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是藏族的一种习俗,即一种以绕山行走的虔诚、朝拜和祈福活动与仪式。由于藏族转山活动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性质,使转山对藏族的生活方式、人生价值、思维方法、理想信念甚至宗教信仰都产生着相应影响,具备着藏族社会及生活的丰厚文化内涵和人生观及社会价值理念培养。
转山的文化解读
藏族转山活动的文化解读,就是分析识别藏族转山活动所包含反映的个人意志磨练、精神培养、信念树立、信仰形成和家庭祈福,以及民族宗教信仰传统继承发扬等文化内容及现象。由于形成这些文化映射的决定因素,是转山行为的具体形式与内容。因此,转山活动的文化解读,就是转山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的文化反映与诠释。
形式上讲,转山是一种特定山系范围的行走性肢体活动,具体包括骑马和步行。其中步行是传统和通常的方式,具体包括一般步行和施礼步行(也称“磕长头”)。当然,转山活动作为藏族生活的一部分,也难免受现代生活方式影响。如凤凰网就曾报道,有人为缩短大家在转山路上的时间,出资修摩托山路,并用摩托载转山者下山,以及有条件时转山者也通过乘车完成部分路段。
内容上讲,第一,转山者离开世俗现实生活,在荒野里绕着大山不间断行走。山路艰辛,对身体是极大挑战。也正因体力消耗,转山者都不太说话,以便能将所有注意力集中于“行走”这一人类最基本行为上,通过肉体磨炼得到心理上的某种孤独与安静,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灵平静。从这点讲,转山有某种程度的个人身理(physic)向心理(psycho)、体悟向省悟、存在向意识、物质向精神的转化作用。
第二,转山者心怀信仰、敬畏自然,不辞劳苦,历尽磨难,因为他们相信转山能为他们消除此生孽障,祈福家人平安,保佑庄稼丰收,转山活动就是他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从这点讲,转山也有普通人实现世俗生活的价值渴望和理想目标的追求意义。
人们认为,转山是诊释藏族文化信仰最好的符号,藏族生活在海拔最高的山地,“艰难的环境最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纪录片《藏北人家》)。藏族的山神崇拜习俗,源于他们对生存环境的敬畏。正是这种敬畏,让他们愿意通过艰难的转山修行,表达对山神的崇高敬意,达到接近神明的境地,这是西藏文化中最虔诚的信仰。
如转山路上常常遇见阿妈的玛尼堆(阿妈读崩),藏区的古老传说是,很久以前一位藏族老阿妈,在完成一生劳作后,踏上前往心灵圣地和通向天国大门的卡瓦格博的朝圣路。老阿妈决心用自己的虔诚和艰辛,换取身后儿女们的安康,从此老阿妈一去不返。时隔数年后,望眼欲穿的儿女们,踏上寻母之路,当他们来到神山脚下,阿妈的身影早已融入神山的圣洁和宁静,于是他们用石块垒起一个很大的玛尼堆,来怀念天国中的阿妈。至今,阿妈的玛尼堆依旧静静地屹立于神山脚下,为她的无数儿女们祈祷。
第三,虔诚的藏族人相信绕神山转一圈可清除一生罪孽,转十圈可在五百次生死轮回中免去堕入地狱之苦。如藏族人相信,噶举派第二世活佛噶玛拔希开启了梅里雪山的转山之路。他们世世代代转山,就是在跟随佛的足迹,引导自己前往彼岸之地。他们还相信徒步围绕神山转上一百圈即可于今生今世成佛;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十三圈;如果在转山途中突然去世,就是一种造化,因而转山者中亦有很多老人。从这点讲,转山具有深厚的藏族全民宗教信仰与朝圣文化传统。
自此,藏族围绕特定山系徒步行走的行为,就以荒僻大山间的个人肢体活动为基础,向着个人的心性省悟和精神境界发展,再向个人及家庭世俗生活的祈福扩展,最后再向全民族宗教信仰辐射。由此构造出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为基础的,以藏族简单朴素行走绕游著名大山为内容的,承载个人及家庭美好夙愿和博大深厚的藏民族宗教信仰文化内涵与蕴意的转山文化及历史传承。
分析表明,转山活动的文化内含和文化映射可主要概括为:第一,转山是人对神的崇拜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藏文化“人神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渊源,这也是藏传佛教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第二,转山活动从个人身体锻炼到心灵省悟、再到家庭祈福、再到民族宗教信仰,是构成中华民族“修身齐家平和天下”文化传承及演进逻辑的重要内容。第三,藏族转山活动本质上属于“山”图腾文化,即敬仰崇拜“山”,但又超越“图腾”文化局限于敬拜礼仪的范畴,上升到以“山”为图腾的宗教朝圣。表明藏族生活在世界屋脊极顶大山的怀抱,得天独厚地享有这种自然恩赐,并形成相应的生活习俗与文化传承。
千百年来,藏族转山文化积淀丰富多样、璀璨夺目,已形成相应完整的活动及文化体系。去转山、去朝圣,在全民信教的藏族生活中就像每天要吃、睡一样与生俱来。藏族一生中最大愿望就是尽早地去朝拜完分布在藏、青、川、滇藏区的八座神山,即冈仁波齐(藏普兰)、苯日(藏林芝)、墨尔多(川丹巴)、阿尼玛卿(青玛沁)、雅拉(川道孚康定丹巴界)、尕朵觉沃(青玉树)、喜马拉雅和卡瓦格博(滇德钦)。
为了这些,藏族人竟然愿意用一生去转山朝圣!八座神山示意图,拿走不谢谢
如果要虔诚用心地朝拜完八座神山,几乎要用去个人的一生,一般藏民很小时就让父母带着走上朝圣路,这样一来能早一天了却自己的夙愿,更重要的是能早一天得到佛的保佑。如果将转山朝圣与伊斯兰麦加朝圣相比,两者在人、自然、宗教等领域,展示的永恒、宏大、深邃、高远等蕴意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转山的人生启迪
转山的人生启迪是转山者在转山活动中从物理和地理环境空灵、质朴条件下,对人生活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及收获。因为,当行走在只有天空、大山和你的世界中,可供你思考的现实基础和对象就只有天空、大山和你了。天空是宇宙、大山是地球的一部分,两者即自然,你即人类。这就是转山引发“人与自然”命题思考的缘起,也是电影《转山》成功激发人生哲理及思考并获奖的原因,还是影星陈坤在藏区发起“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的本源。
文艺界和媒介对转山的人生启迪作用主要有以下理解:第一,转山是旅行,人生也是旅行。人从出生就开始旅途,一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就像旅途见闻。而旅途遇到的人和事,则像人生简笔画,虽线条简单却能直中根本和关键。
第二,转山活动利用大自然改造世界观及人生,建立“行走-寻找-信念、信仰”的精神构架与逻辑。转山的徒步跋涉丰富着藏地雪域山川的信仰与文化,驱使着整个民族一代代为解脱而奉出叙寞。在藏族看来,苦难和折磨正是他们延续着朝圣路前行的理由,佛和神就是转山过程中的坚强、坚定、智慧和排除万难,走完漫漫朝圣路,也就在感受佛和神存在的同时走完人的一生。有人认为,转山过程就不是一个静止过程,“转”起来一切事物就会有变化和转机。“转”也许代表着深刻思索、强烈反思,这就是“转”的过程及结果。人们还觉得,世俗现实生活中常常为环境所迫、身不由己,心灵有时也难免受污染,难于透亮;生活,事业也难免会“山重水复疑无路”等等,这时同样需要这种意义的净化和修行,需要给自己找座“圣山”来“转转”,以便明确自己生命的方向。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无法轻易逾越的“山”,需要不停地去转,才能得到解脱或释然,得到自由。小说及电影《转山》好像就揭示了这个主题,因而台湾学者将其视为心理“疗愈”系文艺作品(曹予恩,《转山》:壮游文化与疗愈系电影《电影艺术》2012.1)。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自传体诗《壮游》,表明我国古代就认识到中长期旅行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独立面对挫折与解决困难的能力,并称其为“壮游”。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自上路旅行,2011年陈坤发起“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在行走中让自己安静下来,对话自我内心,获取内心正能量并传递他人。其实,转山朝圣路上行走的身影,透射着他们的寻找和信仰,以及佛教的含义和形象,和他(她)们走在一起,既有安全感,也有平和心。
第三,对“路”和“道”的生活体验向人生思考和宗教信仰升华。千百年来藏族转山朝圣络绎不绝,通往神山的一条条道路,成为他们净化洗礼自己心灵的瑶池,培养着他们的信念信仰。转山会带给你启迪:原来做事的规矩就在这山里,做人的道理就在这路上。有人认为,转山的过程就是一次将有限、悲剧、注定生来就一刻不停奔向死亡的生命,阪依给象征神的、亘古不变的神山的过程。可见,转山的人生启迪不仅从现实生活升华到人生哲理思考,而且还超越学科思维延伸至宗教信仰。这也是电影《转山》在浓浓的信仰追求朝圣修道意味上,还兼有博爱与救赎表达的原因所在。
转山的社会效应
转山的社会效应是转山活动对藏族人群体作用和社会影响。历史及现状表明,转山的社会效应几乎都是正面积极的。概括大致如下:
第一,转山这种闲暇时的宗教性行走,是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思考人生、树立信念、培养信仰于一体的积极健康的综合性文体活动,这也是“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倡导并开展的基本原因。同时也满足人们现代物质生活比较富足时,更追求充实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周末和节假日亲近自然的驴友逐渐增加,藏区旅游、自驾游、骑行、徒步等逐渐兴起的原因。
第二,转山有相应的互助团队精神培养和社会凝聚力。如因转山而集结的人会形成团队互助。不仅如此,转山者通常还会得到当地居住者帮助,如在朝圣卡瓦格博峰必经的雨崩村,一直以来家家户户都有把外来转山朝圣者迎进家门,给吃给住,临行时还将糟耙、酥油装满转山者行囊的习惯。他们认为为朝圣者做这些,朝圣者会带着他们的心愿一路祭拜、祈福。所以,转山朝圣只需带上虔诚的心,其他可简约处理,这有些类似现代都市的“互助旅游”。又如前述的为转山着修摩托车道并用摩托车送转山者下山等。
第三,转山的宗教含义有助于人们信仰培养。西方意识认为,人作为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信仰。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已比较富足,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转山滋养发展的精神信仰,有助于人们增加生活的精神追求,缓解和平衡生活的物质欲望,一定程度上地实现主流意识倡导的“两个文明建设”。
第四,转山有助于培养人们关注、亲近、热爱、回归自然,关爱、呵护生态环境的禀性和价值观念。这在当今倡导生态文明,促进绿色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文化体育消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形势下,是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