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秋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李郢(唐)

  可能因为是中元节的缘故吧,镇上今日特别热闹。紫光河码头前,高搭戏台,江老板的戏班子早就把戏台布置妥当,就等着今晚开锣。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多半是在做最后的采买,就是偶尔碰见了熟人,也是匆匆忙忙的寒暄几句。

  西市尽头一间店铺,在这样的忙碌日子里显得冷冷清清。这是一家叫四季坊的裁缝铺,据说老板娘的手艺卓绝,裁制的服饰,完美无瑕。哪怕最简单的款式最普通的材质,自老板娘手下出来也是说不出的风流灵巧。

  不过这店里更出名的是叫金针银线的两个伙计。这两个伙计虽说都是男儿,但是生的都无比的俊俏。那金针高大俊朗,笑起来一口白牙,就像早晨的阳光,暖暖的;银线阴柔邪魅,平日里不苟言笑,但是就是那不经意眼角间的一瞥,仿佛一钩新月,生生的能夺了人的神魄。

  这会子,老板娘出门去了,还没有回来,金针银线也都是懒懒洋洋的,只等着这日头向西,早早关门,祭祀完祖先,说不定还能赶上去放个河灯什么的。

  “你说我是约小艳还是青青去放灯啊?“金针满脸顽皮的问银线。

  银线白了他一眼:“你当是七夕啊少爷?别多想了,你今晚上只有陪黑丫的份。“

  “是啊。“金针一声长叹,“也有一年没有见她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银线摇摇头,懒得理他,自顾自去内间调浆糊。金针见他不答话,也不恼,哼着小曲做着手里的活计。

  只见日头偏西,街上行人也越来越少,家家户户香烟缭绕,估计有的已经开始了祭祖的仪式。银线往店外看了看,没有老板娘的身影,“怎么还没回来啊,这店关不关呢?“金针倒是显得很干脆,把店里都收拾妥当了,桌也抹了,地也扫了,就等着老板娘回来落门板了。

  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了蹄子叩石板的声音,金针大喜,跳将起来道:“回来了,打烊咯!“,银线虽然白了他一眼,但是也加入到准备落门板的行动里来。

  可惜来的不是驴子,是辆牛车。牛车里走下来一个十八开外,略显面黄肌瘦的小媳妇。小媳妇款款走进店里,声音略有点干涩,“敢问,此处可卖纱箱?“

  金针见不是老板娘,气不打一处来,口气也略显粗暴:“没有没有,我们四季坊只做服饰定做的生意,没有纱箱卖。你去别处,别耽误我打烊。“说着就把小媳妇往外赶,自己还纳闷道:“怎么是牛车,我没有听见车轱辘响啊。“

  银线见状,连忙拦下金针,尴尬的道:“姑娘,不好意思,他累了,态度不好。我们四季坊只接裁缝活计,的确没有纱箱给你。要不你去桥头老陈家的杂货铺子看看,这会子他们应该还没有歇下呢。“

  小媳妇摇摇头道:“不对啊?绾娘明明说,给我准备好了纱箱的啊,这里是四季坊吧,这逍遥镇还有没有别的裁缝铺叫四季坊?“

  此时金针凑了过来,“你识得我家掌柜的?逍遥镇只一家四季坊,我家掌柜的就是绾娘。姑娘是掌柜的朋友?“

  “不知道算不算朋友。“小媳妇脸一红,“我的确是认识绾娘的。她让我今日来取给我准备好的纱箱。“

  银线把小媳妇让进来,沏了一杯香茶道:“那既然如此,姑娘进来等一等吧,掌柜的去准备过节的东西了,很快就回来。“话音刚落,只听见一声银铃般的呼喊:“小秋。“随着声音,绾娘缓缓从内堂走了出来。边走边吩咐金针银线落门板打烊。

  绾娘拉着小秋的手,将她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道:“你瘦了。“

  小秋淡笑,摇了摇头,叹道:“还是老样子啊,倒是你,看着温和了许多。“

  绾娘轻叹了一声:“哎,辛苦你了。不说了,去内堂用饭吧。“小秋也不推辞,随着绾娘走进内堂。

  黑丫已经把酒菜准备妥当,猪肉,鸡,鱼,配着时令的蔬菜,就着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一起煮的五谷粥,还有绾娘亲自酿的杨梅调,一桌菜肴很是丰盛。

  小秋看着绾娘的两眼浅浅泛红,略显哽咽的说着句:“你费心了。“绾娘只一笑,拉着小秋的手,将她引入席间,又给她斟了满满的一杯杨梅调:“尝尝我的杨梅调,还是你当年教我的法子,快喝一口,看还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味道。“小秋端杯,稍稍抿了一口,已经是清泪两行。一时间,气氛很是忧伤。

  绾娘见状,忙招呼金针银线还有黑丫入席。古语有云“人多吃饭香“,想必人多了,气氛也会欢快起来吧。银线想挨着金针坐,被金针一把推开。金针也不顾银线能杀了他的眼神,死皮耐脸的紧挨着黑丫坐下。黑丫给金针闹的两颊绯红,更不好意思去埋怨他。被金针这么一弄,桌上气氛瞬时缓解了很多。大家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也好不热闹。酒酣耳热之际金针恨不得整个人倒在黑丫肩膀上,黑丫撵也不是,骂也不是,金针整个一个油盐不进,软硬不理,粘着黑丫,一口一个媳妇媳妇的叫着。银线看了,一改往日冷漠,作势要打,被黑丫拦在了中间,百般无奈只得猛灌杨梅米调,又好气又好笑。

  窗外远远飘进码头边戏台上的唱词,“奴本是良家女,将奴卖入勾栏里;生前受不过王婆气,将奴逼死勾栏里。阿呀,苦呀,天哪!将奴逼死勾栏里。。。“街边烧锡箔银锭的气味,顺着开着的窗户缓缓飘进内堂,街上也逐渐的热闹起来。

  绾娘离席,从内堂的隔间里取出一个纱箱,恭恭敬敬的双手送到小秋的跟前。众人见状,都停下了手中的事物,想知道老板娘这纱箱里藏了什么宝贝。小秋略微颔首,接过纱箱,正欲要拜谢,被绾娘一把扶住。

  绾娘道:“切勿多礼,绾娘有幸能够遇见你,在我漫长的岁月里,已经是不易多得的快乐,又得你指点做这杨梅调,这件小事,不足挂齿,你实在不必放在心上。时候不早了,拿着纱箱,去吧。“

  “绾娘,多谢你帮我找到父母之衣冠袍笏,岁月沧桑,没有你,我定找不到这些,如今也算了却我的一番心意。长长岁月,能遇见你何尝不是我的福分呢,今日一别,我相信自会有他日再聚之时。希望那时再见,你已得偿所愿。我告辞了。“说完抱着纱箱,走出店铺,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送完小秋,绾娘回席,轻轻解下头巾,露出一头如火如荼的红发。很少有人记得绾娘的容貌,一来,平时她都裹着头巾戴着斗篷,二来很多人看过了,却怎么都无法记得她是什么模样。其实绾娘是个很美的人儿,红发映衬的皮肤似雪一样的白,一双秋波,轻启载水盈盈三分;朱唇皓齿,未开口就似含情默默。只见绾娘双手举杯道:“必安,无救还有阿清,这些年,你们跟着我辗转奔波,辛苦了。绾娘敬各位水酒一杯,多谢这么多年的陪伴。“再看金针银线和黑丫也都已不是刚才的模样,一袭白衣谢必安,一身黑袍范无救还有一抹婀娜的青裙孟清。三位起身举杯,一饮而尽。

  四人复又坐下,孟清给绾娘斟满了酒,范无救问道:“大人,不知今天这位小秋姑娘是谁?无救实在看不出她的出处。“

  绾娘抿了一口酒,说道:“你自然是看不出来的,我和你们说说她的故事吧。初遇小秋之时我还是懵懂少年,天上人间四处游历,不识人间疾苦,做事随心随性。那时候凡人还是茹毛饮血,不懂得耕种粮食,驯养家畜。小秋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被天帝看中,娶做妃子,赐予仙身,住在昊天之上的宫殿里。位列仙班,超脱生老病死的小秋总是闷闷不乐,她不忍心看着凡间的父母兄弟同胞被饥饿,寒冷,疾病困扰着,于是祈求天帝赐五谷和草药去人间。天帝觉得世人愚昧贪婪,不愿意将天家仙株赐予凡间。小秋无奈,只得偷了天帝的五谷下凡。我就是在她偷跑的路上撞见了她。“绾娘又啄了一口酒,把玩着酒杯道:“我们一起来到凡间,小秋教部落里的人耕种五谷,又教他们驯养家畜,凡人们的生活开始过的有模有样。那段时光,我们过的甚是开心,我好酒,却不会酿,总是四海八荒的到处偷酒喝,有时候,被一众神仙妖怪追的,东躲西藏。小秋见了就萌生一起酿酒的年头。我们一起钻研,终于用黍酿出了美酒。记得第一次酿造出来,我和她喝了一个大醉,不知睡了几天几夜。后来小秋教我做杨梅调,只可惜我每每都做不出她的味道来。“说道这里,绾娘不禁浅笑出声。之后眼神转而暗淡,幽幽的说:“人间快乐日子转瞬即逝,天帝发现小秋偷了五谷下凡,发雷霆之怒。剃去她的仙骨,罚业火焚身。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小秋灰飞烟灭。尔等今日所见之小秋,是她的念,因为无法报父母养育之恩,她的念久久不散。沧海桑田,只得在这中元之夜,她的念才能勉强聚成人形。若干年前,一个中元之夜,我偶然与她重逢。她请求我代为寻找她父母的衣冠袍笏,这对我而言倒也不难,虽花费了些时日功夫,但是也都找到了,一直放在这纱箱之内,等她来取。等了无数岁月,终于今日她又能聚成人形,将纱箱取走。也算了却了她一个出嫁女儿的孝心吧。“说罢,绾娘又自斟了一杯杨梅调,一饮而尽,转身离席,在窗边站着,不知道是在看什么还是想什么。

  许久,只听得绾娘道:“必安,阿清,你们去放河灯吧。无救,我知道你心里多少也有些无法释怀的事情,去看看吧,不要惊动凡尘就好。尔等寅时务必回来,卯时关门,我不希望有不该留下的东西驻足人间。“三人应了一声,轻烟一散,都去了。空荡荡的屋子,只留下绾娘,绕着指尖的红发,看着窗外的星空发呆。

  “奶奶,你这是做什么啊?“稚儿看着奶奶将叶子整整齐齐的铺在案桌上很是不解。

  奶奶笑答:“我这是在祭小秋啊。七月原是小秋,是田里庄稼作物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啊,我们要祭祀祖先神灵,用新米,三牲酒礼答谢祖先还有那位为我们凡人送来五谷的仙子。我们要向那位仙子还有祖先报告秋成。让她知道,当年她的善举,我们世代铭记,也不曾辜负。今天啊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她们要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里去,以表孝心。你看那边就是你四个姑姑送来的纱箱。乖孙儿快来,帮奶奶把麻谷巢儿系在桌子脚上。一会晚饭完了,我们去看戏放河灯。“

  屋外一辆牛车,吱吱呀呀的驶过,车上坐着一个脸色略显微黄的女子。她怀里抱着一个纱箱,脚边放着几坛刚刚老板娘送的杨梅调。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章 小秋)