但是他最让管理层担心的地方是,他向来只觉得销售最大,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不以为然,这一点触动了大家的神经,担心他的视野过于狭隘。为此,我们让他先转岗做8个月的市场工作,对他进行考察。

到市场部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市场调研,原以为就是向医生收集一些数据,结果他发现就算是设计十道题的问卷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差点搞砸。随着市场调研的深入,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有些想法过于偏颇了。市场部的工作帮助他发现了医生的真实想法,这跟他做销售时的认知有差异。在现实面前,他放低姿态认真钻研,不久就成了半个市场专家。这段经历挽救了他的晋升机会,也成就了他在更大的职业平台上的发展。

因此,我经常劝说一些同事跳出舒适区,去自己最轻视或者最不了解的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大部分人在轮岗之后态度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转变,至少不再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领导力也能更好地升级换代。

  2 

若是无法轮岗,那就展示出你的好奇心,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花些时间去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

如果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最不可或缺,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到顶也就是个部门负责人。若是能花些时间去了解自己专业领域和“舒适区”以外的其他职能工作,以此建立起平衡、包容的职业观,那么恭喜你,做到CEO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多去倾听其他部门的声音,参与跨部门的项目合作,鼓励别人贡献想法的同时认可他人的价值,这能帮助你建立起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3 

从小事做起,让部门外的同事感受到你的善意和真诚。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销售最烦心的就是缺货。一缺货,销售部门和供应部门的关系就很紧张。既然矛盾不解决问题,为什么不能换一种做法呢?那就交朋友。逢年过节送些小礼品,平时多聆听他们的苦衷,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有一次遇到供应紧张,我二话不说自觉留下来,帮助供应部门的同事加班清点库存。他们很感动,说从来没有销售人员这样对待他们。

这些小事其实不小,让别人看到的是你待人的诚意。人是会将心比心的。在此后的工作中,遇到缺货时我总能受到供应部门小小的照顾,这对我日后的管理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因为我至少比其他销售更了解供应环节的管理难点。

等到我做了总裁之后,我依然保持这样的习惯。前两天我去美敦力保税区的库房视察,库房工作人员非常惊讶,说这是第一次有公司大老板来库房,瞬间让他们提升了自豪感。

说到这里,大家也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心中是不是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偏见和鄙视。不管你是曾经Diss别人,还是被别人Diss,是时候抛开这些成见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个“万金油”型的人就可以成为优秀的高阶经理人。只是从我的经验来看,具有很强专业技能但没有全局眼光、同理心和好奇心的人在职场里更多见。所以想要职业发展,想要脱颖而出,就得先学会尊重他人,“万事有因果,一切皆在我”。

不信,那就试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敦力亚太区总裁李希烈:外企里的鄙视链,你在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