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装修

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在理论界,对风水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从建筑学、地理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等角度逐步展开,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中国文化逐步向西方传播,西方学者也对中国风水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如王其亨认为“风水是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规划学、园林学、伦理学、预测学、美学于一体,并带有一定神秘和迷信成分的学问,表现了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趋利避害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的风水地理是在当时哲学观念与民俗意识支配下,为选择与建筑生活环境,为使城市、村落、住宅、墓地,趋利避害而发展起来的环境评价系统。它包括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环境规划布局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中国首席易经马永昌老师在其主编的《风水与装修》中给风水一词的现代诠释为“局地小气候”。此外,一些西方学者也对中国的风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著名美国生态设计专家托德指出,中国风水”具有鲜明的生态实用性“。美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都市意象》一书中也明确指出,中国风水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

风水与装修_第1张图片

1.风水相地选址模式

前面的水域可以形成开阔的空间,迎接夏日南来凉风、争取良好的日照;

水域可以形成水上交通通道,又可以成为方便的生活、灌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

基址处在缓坡上可以避免淹涝之灾;

在基址四周种植果林或经济林,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还可取得经济效益和部分的燃料能源。

2.风水景观的审美特征

(1)封闭围合的选址意念群山环绕,自有洞天,形成远离人寰的世外桃源。这与中国道家的回归自然,佛家的出世哲学,陶渊明式的乌托邦社会理想及其美学观点,以及士大夫的隐逸思想都有密切的联系。

风水与装修_第2张图片

(2)布局均衡的基本构架

形成左右对称的风景格局或非绝对对称的均衡格局。这又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及礼教观念有一定的联系。如官方的宫衙布局,民间的四合院布局以及宗教的祠堂、寺庙类建筑布局均基于此。

(3)追求意境的视线构图

所处环境能看到山外有山、重峦叠嶂,富有空间深度感。在景观上,这种风水格局的追求,正好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山水画构图技法上所提的“平远、深远、高远”等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的画面效果,或者说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山水画构图技法上遵循了风水格局的理想观。

(4)风水建筑物填补景观

风水建筑物又称补充(风水)物。当自然地形有美中不足时,为满足视觉及心理上的平衡,为“不利变为有利”,采用补充(风水)物加以完善。常用的方法:一是采用调整建筑出人口的朝向、街道平面的轴线方向等办法来避开不愉快的景观或前景,以期获得视觉及心理上的平衡,这是消极的办法;二是改变溪水河流的局部走向、改造地形、山上建塔、水上建桥、平地建庙等等措施,则为积极的办法。纵观我国的大好河山,我们不得不承认风水文化在景观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在修补环境风景缺陷的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的绝美佳境,如:宝塔、门楼、楼阁、牌坊、桥梁等。

风水与装修_第3张图片

3.古代风水理论之启迪

尽管风水学理论在历史上分为“理气派”和“峦头派”,二者各有侧重但作用相似。就其理论与作法归结起来一般有7点:①定点,②定向,③定位,④定象(色),⑤定时,⑥工法,⑦装饰。总起来看,我国古代风水理论对现代景园规划的意义与启迪如下

(1)天地人一体化的秩序

风水的核心是探求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协调关系,不主张人类控制自然或者如何制约环境,而是注重人类对环境的感应,并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来解决人与环境场所的问题,寻找一种能使天、地、人成为均衡、协调、统一的环境秩序。(2)追求局部与整体(大环境)的立意从风水相地的过程和内容来看,最注重对整体环境的把握,在掌握了整体环境的情况下,再审其形、其势、其气,理“水口”,点“位”和“穴”,随之在进行局部环境的规划与建造,若遇到局部不合理指出,则提出相应的改造意见,力求整体环境的和谐完美。这种思想反映在许多方面,如城镇村落的宣纸,陵墓的择地和营建等,必须先考虑周围山脉走势,水流方向、季风方向以及阳光等因素,然后选定适宜的建设地点——“位”与“穴”。如此大环境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旅游(景园)景观环境规划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3)“穴”位和“生境位”风水学中讲究点“穴”,“穴”是指蕴藏山水之气的地。图4中说明了风水学中与建筑选址有关地形上“穴”的问题。生态学认为,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的空间分布总是按照最充分利用非生物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原则来进行。风水中的“穴”格局,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理想的“穴”就是一个良好“生境位”或“生态位”。从这一点上也说明风水相地理论对于生态学认识,与今天的许多原理不谋而合。应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而是人们在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学理念。

风水与装修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水与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