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座怎样的城市

高中暑假我从十八线小县城来广州读新东方,那时泥腿子进城,见啥都激动,于是下决心要进广州。但读大学时兜兜转转去了别的城市,毕业后才真正来到广州扎根。

广州是广东省会,位于珠江口,海陆空交通便利。广东版图就像一只大鸡腿,广州大约就在鸡腿中央最肥美的部位。东部雨水丰沛但常常受台风侵扰,西部气候相对干燥很贫穷,北部山区为主、冬季很冷,广州恰到好处地避开了这些地方的不足,地势开阔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常常与台风擦肩而过,春夏秋时间较长,经常入冬失败,冬季最冷的时候前后也就不到两个月。

广州的行政区域经历了多次扩张,早期只有越秀、荔湾、海珠三个区,占现在的广州的大约不到七分之一的面积;后来开始外拓,往南扩展了番禺、南沙,往东扩展了天河、萝岗、黄埔、往北扩展了从化、增城。以下按开发先发次序做介绍。(1)越秀区是广州的行政机构集中地,行政中心的地位已经维持了数百年以上。这里也是广州的基础教育高地,多所小学、中学名校云集,学位房价格最高的区域。学位房价格大概在五万以上。(2)天河被定位为商务区,发展最早,现在最繁华的商圈都在这里,例如体育区商圈、珠江新城等,聚集了大批中高档商场,例如太古汇、正佳广场、高德广场等。这几年在建金融城,但是发展较慢。房价在三到四万。(3)番禺被定位为居住、旅游为主,大约从2000年开始有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很多70后的外来人口在番禺买房。如今基础设施配套也比较齐全。大学城、高铁站、长隆旅游度假区、莲花港(可以坐船去香港)都在这个区。这几年番禺也开始发展商务,万达已经入驻并开业。这个区域新旧混合,房价在一到三万。(4)白云区过去以汽车制造业为主,著名的白云山也在这个区。机场搬迁后腾出了很大一片地,政府将这片地定位为商贸,也建了些商场,但是貌似不愠不火。(5)萝岗被定位为高新技术发展高地,很多500强的制造部门设在这里,也规划了“科学城”。这个区的公务员收入一度是全广州最高的。前几年萝岗并入了黄埔。黄埔是历史悠久的港口片区,“三旧”较多。(6)南沙是这几年最热的区域了,它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离港、澳非常近。过去它是以生产制造业为主的,但这几年突然被加入了商贸定位,于是很多开发商也纷纷过去开发。霍英东家族也投了很多钱。(7)荔湾、海珠,这两个其实是老城区,已经多年没有大的动静了。但是这几年因为三旧改造,把船厂、纸厂、钢铁厂等外迁,有的迁往南沙,有的迁往其它城市,所以腾出了大片地块。这些地块基本被转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中间有很多人质疑土壤的环保情况,怀疑是“毒地建高楼”,但是这种声音不了了之。荔湾是广州“西关文化”的聚集地,比较传统的建筑、包含等可以在这里找到,著名的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在这里。海珠在几十年前被鄙视得很厉害,后来政府整治了环境,于是海珠区又发展为宜居片区,著名的江南西商圈在这里,另外中山大学门口的中大布匹市场也是形成了影响力颇大的专业市场。房价约三万起步。(8)从化、增城、花都,这三个区属于广州的外围片区,虽然属于广州,但其户口似乎与其它区的户口的地位不等同。过往一直是充当广州的绿肺、水源,从化温泉、增城荔枝都是比较有名。近几年万达在花都开始建大型旅游城。房价最低可以低于一万。

人口结构方面,广州的人口以广东三大民系为主:广府、客家、潮汕,同时也有其它省份的大量外来人口。可能与其它大城市类似,广州本地人的力量比较弱(感觉上),那些真正祖辈都在广州生活的人在自我介绍时总喜欢强调自己是“老广州”。从媒体报道看,广州本地人的优越感似乎很弱,至少比不过上海本地人。

在居住上人口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离。老广州人偏好越秀、海珠、荔湾这些区域,尤其是荔湾区。2000年以前进广州的外来人口在天河、海珠购房的比较多。2000年以后则开始偏向番禺。现在很多30-40上下的年轻人基本都是住番禺。近几年萝岗、黄埔也开始开发房地产,吸引了很多25-30上下的年轻人。人口的居住以年龄段为主要划分特征,这与年轻人的购房能力和当时的房地产开发热点有关。有些购房实力特别强劲的人也会突破这个规律。从升值空间看,总体上升值最快的还是天河、越秀、荔湾、海珠这些中心区域,过去10年大约升值5-10倍。周边区域例如番禺房价也在涨,但幅度大约在2-5倍。

生活方面,我感觉广州是一个包容性较大的城市。高中低档的生活方式都能存在。举个小例子,在核心商务区,你依然可以在边边角角的旧楼里找到月租2500左右的两房一厅的楼梯房。这对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既有力承担,又不用在上下班交通上花费太多时间,同时生活便利。广州因为本土人口占比较大,所以外出就餐时口味还是清淡、酸辣都找得到。我在深圳实习过一段时间,感觉在深圳很多餐饮的口味都是偏辣的。

一鼓作气打了这么多字。这些都是直接从我脑海里调用出来。为什么我头脑里会储备这么多呢?因为我写过关于广州的专题报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广州是座怎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